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可以陈列在书架上的坦克博物馆,3D复原技术,给读者带来震撼、立体、直观的视觉体验,展现 坦克 这一技术兵器的演变历程。 ◆逼真的数字化复原 从一战时期驰骋战场的菱形坦克,到二战时期成为*奇的T-34、 虎 式,到冷战时期的引发潮流的T-72、 豹 1、M1,再到当今融合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和信息力于一体的第三代、第四代主战坦克,再现其战场雄风。 ◆*业的外观内构解析 聚焦坦克这一技术兵器,*业、硬核、细节满满,侧视图、三视图、线图、细部图,一睹坦克的里里外外、方方面面,以严谨可靠的数据表、示意图,详解坦克性能诸元,又将子型号、改进型,以及各个坦克家族的血统谱系娓娓道来。 ◆严谨的编写绘制 ZVEN可视化中*围绕这场数字化复原进行了长达5年的绘制和编校,为接近坦克实体,累计调整3D模型3000余次,投入编辑、制作和设计
这是一本关于二战地面武器的视觉百科。书中*选11个二战参战国的超过285种有代表性的武器装备,运用3D建模技术和大量线图与彩绘图,真实再现它们令人血脉偾张的酷炫外形和精细内构。翻开这本书,读者不仅能鉴赏二战武备的独*之美,也能了解到这些战争利器的结构特点、技战术性能、战场地位和发展源流,更能透过这些武器的设计理念、性能特点了解什么是机械化部队,以及二战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大度12开全彩印刷,可180 展平,宛如一座摊开在案头的武器博物馆 内含472张3D渲染高清大图,近距离鉴赏11个国家的超过285种地面武备 202张结构线图和剖视图,57张原理图解,让你由内而外看懂二战武器 用15个章节详说二战武器发展脉络,揭示机械化战争的核心奥义与制胜之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 1939年至1945年所爆发的全球性军事冲突,整场战争涉及到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 温斯顿 丘吉尔,英国战时首相兼国防大臣,作为世界大战一方主要的领袖,撰写了这本独特的 回忆录 。 作者 用词洗练 、 文思敏捷, 从其独有的视角出发,对这场战争的记叙,达到了空前的详尽 ; 其亲身经历与文献引用相得益彰,从战略全局、重大战役全景到战场细节,表述得淋漓尽致 重塑了战时氛围,让读者有亲临其境之感 。 全书语言紧凑,内容详实, 构思严密、语言精彩, 1953年 一举捧得诺贝尔文学奖。
本套图书,是近年来关于十大元帅最全的一套书,浓墨重彩地概述了十大元帅的戎马生涯。他们胸有雄兵百万,气吞万里如虎;征战沙场,百万敌中取上将之首。
《二战德军武器图解百科》 是什么武器让二战时期的德国军队显得如此强*? 从战斗机、火炮到战舰,本书用图解的形式展示了二战期间德国军队所使用的那些重要的、有影响力的武器装备。 从德国国防军到武装党卫军使用的装备,本书提供了二战时期德国主要武器装备 从 豹 式坦克、88毫米火炮、 喷烟者 41型多管火箭炮等陆战武器,到容克斯Ju-88等知名空战锐器,以及 俾斯麦 号等一系列经典海军武装 的图解,每一件重要的武器都配有全彩图片,并附有其发展史、服役历史和规格表(包含了完整的尺寸、重量、性能,以及乘员、装甲、武器和动力装置等细节)。对于想要了解二战时期德军军备的军事迷而言,《二战德国武器图解百科》是一本相当不错的普及读物。 《二战苏军武器图解百科》 二战期间,苏联武器以可靠、强*且颇具创新性闻名。战后,它们或
★这是一部思路清晰、详略得当的一战史,用跌宕起伏的战争主线把德军兵败马恩河、毒气肆虐伊珀尔、坦克首秀索姆河、血肉鏖战凡尔登、战车突袭康布雷、美军血战阿戈讷等读者耳熟能详的战役片段串联起来,构筑了一幅全景画卷。 ★本书以时间为主线,首先概述每一年的总体形势与突出特点,然后分成小节,详细叙述各年份的主要事件。同时,书中还穿插着必要的专题叙述和分析,比如战争的起源、力量对比、各国的战争计划、坦克的飞机的兴起,等等。 ★作者的两个强烈主张贯穿全书始终,首先是避免投入越来越多的生命来加剧失败,继而是寻求解锁困局的钥匙 指的是新技术、突然性、集中优势兵力与分割瓦解敌人。作为一部成书于近百年前的作品,其前瞻性让人折服。
1911年,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 , 引爆了整个世界 。 陈述了 1911 1914年欧洲的历史背景,列强纷纷全面动员 , 倾其全图之力,投入这场前所未见的残酷血战 , 炮火硝烟中,旧帝国纷纷解体,欧洲的权力格局亦随之改变 。作者 剖析了*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起因,并从英国所处的角度描述了一战*初阶段西线战争的状况。 以 东线、西线和南线, 勾 勒出宏大的时代背景,见证了一战如何影响了一批未来的缔造者 ; 让我们走进这本气势恢宏的著作,以*近的距离,去了解一百年前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1945年3月,德国国防军戈特哈德 海因里齐大将奉命接手维斯瓦河集团军群司令职务。在随后的2个月里,海因里齐采取各种战术,阻击对手的推进,从德方视角复盘了奥得河前线战场态势的变化。书中收纳了大量来自德军的*一手资料,以及战场日志、战后总结文件、对交战双方的访谈等各种资料,详细梳理了奥得河前线德国守军的兵力编制变化和调整,双方所采取的战役、战术手段,以及如何运用己方力量达成战役战术目的。本书*面客观地展现了战线逐日、逐段的变化,以及奥得河一线德军在*后的战斗中走向覆灭的过程。
