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1944:松山战役笔记【正版书籍,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余戈 著 /2009-08-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读了这部书,你才会了解,人,可能疯狂到何种地步,也可能英勇到何种程度。你可以说,这部书填补了后人对这段历史认知的空白。你还可以说,这将是一部一上架就会获得战史类模范文本地位的作品。你更可以什么都不说。在一个残阳如血的黄昏,你走到屋角的某处,坐下来,静静地翻开它,然后,开始读吧。

    • ¥35.9 ¥215.2 折扣:1.7折
    • 幕后-我的河山-抗日正面战场全纪实【正版图书,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陈钦 /2013-10-01/ 中信出版社
    •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爆发结束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同样也让蒋介石意识到最后的决定时刻终于到来了。随着《庐山抗战宣言》的发表,轰轰烈烈的抗日正面战场正式拉开序幕……在抗战与媾和面前,蒋介石是经过怎样的犹豫才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转而主动宣战,在他的日记中又记录下了怎样的左右为难?为何蒋介石对于和汪精卫的密谈只字不提,又是什么事件导致了汪最终投入日军的阵营?在硝烟背后的暗战中,川岛芳子究竟经历了如何传奇的一生?唐绍仪因为什么触怒了蒋介石,又是如何被军统特务悄无声息地刺杀?蒋介石是因为一个怎样的决定而躲过了杀身之祸?东条英机在绞刑架边又为何会泪流满面?……每个人都有历史的盲点,每个人脑海中的历史也都是碎片化的,《我的河山?幕后》便是一本能将碎片记忆完全整合的图书

    • ¥31.9 ¥208.6 折扣:1.5折
    • 大决战:平津战役【正版书籍,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袁庭栋 著 /2013-06-01/ 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
    • 《大决战:平津战役》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情况。平津战役以1949年1月14日攻打天津的战斗作为明显的起始点,其余都是对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且围而不攻,仅发生一些小规模战斗。尤其是北平,通过我党艰苦细致地对时任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的傅作义做工作,得到和平解放。结束的时间以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正式进入北平为标志。该次战役,与辽沈、平津战役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和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反动力量经过多年较量之后的决战;是打倒蒋介石、成立新中国前夕的决战。不同点是战役发生在以为首的党中央驻地西北坡周围,又以我国著名的古都和新中国未来的首都北平为中心。这一战役中,有40%的国民党军队不属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其统帅也不是蒋介石嫡系将领,而

    • ¥38.8 ¥238 折扣:1.6折
    • 1944:松山战役笔记【正版书籍,满额减】
    •   ( 1 条评论 )
    • 余戈 著 /2009-08-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读了这部书,你才会了解,人,可能疯狂到何种地步,也可能英勇到何种程度。你可以说,这部书填补了后人对这段历史认知的空白。你还可以说,这将是一部一上架就会获得战史类模范文本地位的作品。你更可以什么都不说。在一个残阳如血的黄昏,你走到屋角的某处,坐下来,静静地翻开它,然后,开始读吧。

    • ¥37.9 ¥216.2 折扣:1.8折
    • 大决战:淮海战役 袁庭栋著 天地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袁庭栋著 /2013-08-01/ 天地出版社
    •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情况。淮海战役正式开始的时间是1948年11月6日,我华东野战军以7个纵队的强大优势兵力在徐州附近的新安镇对黄百韬兵团实施包围,切断黄百韬兵团与李弥兵团等国民党军队的联系,实施重点打击,各个歼灭。结束的时间以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被俘、邱清泉被击毙为标志。自古以来,中原大地就是中国兵家的必争之地。在解放战争的大决战中,中原地区也成为国共双方志在必得的主战场。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打的第一仗,就是围攻我中原解放军李先念部。从此以后,中原大地上两军作战一直是此起彼伏,彼伏此起,战场越来越宽,规模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国共双方都有在调兵遣将,都有在筹划这场大战,最终以中共领导的军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 ¥33 ¥177.37 折扣:1.9折
    • 瓜达尔卡纳尔岛1942 约瑟夫·N·穆勒 海洋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约瑟夫·N·穆勒 /2015-07-01/ 海洋出版社
    • 瓜达尔卡纳尔,南太平洋上一座闻所未闻的小岛。正是在这里,美军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通过对两栖作战理念的成功运用,美国海军和陆军联手遏制住日军锐不可挡的南下势头。这场战争漫长而艰辛,在历时个月的战斗中美日双方付出了死亡人数高达的巨大代价。另一方面,这场战争也锤炼了美军各参战部队,造就了成熟的战斗力量。在未来的太平洋战场上,正是凭借着这批经验丰富的战斗力量,美军才能一个岛接着一个岛把日军驱赶出太平洋地区。

