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著作,也是逻辑实证主义的早期重要著作。在早期分析哲学运动中被奉为经典。作者从“世界时一切发生的事情”到“对于不可说的,人们必须报以沉默”的论述,都成功地为世界划定了一个界限。书中所提到的“原子事实”、“事态”、“对象”等概念以及这些概念的确切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大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就该书研究者悉心探讨的问题。维特根斯坦在这本书中否定因果律,断言逻辑和数学的命题都是重言性质的,所有哲学 争论的问题都是无意义的,哲学的任务只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即日常语言的明确化。这种思想对后来分析哲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作为一门科学的逻辑学,是既古老又年轻的。说它古老,是说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说它年轻,是说它朝气蓬勃,充满生机与活力,正处于新的发展高峰期。《逻辑学十五讲》(第二版)正是对这样一门科学的系统介绍和通俗讲解。
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经验主义”曾在二十世纪的世界思想界风行一时。殷海光即是深受这波学术思潮影响的学者之一,本书正是他长期钻研的心得之作,对一般初学者容易混淆的概念及不易理解的原理皆详加说明, 读者进入逻辑研究的世界。 在清华大学跟随金岳霖先生读研究生期间,殷海光先生写出了《逻辑讲话》,此书别出心裁,采用独创的对话体,有如拉家常,试图将高深的逻辑学通俗化,上市后受到广泛认可。之后,殷海光先生在《逻辑讲话》及讲义版的基础之上,写成《逻辑新引》,依旧采用对话体,一位老师与两位学生聊天,老师谆谆善诱,学生倾耳聆听。 本书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清晰易懂,注重严格的推论训练和逻辑的应用功能,使逻辑初学者在学习时可免于枯燥无味。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被各种观点欺骗、洗脑、裹挟、操纵的风险,我们的意识频频陷入一众专家、政客、媒体、意见的围攻之中,个体思想的独立性岌岌可危。如果你不想总是头脑空空、任人摆布,如果你不想带着混沌的大脑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如果你想学会独立思考、理性决策,就赶快用批判性思维武装你的大脑吧。 本书是学者写给大众的批判性思维入门书。它不像很多学术读物那样充满了拖沓冗长的概念和定义,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一套实用性极强的批判性提问技巧。在争论中,你只需提出10个极具代表性的批判性问题,就能让诸多众说纷纭的争论立见分晓,让那些道貌岸然的说谎者原形毕露。也许这本小书并不能让你拥有像爱因斯坦、乔布斯那样非凡的大脑,但它能够让你成为一个头脑清醒、不易上当受骗的聪
诡辩是现实生活中人人都会碰到的事情,如何认识诡辩手法、掌握破斥诡辩的方法,是现代人实现有效沟通的技能。本书在强调逻辑本身的逻辑标准的同时,也力求探询逻辑的伦理标准。即正常有效的人际沟通如何在必须符合逻辑思维规则和规律的同时,也必须要符合沟通交际的伦理规范;在体味如何认识、破斥诡辩的方法论意义的同时,也要追寻逻辑之“法的意识”下的人文价值。
提问需要逻辑,逻辑让我们娓娓而谈、妙语连珠;谈判需要逻辑,逻辑让我们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掌握好逻辑的窍门,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逻辑的力量去说服他人,摇身变成一个会说话的人;窥探了逻辑的真理,才能杜绝诸多无谓的麻烦和误解。 思维的一百面可以造就一百个成功方式,无论思维方式的形象与抽象、归纳与发散;还是思维方式的侧向与逆向、追踪与组合;抑或是思维方式的假设与类比、博弈与求易,都是带领我们解决问题、走向成功的绝妙方法。领略不同的思维方式,克服固有的思维定感受逻辑思维的魅力,培养自己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一切都有助于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