本书是一部全彩印刷的、引人入胜的飞行器研发图史,它带领读者深入探索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的*奇工厂。自1943年夏天成立以来,臭鼬工厂就一直处于世界航空技术发展的前沿,他为美国空军研制隐形侦察机、喷气动力高空拦截器等特殊武器。本书以战机的设计、建造、首飞和作战为顺序,详细介绍了该工厂在过去75年中超过40个非机密项目。从XP-80到U-2、SR-71、F-117、F-22,再到F-35,这些飞机都展现了臭鼬工厂研发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卓越性能。书中不仅提供了详实的历史介绍,还附有近千张照片和图纸,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工厂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项目。对航空科技、历史爱好者以及喜欢军事技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将是一次难忘的探索之旅,带领他们深入了解这一工厂的辉煌历史。
《国殇》书系全十部,完整展示了中华民族抗战全景,真实纪录了国民党正面战场海、陆、空军悲壮之战,以及抗战生命线的交通线战场,国家尊严与存亡的外交战场,对日谍战的隐蔽战场,乃至战后对日伪战犯审判的巨幅历史场景,体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 《国殇(DI一部):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Ⅰ》 《国殇(第二部):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Ⅱ》 《国殇(第三部):国民党正面战场空军抗战纪实》 《国殇(第四部):国民党对日抗战谍战纪实》 《国殇(第五部):中国远征军缅甸、滇西抗战秘录》 《国殇(第六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大撤退秘录》 《国殇(第七部):国民党正面战场海军抗战纪实》 《国殇(第八部):审判日伪战犯纪实》 《国殇(第九部):抗战时期的外交风云》 《国殇(第十部):抗战
这是一座可以陈列在书架上的坦克博物馆,精湛的3D复原技术,给读者带来震撼、立体、直观的视觉体验,展现“坦克”这一技术 的演变历程。 ◆逼真的数字化复原从一战时期驰骋战场的菱形坦克,到二战时期成为传奇的T-34、“虎”式,到冷战时期的引发潮流的T-72、“豹”1、M1,再到当今融合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和信息力于一体的第三代、第四代主战坦克,再现其战场雄风。 ◆专业的外观内构解析聚焦坦克这一技术 ,专业、硬核、细节满满,侧视图、三视图、线图、细部图,一睹坦克的里里外外、方方面面,以严谨可靠的数据表、示
本套图书,是近年来关于十大大将最全的一套 书,浓墨重彩地概述了十大大将的戎马生涯。他们胸有雄兵百万,气吞万里如虎;征战沙场,百万敌中取上将之首。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 兵学圣典 。其作者是春秋时期的吴国将军孙武。一般认为其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即公元前515年至公元前512年,是孙武初次觐见吴王所呈的见面礼。《孙子兵法》共计六千来字,十三篇。在不到一万字的篇幅里,可谓字字珠玑,步步经典,不仅淋漓尽致地道尽军事谋略要旨,而且深蕴广博的道家与兵家哲学,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害等,辩证法思想俯拾即是。正是在研究这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战争的战略和战术。自古以来,《孙子兵法》备受推崇和赞誉,唐皇李世民也有言: 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全
