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外交,历来是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1998-2003年,吴建民在担任中国驻法国第八任大使期间,在法国各地进行报告、参观,了解法国的经济、历史与文化,接触法国各界人士,将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现代的魅力传播开去。 作者五年的驻法大使生涯,紧张充实,丰富多彩,本书记录了吴建民大使与夫人施燕华女士在法国的工作和见闻,刊载了他们在法国日日夜夜的生活细节。内容贴近人生,为我们揭去了中法外交的神秘面纱。文章中既有吴大使在正式外交活动中的记录,也有与法国领导人的生活式接触,其中还有作者对法国以及法国人生活的描写。在清新自然的文笔背后,作者为我们传达的是其富含价值和生活哲理的精彩人生片段。
阮次山:最近有很多国内学者有一个忧虑,他认为台湾的年轻人还有台湾的中坚层次好像离开大陆越走越远,也不能怪他们。中间的这一层人30岁以下的人,我们如果把他们的年龄减掉15,当年和的执政加起来前后就十五六年,十五六年以前是10岁的孩子,他哪里懂得什么。经过这15年刻意把台湾教科书改成把台湾和大陆分离,台湾教科书本土化,报纸上不断有这些言论,这些孩子们在十五年前生活在这种洗脑的状态,他到了今天的25岁今天的30岁,这一代人,他的思维离开大陆越来越远,这是必然的,当然也是一种危机。
《中外关系史丛书: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收录了诸多关于西班牙历史的关键性资料和相关插图,《中外关系史丛书: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是对从公元1世纪至20世纪中西两国长达两千年内容丰富、令人难忘的交往史的回顾与总结。
2013年3月23日,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学院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同年10月,总书记又在不同场合分别强调,要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此时“
自16世纪地理大发现开始,随着欧洲人的东来,最终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本书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地理大发现后中外文化交流史中的几个专题,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站在历史的镜子面前,我们也许会获得某些启示。
朱琦于九十年代初以北大文学博士身份负笈西游,先后游学日本、美国,现在加州柏克莱大学任教。《东张西望:从北大到柏克莱》以作者的亲身经历、真实感受冷静分析了美、日两国的国民性,更对海外学子求学、谋生的酸甜苦辣有全面、具体的反映,并对美国当今社会众生百相、世态民风有真切细致的描摹。行文风趣幽默,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是帮助读者了解美日社会及海外华人生活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拉登为何五一被击毙? 萨科齐冲冠一怒为油田? 俄前首富如何自己搞死自己? 普京为什么不断给俄罗斯人涨工资? 奥巴马为啥成了“妥协控”? 中国公司为何屡屡高位被套? 小泉该不该为日本核泄漏剖腹?等等 在这个世纪的个十年,从美国的“9.11”到日本的“3.11”,两大经济体所受到的打击,不仅改变全球经济走势,也改变了政治生态。 自从“9.11”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以后,既爆发了最夹生的战争(阿富汗战争),也爆发了最莫须有的战争(伊拉克战争);出现了像普京这样极富个人魅力的领导人,还活跃过小布什这样最富争议的美国总统,发生了影响全球经济的华尔街金融风暴;2011年初出现北非和中东的大变局,以及堪称“潘多拉第二”的利比亚战争;日本之难还未收尾,十年不见踪迹的本?拉登突然被击毙。 过去十年主导世界格局的大事背后,有
本书主编为中国外交学院和国防大学的学者,长期从事国际关系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有许多较高造诣的论著。本书主要描述自国家出现在人类历史长河以来,外交舞台上的悲喜剧。古希腊外交家博学强辩,演说如高屋建瓴,一泄千里;近代常驻使节制度的建立给达官贵人炫耀风采提供了机会,但也充满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行为;现代外交乘着无线电波和喷气飞机将世界编织成一幅村落图,然而,热战的刀光和冷战的剑影常常使人不寒而栗,说不清哪一天这个地球村会毁于一旦。外交戏剧情节奇特、高潮迭起,但翻捡外交演变史,变化的是方式、策略和手段,不变的是利益、实力和秘密。外交始终以它独有的作用和魅力,上演着令人兴奋和经久不衰的悲喜剧。“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中”。请您在浏览千年来的外交演出中,亲自把握一下历史命运的脉搏
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战略主要目标是阻止苏联扩张,削弱苏联实力;主要手段是军事上的对抗与遏制。冷战结束后,美国明确提出其全球战略目标:美国必须发挥在全世界的“领导作用”,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秩序”;美国必须确保在21世纪仍将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在此背景下,美国对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经贸关系问题”、“大国因素问题”等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本书对此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迄今为止面临最为严重、规模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问题之一,也是影响未来国际体系、重塑全球政治和发展格局的因素之一。本书旨在研究涉及全球气候谈判和中国低碳发展的四个方面:一是后京都气候变化谈判进程的总结;二是金融危机和气候危机的关系;三是美国奥巴马新政府气候外交;四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战略。这些问题重大而前沿,不但牵涉到全球福祉和环境保护,而且对中国大国责任与低碳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经济辩题 中国如何能保持可持续的增长? 中国只能坐世界经济第二把交椅,而无法问鼎世界经济之冠? 中国应该如何管理好巨额的外汇储备? 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中国的金融风险在哪里?如何应对这种风险? 面对环境污染、盲目投资、诚信危机,如何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外交辩题 如何处理中美关系才能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化? 中国崛起是否会挑战美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 在处理中国周边热点问题时,中国的策略应该是什么? 21世纪,中国将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为了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民生辩题 中国的收入差距为什么也会越来越大?应该如何解决? 中国民众的声音如何才能被广泛的传达? 中国很快将面临人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