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九章,分别为:感天动地的崇高风范,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享誉世界的伟大外交家,党和国家的总管家、好管家,人民的“总服务员”,把伟大和平凡结合得的人,领导艺术和领导作风,伟人之间,永放光辉的伟大人格。九章内容从周恩来总理军事、外交、政府工作、友谊、日常生活等方面,用名人回忆和周恩来轶事的方式展示出来。作者饱含激情,内容呈现如打开一副浩瀚的画面,一气呵成。这是一个集众多史料的精粹,又蘸着饱满的感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毛泽东,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一位世界性的历史巨人。他的辉煌一生,要在一本十几万字的小书中作全面的描述,实非易事。况且要针对少年朋友的阅读能力和接受心理来编写,使这本书的写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作者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对每个故事进行描画,此外还设置了15个篇目,加上开篇和结语,使这些“雕栏”、“画础”式的小故事处在一个宏伟的大“伽蓝”中,既能看到细部,又能领略整体。
1976年,注定是新中国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新中国接连失去三位领导人,“四人帮”继续横行。有谁为彷徨的人民作主,有谁为受难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 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果断行动,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被软禁的邓小平得以恢复工作。 在党和国家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形下,邓小平带领因经历十年动乱而不知何往的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两个凡是”的重重阻力,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恢复高考,让知青回城,改变一代年轻人的命运;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中美建交,中英谈判,提出“一国两制”理论…… 1976-1984,他改变了一代年轻人的命运、改变了几代知识分子的境遇,改变了此后数代人的生活。 这是一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令读者屡屡落泪的作品。它从普通人的视角去看时代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1819年出生,是乔治四世(1820年~1830年在位)弟弟肯特公爵爱德华的千金,母亲出自历史悠远的德国名门萨克森·考伯皇族。维多利亚1837年即位,在位凡60余年,是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其在位期间有“统御七海”之势,号称“日不落帝国”,国势最为强盛。 不过,本书成为西方最著名的传记作品之一,主要原因还不是维多利亚的赫赫功绩,而是因为斯特雷奇(Giles Lytton Strachey)的出色描写。 斯特雷奇是与汉威格、莫洛亚齐名的英国传记作家,毕业于剑桥大学。《维多利亚女王》是其最富盛名的作品,它与以往那种冗长琐碎、一味歌功颂德的传统传记不同,在他的笔下,高高在上、凛凛不可侵犯的女王,也是有凡人之七情六欲的可爱女人。作者从不包庇她的缺点,具有强烈的破坏偶像的个性。本书文笔优美、颇富文学
毛泽东的一生,起点是韶山,终点是北京。 83年的时间里,他行走在中国广阔的版图上,而北京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站。本书聚焦1918年、1919年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的三次北京(北平)之行,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合,采用时空交错的视角,追寻毛泽东在北京的活动足迹,挖掘当时当地的风云际会和名人往事。 从1918年到1949年,从北大红楼到西郊香山,从八人合租、共盖一被,到入住双清别墅和中南海,从朝气蓬勃的青年到正值鼎盛的中年,这三十一年的盛衰兴替、变化无常,通过具体地图的展现,向人们展示毛泽东与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
本书收录了美国历任总统与夫人(从乔治·华盛顿夫妇到比尔·克林顿夫妇)的家书两百余封,信件来自美国国会图书馆、各家总统图书馆及私人收藏品。超过半数的书信以前从未公开发表过,为了保持书信的原貌,每封信的内容都保持完整没有删节。 这些书信真实记载了总统伉俪们的各种感情、想法和打算。有的平常琐碎,有的意义重大;有的感情炽热,有的则疏远冷淡;有的私情笃厚,而有的则公事郑重。作为本萃集了横跨美国历史两百多年以来“家庭”书信的书,它毫不掩饰地展示了每个总统的个性以及他们生命中最荣耀与最脆弱时刻的所思所想,将使读者体验到惊奇、愉悦、启迪,还有哀伤的情感跌宕。
《影响世界改变中国的邓小平:中共党史非常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由刘金田、张爱茹编著。 邓小平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他为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了一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深刻影晌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走向,也因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影响着世界。《影响世界改变中国的邓小平:中共党史非常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中共党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对邓小平的传奇一生进行了全景式的阐释,并对邓小平的性格和人格魅力进行了深刻剖析,是一部深刻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和中共党史重大事件的重要读本。