粟裕兵法 粟裕一生身经百战,他打过各式各样的仗,什么游击战、运动战、攻坚战;他用过各种各样的战术手段,并*擅长打险仗,并屡屡创造以少胜多的战例。如脍炙人口的黄桥决战,如粟裕三次上书,改变了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的淮海战役等。每战都有独特的贡献,使其跻身于古今中外*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的行列!就连一向独尊清高的林彪,也极佩服这位将军的指挥天才,每逢华东打了胜仗,打了大的战役,他总是要给这位将军发电,探问那一仗是怎么打的,用的是什么战术,是不是围点打援等。 朱德兵法 《朱德兵法》叙述了朱德长达67年的杰出军事生涯,阐明了朱德兵法的思想特质和战略智慧,他被誉为 人民军队之帅 。 朱德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他早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革
军事战略家、历史学家富勒穷尽三十年之心血,终于完成这本战史学方面的结晶之作。 全书共有三卷,*一卷以战争历史的发端作为起点,以1572年勒班陀海战为终点,着重介绍了古典时代和中世纪的西方战争历史,阐述了西方战争艺术的诞生、发展,以及西方各民族围绕地中海世界所展开的争霸历程,时间跨度达3000余年。 *二卷以英国和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作为起点,以1815年滑铁卢会战为终点,介绍了文艺复兴时代、近代以及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西方战史,分析了火药时代降临之后,铁路、内燃机诞生之前,西方历史上所发生的重大军事事件及其在历史上所造成的影响,涵盖范围约300年。 第三卷以美国南北战争拉开帷幕,以两次世界大战为其高潮,讲述了从美国内战到莱特湾会战期间所发生的数十场战役。并以大事记为纽带,串起了从工业革命开始,到*二次世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本书是一部思路清晰、详略得当的一战史,用跌宕起伏的战争主线把德军兵败马恩河、毒气肆虐伊珀尔、坦克首秀索姆河、血肉鏖战凡尔登、战车突袭康布雷、美军血战阿戈讷等读者耳熟能详的战役片段串联起来,构筑了一幅全景画卷。 本书以时间为主线,首先概述每一年的总体形势与突出特点,然后分成小节,详细叙述各年份的主要事件。同时,书中还穿插着必要的专题叙述和分析,比如战争的起源、力量对比、各国的战争计划、坦克的飞机的兴起,等等。 本书作者的两个强烈主张贯穿全书始终,首先是避免投入越来越多的生命来加剧失败,继而是寻求解锁困局的钥匙——指的是新技术、突然性、集中优势兵力与分割瓦解敌人。作为一部成书于近百年前的作品,其前瞻性让人折服。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是一本第
《日俄海战》是英国*名历史学家朱利安 科贝特爵士的作品,创作于1910 1915年。顾名思义,其主题是100多年前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那场列强战争 它改变了东亚的政治格局。由于一开始只供英军级别高的军官传阅,该书*长时间都鲜为人知,直到近年来才随着解密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本书的参考资料来自三个方面,即日方提供给英国的机*版战史 《极密 明治三十七八年海战史》、俄国陆军在战后编纂的*方战史、英国观战武官的报告,它们为本书提供了详尽的描述。不仅如此,作者还融入了对战略和战术的冷静分析,让读者能领悟那些重大军事行动的前因后果。科贝特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我们检视一下20世纪英国和美国的海上战略,就不难发现科贝特理论的充沛生命力以及它在现代海洋战略思想的舞台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本书的内容包括日俄战
铁路在战争中有两项基本功能:快速投送兵力和保障后勤补给。装甲列车又被称为 移动堡垒 或 轨道上的战舰 ,是人类利用火车自身优势使其成为一种强有力武器的大胆尝试。这种威风凌凌的武器曾在二战前航空兵和装甲坦克兵未发展壮大的年代出尽风头。美国内战时,它为战场决胜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后,几乎所有拥有铁路系统的交战国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了装甲车辆,从维护殖民地治安时的低强度应用,到俄罗斯内战期间的大规模使用,这种前线武器越发受到欢迎。后来,坦克和其他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使得装甲列车略显失色,但直到前南斯拉夫共和国的内战期间,装甲列车仍在发挥作用。 《世界装甲列车图解百科:1825 2016年》(Armoured Trains: An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1825-2016)是该题材的集大成之作。本书按国家名字分类,以翔实的图文介绍了1825 2016年近两个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