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是朱光潜先生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收录了《谈美》和《谈美书简》两部作品。书中谈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作者认为艺术化的生活,既是个人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人生、美化心灵、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良方。
官制是指国家机构的设置和官吏的任用、考核制度,它关系到一个政权的盛哀、一个社会的稳定及人民的生活是否安宁。春秋战国的“黄金台”,汉代的察举,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的三省六部、科举选官、节度使
本书是宗白华著译精品选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宗先生在报刊、报告会、研讨会上发表的学术作品。宗先生在这些作品中阐述了自己在该领域独特的见解。论文观点新颖,论据确凿,理论性强,独具见解,别具特色。本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许多观点、论题值得广大学者进一步探讨。 宗先生一生著述不多,而《美学散步》则几乎汇集了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也是先生生前的一部美学著作。本书荟萃了宗先生的美文精品22篇,是宗先生所写美学论著精品中的精品,先生用洋溢着艺术灵性与激情的生动文笔,揭示出诗歌、音乐、绘画、雕塑、戏剧以及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中所隐藏的美,曾影响过整整几代学人。
中国哲学重生命的体验,“妙悟”学说是生命体验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美学的审美认识活动以妙悟活动为主要方式。本书追踪“妙悟”概念形成的历史过程,剖析“妙悟’’概念的基本理论内涵,揭示其内在的理论结构,并对“妙悟”与知识、法度、技巧等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辨析。本书认为,中国美学的“妙悟”学说,是一种以直觉为其特征的审美认识活动,以回复生命的本明、用智慧来观照为其基本内核,它与西方的“直觉”理论具有根本的区别。“妙悟”作为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在今天仍有其理论价值。
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有着丰富的人生意蕴,对于建构当代美学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老子》是一部人生哲学和人生美学,它关于人生境界追求、人生价值取向、理想人格建构、人生体验流程等思想,是建构当代美学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料。 努力探索老子美学意义生成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及其对中国美学的深刻影响,是本书的宗旨所在。 本书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系统探讨了《老子》美学思想的生成范畴,如“道”论、“人”论、 “妙”论、“气”论、“自然无为”论等等;从理论上高度挖掘了《老子》美学意义生成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及其对中国美学的深刻影响。本书进一步拓展了对《老子》美学的研究深度:对其作了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并借鉴和参照现代美学理论框架对其美学思想作了异质性解释。
本书是大学通识教育教材。 本书共有15讲,包括:美与美学、艺术是什么、模仿、表现、形式、艺术界、艺术自主性、艺术的终结、艺术观念的现代转型、 艺术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趣味与时尚、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化记忆与怀旧、视觉文化与图像景观、审美身体景观。 本书既可作为大学通识课的教材,也适合一般社会读者阅读。
《聆听万物之美: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和力量》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通俗读物类书籍。 作者吉杜·克里希那穆提给我们描述了大自然的美,通过大自然与世界的描述,对我们内心世界做了一个禅悟。他告知我们,你若疏远了自然,跟自然断了关系,你就会变成屠杀者,自然怕了你,就收回了他的美。所以我们必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和力量,从而将体内那份纯然、温柔、敏感与万物之美的感应塑造起来,唤醒对大自然,对地球的爱。
本书认为,千年之交,人类的、文明的转型正在凸显令人神往的美学前沿地位,推进从真善美到美善真的位序变化与美学理论的现代转型。美学的前沿课题,叩问的是人生之根、价值之本、文明之基;美学的前沿探索,寻求的是人类的未来命运、最终指归。 实践本体论美观不仅能历史地揭示美的根源,而且能科学地阐明美的特质,破解美学的核心(美的本质、美的特征、美感机制、美的形式)难题与美的形态(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艺术美)疑难。依托这种新实践观,我们才能在对“物是什么”、“人是什么”、“美是什么”的追问中,解答历史演进之谜、破译人类提升之秘、点勘超凡人圣之路,勾画新的世界图像。
本论文在当代杜威美学思想研究中有其特有的价值,因为这是一部在英文资料的基础上并从理论的原始背景出发的研究成果,凝聚了作者自己的独特理解与体会,可以说这是作者与杜威的一种心灵与理论的对话。首先,作者采取的是一种从理论本身出发的全景式研究方法,而不是将理论进行支离破碎的肢解,因而论文具有理论的准确性和一气呵成的风格。在研究的创新性上,论文不仅深入阐释了“艺术即经验”的内涵及其使艺术从精英走向大众的作用,而且论述了杜威有关艺术与宗教、艺术与教育、艺术与科学、艺术与健康持理论,而这种论述又是在杜威有关经验理论的视野之内,但却是对于传统理论的创新。最后,作者十分感慨地指出“应当指出,我国对于实脾主义的研究,虽然很早就已经开始,但却在弯路上徘徊了太久”。非常难得的是,作者在论文中敏锐地
本书是作者有关美学、文学艺术论文的选集,主要内容由三部分组成:1.美学问题探讨,探讨美与崇高的本质、西方崇高与中国“阳刚之美”的区别以及审美教育问题;2.艺术综合研究,论述文学艺术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不同门类艺术的特点、互渗、通感以及有关文艺创作、评论的原则和方法问题;3.文学思潮评论,对于毛泽东、鲁迅的文艺思想。革命文学、“两个口号”以及现实主义和典型问题论争作出具体分析和客观评价,维护和肯定了革命文艺思想在现代文学中的主导地位。 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对美学和文学艺术问题作了深入的论述,并与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对话、交流和讨论,富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能联系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实际,把学术性与可读性结合起来。本书对于深化美学、文艺理论的研究,帮助读者树立健康、文明的审美观,提高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