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中,陈列着开国大将粟裕生前研读的《孙子新研究》,该书便是中国近代军事学巨擘李浴日《黄埔军校孙子兵法课》的基础。李浴日一生研究《孙子兵法》,不仅为了传承民族智慧,更因民族危难的紧迫性。在抗日战争期间,李浴日在黄埔军校、民国陆军大学讲授《孙子兵法》,在各抗战前线献计献策,发表演说,激发将士的勇气和信心。他与浙江蒋百里、云南杨杰同为军事学三巨擘,被当时公认为“孙子兵法研究第一人”,是全球孙子研究热的引领者,于右任大赞其“与孙子同不朽”。《黄埔军校孙子兵法课》收录《孙子兵法》原文及中国近代军事专家李浴日的研究成果,既有针对原著的逐句解说,又有中外谋略的对比研究,阐明孙武智谋的哲学思想渊源,剖析《孙子兵法》深藏的智慧与具体应用之法。
《孙子兵法(国学经典 全注全译)》又称《孙武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在中国军事目前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都产生过非常深远的影响,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孙子兵法(国学经典 全注全译)》全书分为十三篇,语言叙述简洁、内容富含哲理。本次出版,在精心编校原文的基础上,由当代专家学者对其内容加以注释、解析,并逐篇译成现代汉语;在每章原文内容之外,列举了大量生动精彩的战争实例和历史典故,并对其所体现出的精髓思想加以点评,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领略“兵圣”孙子的深邃思想。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分上下两册,上册(1985年9月至1992年12月)主要谈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政法工作,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依法管理社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社会安定,促进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新世纪新阶段如何促进人民当家作主和推进依法治国等重大议题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少先队活动教育学》系统地对少先队活动教育学学科的设立依据、目的,少先队活动教育学的基本特点与功能,以及少先队的群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特色教育等活动的基本特点、实施途径等进行阐述,并提出少先队活动教育心理,活动教育实施的保障。从而推动少先队的学科化发展进程,向上海市第七次少代会献礼。
《社会契约论》是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已经完全融入了西方思想文化的血液,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一个历久弥新的源泉。 本书讨论了国家与人民、国家与法律、自由与平等、国家与社会等问题。对于当时的各国资产阶级来说,卢梭独特的见解是最有号召力的旗帜,也是强有力的武器。他们据此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封锁,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并在革命胜利后参照其理论建立本国的政治、法律制度。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
在纪念建军80周年之际,我们全面研究36位军事家的军事思想,结合中国革命战争和军事斗争的实践,分析其各具特色的军事观点,旨在充分展现老一代军事家们伟大的历史功勋和卓越的军事理论贡献,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探寻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是我军肩负的崭新历史使命,尽管时代条件、社会环境、战争形态、作战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不能简单搬用过去的成功经验,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仍然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军军事思想的灵魂和根基。战争是技术和武器的较量,更是意志和智慧的拼搏。历史一再证明,技术和武器上落后的军队不一定战败,但是意志和智慧上逊色的军队则每战必败。但愿这本《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军事思想精
《现代政治与传统资源》阐释了现代政治与传统资源的关系,对政治理论方面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梳理。 在书名的选择上,我最后把它定为《现代政治与传统资源》如此确定书名,主要理由有二:一是它基本上可以概括我近10年思考、研究的主题,同时它大致可以包含全书的主要内容:二是它可以与1999年了版的博士论文《传统中国与自由理念——徐复观思想研究》构成某种连接和呼应。
《习仲勋论统一战线》收入了习仲勋同志一九四〇年至一九八九年关于统一战线问题的讲话、报告、文章等一百零八篇,除选自《习仲勋文选》和《人民日报》等报刊外,大部分是首次公开发表。习仲勋同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倾注大量心血,长期致力于统一战线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确、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港、澳、台、侨等方面的工作,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做出了贡献。习仲勋同志在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的重要理论观点,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