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用大量的图示分布、解述了“易学”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主要的哲学思想及思维方式,并且重点从“象数易学”、简单的“数学理”和“唯象科学”中的分布结构角度来介绍、研究、分析了学习“易学”及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系”的最重要的一些结构分布与整体模式及其概念、性质和应用,从而将把研究学者带入了一个崭新有趣地学习”易学“及传统文化体系的捷径之中。 本书中的“五运六气”一章是在本书中谈到“干支”文化体系的规律时,发现在讲座过程中的那种概说方法,是很难让广大读者弄明白其方法与规律的。
庄子是道家老子的后学,对于“道”另有独树一帜的见解。他博览群书,深通人情世故,领悟高明智慧,自有一套人生哲学,其思想保存在《庄子》一书中,流传于后世。我们所读的《庄子》版本为晋代郭象删定,原文近七万字,共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本书充满了妙趣横生的语言和随处可见的警世格言,尤其是生动的想象力所造就的文字魅力更让人目眩神迷。傅佩荣教授的译解,以哲学思辨为重点,秉承“澄清概念,设定标准,建构”的原则,对书中的关键概念(如道、德、天、性、情、自然等)以及价值判断作了清楚的说明,希望借此重建庄子的哲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