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是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 《理想国》讨论的大多数问题都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譬如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独身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院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教育)加上男女平权、男女参政、男女参军等问题,几乎都是普通人一生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影响的哲学家,也是存在主义哲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27年出版《存在与时间》,奠定了其在现代哲学界的地位,1933年因介入纳粹政治而受到批评,更因其战后拒绝检讨纳粹问题而激起公愤。其哲学影响了数代人,培养了阿伦特、马尔库塞、约纳斯和勒维特等哲学家。 作为市民的海德格尔微不足道,作为思者的海德格尔旷世罕见。你是公民,尽可不屑海德格尔;你是市民,任由你诟病海德格尔;你是私人,随你怎么说海德格尔;你是思者,不读海德格尔读谁?读者有思,能自识得其中的所思与待思,若无思,公民、市民、私民、吧。
《唤醒智慧的教育》是克里希那穆提的部书,中译旧版名为《一生的学习》。本版本采用全新中译稿,且中英文对照,值得珍藏。 在《唤醒智慧的教育》中,克里希那穆提对教育的目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实行“正确教育”的学校应具备的精神、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和老师如何进行自我教育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传统教育存在模式化和统一化、过度追求技术知识和外在的效率而忽视人类内在心灵、隐藏教育者的虚荣和野心等问题。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获取知识,而是看到生活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所在。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帮助个体变得成熟和自由,让他在爱和良善中尽情绽放。《唤醒智慧的教育》中克里希那穆提的观点独特而深刻,令人警醒和反思。
林语堂利用他对东西文化的广博知识和深厚的学力,特别是他那运用自如的英文写作能力,先后在1938年和1949年在美国出版〈孔子的智慧〉和《老子的智慧》二书,现合编成一本为《圣哲的知慧》,全书全面系统地介绍和评论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这部著作对西方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有相当帮助,就是对现今的国人来说,在深入探讨和继承其的古典文化哲学思想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和大有脾益的。
尼采一生饱受漂泊和病痛之苦,最后是在精神错乱中了却残生。更为不幸的是,他的学说常常受到误解和歪曲。德国纳粹分子曾把他的学说肆意曲解为法西斯的理论支柱。希特勒曾亲自去拜谒尼采之墓,并把《尼采全集》作为寿礼送给墨索里纪。
本书收录了一代美学、哲学大师宗白华先生20世纪20年代末的多篇课堂讲稿、演讲稿,包括《美学》、《艺术学》、《艺术学(讲演)》、《形上学》、《孔子形上学《论格物》诸篇,系统讲解了西方美学、艺术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中西形上学的比较以及古今“格物”思想的论辩等。讲稿融贯中西,引经据典,尽显大师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