    • ¥33 ¥189.37 折扣:1.7折
    • 君主论—新世纪万有文库·外国文化书系 〔英〕马基雅维里 著,阎克文 译 辽宁教育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英〕马基雅维里 著,阎克文 译 /1998-03-01/ 辽宁教育出版社
    • 流传已近五个世纪的《君主论》,意义早已远远超出了“恶棍手册”的范围,它给后人带来的困惑,也大大超出了它打算为近代“新君主”们解决的问题。用德国史学家梅内克的话说,自有《君主论》以来,西方政治学便挨了致命一刀,其创口或许是永难愈合的。我们观察一直这个创口的范围,可以说它涵盖种种非常棘手的问题,而在马基雅维里之前,至少在基督教普世性价值体系的规范层面,这些问题是不存在的。本书的意义在于,自它问世后,政治是否只能作为一项“惩恶扬善的事业”,是否中有用“春秋笔法”才算正途,便成了一个大问题。

    • ¥30 ¥175.37 折扣:1.7折
    • 变乱中的地方权势:清末民初广东的盗匪问题与社会秩序 何文平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何文平 著 /2011-10-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何文平编写的《变乱中的地方权势:清末民初广东的盗匪问题与社会秩序》分六章。、二章从盗匪的规模、活动方式、群体状况及盗匪问题的特点等方面,考察、分析清末民初广东的盗匪现象;第三章着重分析晚清广东地方政权应对盗匪问题所处于的“困境”状态,从社会控制力的角度揭示清王朝政权的衰微;第四章考察盗匪问题与清末民初广东革命运动的关系,这是一种特殊背景下对盗匪问题的一种特殊社会反应,分析了政权的更替对社会控制的影响;第五章探讨的是盗匪问题背景下,民国初期广东地方社会武力化的两种主要途径及其后果,反映地方社会应对盗匪问题的实际效果与社会影响。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由盗匪问题解析近代社会的转型。

    • ¥37 ¥197 折扣:1.9折
    • 中国卫生政策 林光汶 等主编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林光汶 等主编 /2010-04-01/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本书部分阐述了当前卫生政策制定的相关情况,包括其历史、近期的变革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本部分陈述了卫生政策的制定是以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为大背景的。正如经济和社会一样,卫生政策及其制定还处于过渡性阶段。 第二部分介绍了一系列关于政策理论的研究(分析、发展、执行和评价)。我们期望本部分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理论工具,以利于各位思考如何将中国的卫生政策制定融入国际大背景中去,以及如何借鉴国际经验来发展中国的卫生政策制度。 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强调了中国政策制定者在中国特有国情下,应用前面所提到的各种理论时所遇到的问题。案例的选择旨在揭示体制缺陷与政策制定方法,而非“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尤其是某些特定的医疗卫生事件。本部分试图阐明各种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而并非是提出成套的解决方案。 本书

    • ¥36 ¥247.37 折扣:1.5折
    • 一国两制重要文献选编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1997-05-01/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根本方针,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收入了一九七年年一月至一九九七年三月期间的文献五十七篇,其中包括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问题的重要讲话三十六篇,全国人大、国务院及其所属机构的有关法律、规定、文件十九篇,此外还有中英、中葡关于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两个联合声明。本书所收文献均按时间顺序排列,多数为全文收录,少数是节选。部分节选文献另拟了题目。

