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古罗马专享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尼采曾经是个让许多人十分痴迷的人。他精神上的高贵、类似自强不息的品性、看问题的透彻和真诚,使他在人们的心目中远远于一般的学者。相对而言,他的明显的偏执、狂妄等病态心理似乎不重要了;而且,好象是这样的个性配合他的灵感和天赋造就了他独特的人生体验。 这位的思想家,他一生中写下很多不朽的著作。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融 会了他毕生的精华,查拉斯图拉其实就是尼采本人的写照。《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是尼采最成熟的作品。尼采假托古波斯琐罗亚德教创始人查拉斯图拉修行多年后下降人世传经布道的传奇故事,阐述了作者激越高迈的哲学思想,用如诗如歌的语言,道出了作者对人生、痛苦、欢乐、期许的深邃体悟。正是在本书中,尼采提出了诸如“上帝死了”“超人”等对后世思想界和社会影响深远的思想。 尼采的妹妹曾撰写
尼采,现代最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1844年10月15日生于德国东部吕采恩镇附近的勒肯村。 这本书名义上研究的是古希腊的悲剧艺术,实际上却是尼采借希腊艺术为题发挥自己的思想。他在为苦苦折磨他的生命意义问题寻求一个答案,并且已经显示出与叔本华的悲观哲学的根本分歧:叔本书全盘否定人生,他却竭力借艺术肯定人生。在书中,他集中抨击了始自苏格拉底的科学主义人生态度,连带也攻击了基督教。 译者于十多年前对尼采哲学发生了浓烈的兴趣,出版了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1986)、《尼采与形而上学》(1990)和译著《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选》(1986)、《尼采诗集》(1986)、《偶像的黄昏》(1987)。后来,又陆续翻译了尼采一些作品,尚未出版。这本书是译者从中选取一些篇章或段落,编成了这个读本。全书54节的标题,除少
在这篇应第戎学院征文而作的论文中,卢俊一方面借助当时有关野蛮人的人类学资料,一方面展开辩证的想像,回顾了人类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进程,指南:人类的进步史也就是人类的堕落史:而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平等及其后果的关键环节。这篇论文可谓卢梭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最为的作品之一。尼采在对希腊艺术进行美学讨论的同时,完成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并对以苏格拉底科学乐观主义为特征的现代文化作出了批判。本书同时收入《酒神世界观》、《自我批判的尝试》。
汉娜·阿伦特(1906-1975)是20世纪西方一位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作为德国犹太人流亡者,的骄傲,怀着“对这个世界的爱”,致力于驱散黑暗的斗争。她分析“黑暗时代”的起源,纪念“黑暗时代的人们”,提供走出“黑暗时代”的建议与忠告,警惕任何遮蔽公共领域的阴霾。阿伦特基本上是学院人,但是在公共知识分子的画廊里肯定会有她的身影。若再加上一个“女性”的冠词,她更是当仁不让地与波伏瓦、桑塔格等享有卓尔不群的位置。 读者面前的这本《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出版于2006年,也是阿伦特百年诞辰的纪念之作。作者提出的这个问题不是过去时态,而是现在时态。显然,她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在思想庙堂里给阿伦特找一个供奉的位置,而且是为了让阿伦特成为21世纪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因此,本书在逐一介绍阿伦特的主要著作之后,都试图就当代
本书阐述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主要是20世纪中西方普遍流行的各主要流派和著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20世纪是西方哲学的繁荣时期,各种学说纷纷出现,争奇斗艳,令人眼花缭乱,同时也是一个轮换多变的时期,哲学之花朝放暮谢,匆匆来去,叫人目不暇接。它们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见解和发人深思的问题,促进了人类哲学思想的繁荣。 现代西方哲学虽流派众多,看来漫乱无序,但其背后却隐藏着内在逻辑,掌握了它,就把握住了它的发展脉络,就有利于对它的全面理解和把握。现代西方哲学大体可分为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两者都来源于西方近代哲学。科学主义思潮来源于近代英国经验主义。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原是唯物主义的,后至贝克莱转化为主观经验主义,而后至休谟又转化为不可知主义的经验主义。科学主义思潮就是休谟的不可知主义
本书旨在描述与剖析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批判美学的历史演进过程。全书除“导言”与“结语”外分为五章,既评述批判理论、批判美学的演化轨迹及其结构机制,梳理其由“启蒙辩证法”到“否定的辩证法”再到“艺术的辩证法”的学理脉络,以展现其理论想象的真实图景;又考量它与中国经验遇合时的复杂纠缠。凸显其批判精神的理论贡献与理论盲点。当前全球学术生态的布局已表明,批判理论、批判美学的思想精神仍存在,它所引起的反思与突围恰是其学术生命力的表征。
本书是集尼采原著代表作的精选译本,是集尼采思想之大成的作品。尼采自提出上帝已死和超人哲学之后,举世哗然。本书提出叩问:人活着究竟为什么?最后用尼采的哲学思想为您一一解答,其中自然有惊世骇俗的狂妄智言,也有心平气和专属于师者的教诲。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是从克里希那穆提的演讲和谈话中精选了五十八篇作品结集而成的,是克氏、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涵盖了克氏教诲的所有重要主题,是对其教诲的一次丰富而完整的总结和梳理。通过广泛深入地探讨矛盾、恐惧、欲望、孤独、苦难,爱与性、行动与观念、已知与未知、个人的转变以及生活的意义等现代人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并将它们与寻找纯粹的真理和心灵的完全自由相联系,克里希那穆提在《最初和最终的自由》一书中让读者领悟到心灵的自由不在他处,放下训练、偏见、抵触、评判,摆脱符号和体系的束缚,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自我了解便可达到。
《南开哲学教材系列:欧美哲学通史(精编本)》分为古希腊罗马哲学和中世纪哲学两部分,介绍了古代西方的各派哲学。在内容的选择上,既采用一些通行的办法,分“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等方面叙述某位哲学家的思想,同时也加进了“语言哲学”、“真理观”等一些具有较多现代意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