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录(1928-1983)》是*亲自撰写的一部自传体书籍,时间跨度从1928年至1983年,共55年。本书详细记述了*的人生经历,即,动荡的童年、少年时期在延安成长、从延安到东北、留学苏联学习水电专业、在电力系统工作28年。在电力系统的这28年中,*在水电、火电、供电和电网等各种专业上都工作过,做过技术、行政和党务工作。1981年担任电力部部长。本回忆录分为16章,并配以大量照片,其中大部分内容是*的回忆,其余的资料主要来源于*父母亲的传记、*的日记和工作笔记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文献等。
选入这本集子的书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活动,反映了他同党内同志、党外朋友、亲属、古旧的交往;不少书信论及重要的政治原则、理论观点、方正政策,以及党性修养、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学习方法。这本集子,对于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有重要的意义。 每封信后面都注明了刊印所根据的原件。大多数书信是根据中央档案馆提供的毛泽东同志的手稿刊印的。书信保持原貌,只有少量书信作了个别文字和标点的订正。有些没有写明年代的信,经考证将确定的年代写在标题下面。
朱德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在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朱德同志在人民战争、人民军队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等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对于思想特别是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编辑出版《朱德选集》,是为了适应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学习和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学习和研究朱德国志的生平和思想的需要。朱德同志一生有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也有许多著述,特别是军事方面的著述。收入这部选集的,是他的著述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少是过去没有公开发表过的。收入选集的著作,凡是作者生前公开发表过或有手稿的,保持原貌,只做了少量的字句和
本书是李鹏亲自撰写的一部自传体书籍,时间跨度从1928年至1983年,共55年。本书详细记述了李鹏的人生经历,即,动荡的童年、少年时期在延安成长、从延安到东北、留学苏联学习水电专业、在电力系统工作28
......
本书收入邓小平同志自一九四一年至一九九○年的文章、讲话、谈话、指示共四十八篇,其中有些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文稿全部按时间顺序排印。本书内容力求全面反映邓小平同志在各个时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关于统一战线方面的重要思想、理论、方针、政策和策略,包括民主党派、人民政协、民族、一国两制、知识分子等多方面工作的论述。本书的出版,对于系统地学习邓小平同志的统一战线思想,促进爱国统一战线的不断巩固和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要掌握马克思主义,除了在实践中学习之外,还应当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精神、经济理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等等无一不渗透在其著作之中。本书根据师范院校政教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选编了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内容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选文精练,篇幅适当,既能全面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精神风貌,又能完整准确体现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担高理论修养和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选入这本集子的书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活动,反映了他同党内同志、党外朋友、亲属、古旧的交往;不少书信论及重要的政治原则、理论观点、方正政策,以及党性修养、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学习方法。这本集子,对于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有重要的意义。 每封信后面都注明了刊印所根据的原件。大多数书信是根据中央档案馆提供的毛泽东同志的手稿刊印的。书信保持原貌,只有少量书信作了个别文字和标点的订正。有些没有写明年代的信,经考证将确定的年代写在标题下面。
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由此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经验和基本工作方法。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对调查研究问题发表过许多重要而精辟的论述,他们还经常深入基层亲自做社会调查,撰写了许多调查报告。他们调查研究的实践和成果,对于指导党和人民的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调查研究的论语摘编;第二部分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调查研究的文辑;第三部分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毛泽东指派的三个调查组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撰写的调查报告。这些调查报告大都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此外,还附有两篇关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领导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