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神财富。在他的著述中,有许多充满哲理、寓意深刻而又浅显易懂的名言警句,在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等方面给人启迪和教益,是名副其实的传世箴言。 《毛泽东箴言(JX)》收入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编著的《毛泽东箴言》的内容,摘选自《毛泽东选集》第1至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毛泽东文集》第1至8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至1999年出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至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至1998年出版),并按毛泽东倡导的对立统一和矛盾转化的辩证方法进行了分类,共有360条。
作者以时间为序,以新中国成立后各个重大事件为核心,广泛吸收近几十年来社会学、政治学、政治史学、经济史、文化史等多方成果,用公正客观的史学观念,从客观史料出发,从历史的细节出发,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之初在 “大炼钢铁”“人民公社问题”“农村公共食堂问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的下放问题”“城镇人口的精简下放问题”等方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做的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决策的背景、原委、细节。
内容简介 《资本论》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1867—1894年分为三卷出版。 《资本论》全书共三卷,以剩余价值为中心,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作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指导。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做好读原文、学原理、读经典著作,而提供准确经典译文版本是题中应有之义。 本书是郭大力、王亚南经典译本,既是推出*早的完整中译本《资本论》,也在历史上做过多次与时俱进的修订,堪称久经考验,获得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作者以时间为序,以新中国成立后各个重大事件为核心,广泛吸收近几十年来社会学、政治学、政治史学、经济史、文化史等多方成果,用公正客观的史学观念,从客观史料出发,从历史的细节出发,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做的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决策的背景、原委、细节。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神财富。在他的著述中,有许多充满哲理、寓意深刻而又浅显易懂的名言警句,在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等方面给人启迪和教益,是名副其实的传世箴言。 《毛泽东箴言》分“观世”、“正己”、“待人”、“处事”4篇,共收入36类360条格言,引自《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等著作,是一部思想性、可读性、教育性极强的大众读物。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神财富。在他的著述中,有许多充满哲理、寓意深刻而又浅显易懂的名言警句,在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等方面给人启迪和教益,是名副其实的传世箴言。《毛泽东箴言》分“观世”、“正己”、“待人”、“处事”4篇,共收入36类360条格言,引自《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等著作,是一部思想性、可读性、教育性极强的大众读物。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为线索,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重点,力图反映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本书在写作体系上设计了十三章:章是绪论,主要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理论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学,以及丰富和发展无产阶级政党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第三章分别简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原理以及党的建设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内容。从第四章到第十二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执政能力建设以及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和主要内涵。第十三章是结语,主要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理论的当代性及其中国化的问题。
《延安整风运动:回忆与研究》是作者《回忆延安整风运动》读后感,回忆延安整风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及其深远意义,纪念延安整风运动65周年,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国庆60周年感言,参加延安整风运动使我终生受益……
作者以时间为序,以新中国成立后各个重大事件为核心,广泛吸收近几十年来社会学、政治学、政治史学、经济史、文化史等多方成果,用公正客观的史学观念,从客观史料出发,从历史的细节出发,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做的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决策的背景、原委、细节。
《“互联网 ”干部读本》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互联网 ”行动计划为核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互联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应用、在传统企业升级改造中的应用、在政务沟通和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在民主政治建设和党建工作中的应用,以及在党员干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等方面。帮助读者朋友深刻认识“互联网 ”行动计划的战略意义,全面认识“互联网 ”的广泛应用领域,是互联网知识应用的普及读物。
注:书籍颜色、尺寸、重量以收到实物为准。(本店提供图片仅供参考)
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惟一科学的思想路线,是我们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法宝。中国革命的胜利,靠的是实事求是;中国建设与改革的胜利,同样靠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同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本书从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坚持实事求是的实践中选取100个实例,分八个方面加以归纳,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高尚品格。这八个方面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尊重客观规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为真理而奋斗,照辩证法办事。这些实例,既有思想理
理论创新是贯穿马克思学说生成的一条红线,马克思之所以是马克思,就在于他对前人的一切思想和理论都不盲目跟随,而是采取了反思和批判的态度。同时又依据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批判地吸取前人很好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思想阵地,既批判、继承,又大力创新,由此才开辟出马克思主义的新天地。反思和批判是马克思哲学的本性,没有反思和批判作为前提,就不会有理论上的创新。马克思在刚刚踏上哲学舞台的时候还是个相信观念意识创造世界的唯心主义者,但是他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哲学信仰,为了解决是使自己苦恼的物质利益的疑问,他转向政治经济学,转向起来造黑格尔反的费尔巴哈,一下子成了费尔巴哈派。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仍不能使马克思满意,无论是他所强调的自然或人,由于他忽视实践,他都不能对我们说出任何确定的东西,
为纪念抗日战争爆发6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更深入地研究西安事变史,我们根据本馆馆藏编辑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一书。 本书收入的有关档案史料从1935年8月到1937年4月,多数为首次全文公开发表。本书的编辑工作以求实,存真为原则,力求保持历史档案文件的原貌,对于明显的错字、漏字、衍字和辨认 不清的字,分别以[]、、[]、口标出。收入本书文件的标题,一般为原标题,凡原件无标题或标题不确切的,均为编辑所拟或修改。对于本书所收文件的时间、人名等均作了初步考证并加了简单注释,排于篇末,重复条目注在次出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