1976年,注定是新中国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新中国接连失去三位领导人,“四人帮”继续横行。有谁为彷徨的人民作主,有谁为受难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 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果断行动,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被软禁的邓小平得以恢复工作。 在党和国家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形下,邓小平带领因经历十年动乱而不知何往的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两个凡是”的重重阻力,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恢复高考,让知青回城,改变一代年轻人的命运;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中美建交,中英谈判,提出“一国两制”理论…… 1976-1984,他改变了一代年轻人的命运、改变了几代知识分子的境遇,改变了此后数代人的生活。 这是一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令读者屡屡落泪的作品。它从普通人的视角去看时代
本书是“毛泽东的世界丛书”之一。毛泽东毕生热爱读书,奉行“活到老,学到老”。读起书来总是孜孜不倦,反复推敲,废寝忘食,可谓如痴如醉。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读书佳话和美谈。《博览群书的毛泽东》以独特的视角,深刻解读了毛主席与书的不解之缘,以及书对他人生轨迹的影响,并通过大量发人深省的阅读故事,真实再现了毛泽东从普通读者到开国领袖的人格升华,突出了书籍对他的激励作用和借鉴价值,从侧面彰显了阅读在人生历程中的重要意义。从本书中我们不但可以学到领袖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能学到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入选本书的首脑人物,是作者多年来一直关注的主角。在公务之余,作者悉心拾掇,陆续把他们的传奇经历写出,并经不断增删,现修订成册,整理着这些文稿,当年孤坐夜阑、披衣走笔、搜刮字句的情景,每每浮现,这算否一种享有?
《周恩来答问录》收录了周恩来在1936 — 1971 年当中接受中外记者采访以及记者招待会上的谈话、答问、散发的声明等文献资料 64 篇。本书收录的大部分内容都已公开发表,凡公开发表的,都保持历史原貌。新发表的个别谈话记录稿只做了个别文字和标点的订正。同时,书中还共收入了 83 张与内容搭配的珍贵图片。图片都从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提供的已公开出版的画册中选取。每篇以时间为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真实展现了周恩来在内政外交等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再现了周恩来机智敏锐、谦虚谨慎、广纳善策、平易近人、平等待人的风范。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毛泽东读书与写作纪实》以“还原历史真实面目,讲述伟人传奇人生”为宗旨,以详实可靠的资料,认真客观的编写,严谨科学的体例,为您全面、真实地记录伟人一生的方方面面,呈现更为清晰的中国伟人形象。
《谁主沉浮: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几起几落》作者余伯流、陈钢是红军革命史的研究专家,多年来倾心于中央苏区史的研究,他们深入赣南闽西,实地收集、整理了大量珍贵历史资料,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撰写红色政权在中央苏区5年零9个月的艰难历程,意在缅怀毛泽东以及与他共同浴血苏区的先烈和战友们。 《谁主沉浮: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几起几落》荣获江西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这本传记介绍了江泽民同志的人生历程,尤其是阐述和评价了江泽民同志担任中国主要领导人的10多年中创立的历史功绩。在着重于国事活动的同时,也广泛涉及家庭生活、业余爱好、人品风格等方方面面,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传主的风采。 作者对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相当的解,从本书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中国情有友好感情。作为一位西方人士,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和提法同我们有一定差距,相信读者是会理解和把握的。
江涌主编的《真相:毛泽东的风雨人生》所述是毛泽东从参加革命,领导革命和领导国家到辞世伟大 光辉的一生。 《真相:毛泽东的风雨人生》多侧面、多层次、立体化地再现了毛泽东不平凡的一生,也展示了我们 近代从革命和解放到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大事件始 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