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编入毛泽东在七大的八篇报告和讲话,另外有两篇讲话,即《对 的说明》和《在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的演说》,因同七大有紧密联系,也一并编入。这十篇报告和讲话中,有三篇已经编入《毛泽东选集》,即《两个中国之命运》、《论联合政府》和《愚公移山》;有两篇曾发表过,即《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发表时题目为《“七大”工作方针》)和《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发表时题目为《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报告》),这次编入时作了少量文字和史实的校订;其余五篇是第一次公开发表,作了文字整理和个别史实的订正。
选入这本集子的书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活动,反映了他同党内同志、党外朋友、亲属、古旧的交往;不少书信论及重要的政治原则、理论观点、方正政策,以及党性修养、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学习方法。这本集子,对于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有重要的意义。每封信后面都注明了刊印所根据的原件。大多数书信是根据中央档案馆提供的毛泽东同志的手稿刊印的。书信保持原貌,只有少量书信作了个别文字和标点的订正。有些没有写明年代的信,经考证将确定的年代写在标题下面。
是首次公开发表。
《建国以来文稿》是一部供研究用的多卷本文献集,编入建国后的以下三类文稿:(一)手稿(包括文章、指示、批示、讲话提纲、批注、书信、诗词、在文件上成段加写的文字等);(二)经他审定过的讲话和谈话记录稿;(三)经他审定用他名义发的其他文稿。这些文稿,少量曾公开发表,比较多的在党内或大或小范围印发过,还有一部分未曾印发过。其中包含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判断和观点,未经审定的讲话和谈话记录稿,不编入这部文献集。 这部文献集,按时间顺序编辑,分册出版。
叶剑英元帅是一位诗词大家。毛主席曾赞誉其为“善七律”的杰出诗人,形容叶剑英的诗“酣醇劲爽、形象亲切、律对精严”。叶剑英喜爱读诗、写诗,一生写了许多诗词,此次收录的诗词包括叶帅在各历史时期所写的叙事、鉴史、写景、咏物、抒情、言志等各方面诗词,题材丰富,内涵深刻,文采飞扬,充满磅礴的革命激情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核心,是对中国现代化路径进行思考与抉择,以建立符号人民利益和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伦理秩序。他通过“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对理想的人性和合理的生活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精神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伦理原则,确立了人民主体价值观,表达了人民利益至上的社会伦理意见。为了实现伦理秩序的重建,毛泽东举起新文化运动的大旗,力图通过启蒙运动来改造中国的思想,完成伦理的革命,使人民过上合乎人性的美好生活,真正担当起历史创造者的责任,成为解放自己解放中国的主动力量。但是,现实的政治斗争使毛泽东意识到,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和文件批判,启蒙本身难以承担起建构一种与之相匹配的政治经济伦理秩序的任务。艰辛的精神探索中,毛泽东确定,中国的问题在于生产关系的革命的洪流中,开始新的思想证程。在这个
本书编入毛泽东在七大的八篇报告和讲话,另外有两篇讲话,即《对的说明》和《在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的演说》,因同七大有紧密联系,也一并编入。这十篇报告和讲话中,有三篇已经编入《毛泽东选集》,即《两个中国之命运》、《论联合政府》和《愚公移山》;有两篇曾发表过,即《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发表时题目为《“七大”工作方针》)和《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发表时题目为《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报告》),这次编入时作了少量文字和史实的校订;其余五篇是次公开发表,作了文字整理和个别史实的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