    • ¥33 ¥169.37 折扣:1.9折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编写组 编著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编写组 编著 /2010-01-01/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 第三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一部逐步改编扩建而成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遵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罗荣桓等率领山东军区部赴东北,陈毅等率领新四军军部及第7师、第2师第4和第5旅、第4师第9旅、苏浙军区第2和第4纵队及苏中军区教导第1旅等部,由华中先后北上,执行巩固和发展山东解放区的任务。 留在华中的新四军部队,于1945年10月25日成立华中军区,张鼎丞任司令员,邓子恢任政治委员,粟裕、张爱萍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任政治部副主任,辖苏中、淮南两个军区及四个军分区,全部兵力约13.5万余人。同年11月10日,正式组成华中野战军,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刘先胜任参谋长,

    • ¥32 ¥177 折扣:1.8折
    • 苏联演变的原因与教训 周新城,张旭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周新城,张旭 著 /2008-0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在对各家立论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把苏联演变的原因概括为三大类:一是帝国主义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二是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失误和弊病;三是苏共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领导集团提出并推行一条新的修正主义路线——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作者认为苏联演变是这三类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第三类因素是苏联演变的根本的、决定性的原因,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观点是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思想政治渊源。

    • ¥30 ¥155 折扣:1.9折
    • 电子战技术与应用:通信对抗篇 《电子战技术与应用——通信对抗篇》编写组 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电子战技术与应用——通信对抗篇》编写组 编 /2005-12-01/ 电子工业出版社
    • 本书从通信对抗的诞生、成长、壮大和在实战中的使用,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收集了大量而翔实的资料,进行了而详细的论述。在介绍传统的通信对抗理论,常规的通信侦察、测向、定位和干扰技术的基础上,摈弃烦琐的数学计算和理论推导,用通俗的语言和图、表阐明了深奥的原理,重点论述了对各种新通信体制和可纳入通信对抗作战对象范畴的非通信体制进行对抗的机理。本书概念清晰,结论明确,系统性强,为通信对抗在信息战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指导意见。 本书可作为从事电子对抗专业人员的学习和培训资料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军事指战人员的参考书。

    • ¥31 ¥303.37 折扣:1折
    •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史 陈挥,王关兴 著 东方出版中心【正版】
    •   ( 0 条评论 )
    • 陈挥,王关兴 著 /2011-06-01/ 东方出版中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撰写本书的主要指导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建设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新形势下,通过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90年历史的系统回顾,陈挥等的《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史》试图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它容不得党内一丝一毫腐败现象的存在,像人的明亮的双眼容不得一小粒沙子一样。通过历史的回顾,可以认识到反腐倡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反复性。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反腐败的法制、机制和体制上摸索出了规律。但这个规律不是一下子就认识到的,而是通过大量的长期的反腐倡廉实践,从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分析比较中总结提炼形成的。

    • ¥31 ¥163.37 折扣:1.9折
    • 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 温铁军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正版】
    •   ( 2 条评论 )
    • 温铁军 著 /2005-07-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如果我们把农民问题、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微观研究,置于国家制度变迁和资源环境制约的前提之下,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高度看中国的问题,就可以形成一个研究农村制度问题的前提性的假设:中国的问题是“一个资源禀赋较差的发展中的农民国家,通过内向型自我积累追求被西方主导的工业化的发展问题”。在这个前提下讨论中国的“三农”问题,除了按照宪法原则应该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需要借鉴和扬弃的理论主要是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

    • ¥46 ¥355.37 折扣:1.3折
    • 意识形态与外交博弈—兼论中美关系的政治文化逻辑 姜安 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姜安 著 /2007-04-01/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事实上,自20世纪中叶“冷战”爆发以来,国家间,尤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和对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只是这个外交博弈在不同的时段有不同的表现罢了。可以说,“冷战”时期意识形态是两个制度“阵营型”外交活动的政治灵魂。尽管现在世界已进入到冷战后时代,但是。国际社会冷战思维却没有停止其存在。在中美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冲突的背后始终存在意识形态的动机和影响。 如何正确认识和充分处理好意识形态视阈中中美关系以及中国与外部的所有外交关系,是极度敏感的政治话题。 本书寻找到了一种解释和说明中美关系的新的元素、新的祥法、新的态度和新的价值向度,探讨美国对华政策的文化动机,解读具有较大异质性差异的两个国度外交关系气象生成的政治文化背景,并期待对两国关系的发展模式进行一次全新的梳

    • ¥30 ¥219.74 折扣:1.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