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 1939年至1945年所爆发的全球性军事冲突,整场战争涉及到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 温斯顿 丘吉尔,英国战时首相兼国防大臣,作为世界大战一方主要的领袖,撰写了这本独特的 回忆录 。 作者 用词洗练 、 文思敏捷, 从其独有的视角出发,对这场战争的记叙,达到了空前的详尽 ; 其亲身经历与文献引用相得益彰,从战略全局、重大战役全景到战场细节,表述得淋漓尽致 重塑了战时氛围,让读者有亲临其境之感 。 全书语言紧凑,内容详实, 构思严密、语言精彩, 1953年 一举捧得诺贝尔文学奖。
1911年,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 , 引爆了整个世界 。 陈述了 1911 1914年欧洲的历史背景,列强纷纷全面动员 , 倾其全图之力,投入这场前所未见的残酷血战 , 炮火硝烟中,旧帝国纷纷解体,欧洲的权力格局亦随之改变 。作者 剖析了*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起因,并从英国所处的角度描述了一战*初阶段西线战争的状况。 以 东线、西线和南线, 勾 勒出宏大的时代背景,见证了一战如何影响了一批未来的缔造者 ; 让我们走进这本气势恢宏的著作,以*近的距离,去了解一百年前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读史兵略》全书凡46卷,篇幅浩繁,除非做专业研究,一般人很难抽出时间将其逐字逐句地读完。经过反复研讨之后,我们将本书分成三个部分:部分,选取《读史兵略》中的重要段落和精彩篇章,使大家能够领略到原著的精粹;第二部分,收录胡林翼所做的考证和评论,做到史论结合,这也是胡林翼编此书的题中之义;最后一部分,也是书中的主体,对胡林翼点评过的重大战役,用生动明嘹的语言娓娓道来,以方便今天的读者阅读。讲历史大可不必板起脸孔说教,历史本身是很有趣的。
《英国战列舰》是世*闻名的海军史学者、照片收藏家、插画师R.A.伯特的扛鼎之作。 这套书从基本设计、装甲、武备、动力、识别特征、改装情况、服役经历等角度,详细介绍了从1869年到1945年,从蹂躏级到英王乔治五世级,70多年间的48级英国铁甲舰、战例舰、战列巡洋舰,以及改装航母,清晰再现了英国战列舰的发展脉络。 书中对铁甲舰、前无畏舰的系统梳理,对改装情况和外观变化的细致研究,对各舰战损情况的深度解读都是前所罕见的,对海军史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深具价值。 全书收录近1000张高清历史照片、230余张手绘线图、26幅精美彩绘,资料扎实,数据详尽,既是清新养眼的战舰鉴赏图册,又是准确可靠的技术与历史参考文献。
《八路军战史》(作者岳思平)以作战、建军为主线,适当反映了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及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具体指导方针、作战原则,以及八路军与抗日根据地建设和人民群众对八路军的支援等内容。《八路军战史》以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为依据,同时利用有关的研究成果,力图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既充分记述八路军的光辉业绩、胜利经验和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群体、个人及其先进事迹,又真实反映部队曾经遭受的挫折、失利的教训和付出的代价。
《读史兵略》全书凡46卷,篇幅浩繁,除非做专业研究,一般人很难抽出时间将其逐字逐句地读完。经过反复研讨之后,我们将本书分成三个部分:部分,选取《读史兵略》中的重要段落和精彩篇章,使大家能够领略到原著的精粹;第二部分,收录胡林翼所做的考证和评论,做到史论结合,这也是胡林翼编此书的题中之义;最后一部分,也是书中的主体,对胡林翼点评过的重大战役,用生动明嘹的语言娓娓道来,以方便今天的读者阅读。讲历史大可不必板起脸孔说教,历史本身是很有趣的。
海报:
《血刃:红二、六军团1934-1936纪实》主要讲述的是,在中央红军长征的时候,红二、六军团以湘鄂川黔苏区为依托,与十倍、二十倍于己之优势敌人殊死搏斗,打出了诸如“忠堡大捷”“板栗园大捷”等经典战役,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之后红二、六军团又独自走上长征路,实现与红四方面军的汇合,促成三大主力红军会师陕北这一充满传奇色彩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