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又名《心镜录》,是五代宋释延寿(904-975)的著作。全书多达一百卷,详述禅宗祖师的言论和重要经论的宗旨,并删去了繁杂的文字,呈现全部佛法的精要。全书分为三章,计八十余万字。第.一卷至第六十一卷之前半部为 标宗章 ,内容为 立正宗明为归趣 自第六十一卷后半部至第九十三 卷为 问答章 ,内容以 申问答用去疑情 为主;第九十四卷至*百卷为 引证章 ,内容为 引真诠成其圆信 。所谓 正宗 ,即 举一心为宗 ,此一心宗, 照万法如镜 。 延寿是法眼文益的嫡孙,法眼在《宗门十规论》里鼓励参禅的人研究教典,有颂云: 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闹,欲免心 中闹,但知看古教。 都是针对当时的禅师们轻视义学落于空疏的流弊而发,延寿编集《宗镜录》的动机,当然渊源于此。 唐末以后禅宗产生许多流弊,释延寿编纂《宗镜录》的用意
《千面英雄》是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享誉世界的代表作,也是他“单一神话”观的奠基之作。坎贝尔历尽多年搜寻阅读了全球各地的神话与宗教故事,将这些故事中的共通的奥秘汇集在几百页的《千面英雄》中,将神话之源轻松显现在世人面前。 坎贝尔告诉我们,英雄的旅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阶段。启程:放弃当前的处境,进入历险的领域;启蒙:获得某种以象征性方式表达出来的领悟;考验:陷入险境,与命运搏斗;归来:再度回到正常生活的场域。这是每一位英雄的必经之路。 坎贝尔穿越古今,打通全世界神话中的经脉,帮助现代人重拾解读神话的本能,让希腊、北欧、印度、埃及、中国神话再度与我们对话。指引我们发现内心的奥秘,接触无限的真实。每位读者都可以在阅读中唤醒心底隐藏的神性,像英雄一样开启冒险、经历考验、载誉归来。
《DK神话百科(全彩)》内容简介:神话中的宇宙是如何诞生的?奥林匹斯山上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亚特兰蒂斯岛如何在 一夜间消失在海浪之下?谁创造了 艘独木舟?神话产生于人类远古时代,从古希腊大地 盖亚、奥林匹斯众神 宙斯、信使之神赫尔墨斯,到开天辟地的盘古、西游取经的孙悟空、冰霜巨人始祖伊米尔、伟大英雄毛伊,神话对人类历史伟大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人类的每一种文明都创造出了自己的神话,以解释它们的起源及人们在自然界中观察到的种种现象。你将在这本书中读到来自 各地的经典神话故事,并了解到它们产生的来龙去脉,以及一段段精彩的人类文化。
《荒漠甘泉》是一本享誉世界的灵修巨著。正如其名字所喻示的那样,它最鲜明的特征,是能帮助人们在人生的荒漠中寻获甘泉。 作为一本少有的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的读者阅读的名著,其最引入注目的地方是书中随处可见的警言佳句。《荒漠甘泉》采取一天一篇的形式,全书共366篇短文。每篇短文或讲述寓意深刻的故事,或阐述简单而深刻的道理,用简洁优美的语言,直接向着人的内心说话。 作为一本具有广泛、持久、深厚影响力的书,其力量来源于它展现了一种能够胜过一切境遇的力量。它的每一篇章所指向的,都是一个能在患难中带给人随时帮助的活水泉源。任何遵循这种指引的人都能向着自己的境遇夸胜。正因为此,虽然每一篇短文直接的关联并不大,但事实上都能让干渴难耐的人看到汩汩泉源,这样的一致性是极其罕见的。
> 《心经》之所以能成为佛教和民间中广为流传的佛教经典,是因为其内容短小精悍,直接切入佛学的核心要义。故接触佛典,首要学习《心经》。《心经》译本众多,其中唐代玄奘的译本用字简洁,文韵流畅,琅琅上口,易于背诵,古来流传很广。而本书就以此译本为蓝本。 本书分为几个部分:一是对《心经》的全文串讲,这是本书的“《心经》全文讲解”部分;二是对《心经》的重点讲解,这是本书的“《心经》分段要点”部分;三是关于 《心经》的问答和讲解,这是本书的“《心经》随谈”部分。 作者一字一句解读《心经》,带领读者自心深处深入地体会其意境,直入佛学心要,从而让时常陷入烦恼、焦虑、生气的读者,找到破解的法门。
《毛泽东与佛教》是至目前为止出版的唯一的一本专讲毛泽东与佛教关系之著作。书中既介绍和分析了少年毛泽东信仰佛教的情况和原因,青年毛泽东游览佛教寺庙和对佛教哲学的钻研,及所受之影响。又介绍和分析了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的毛泽东对待佛教的态度,其中包括:他对佛教在中国文化史上地位的评价,对宗教本质的认识及政策,与佛教界人士的交往,对佛教故事及成语典故的运用,以及在革命生涯中与佛教寺庙的联系等。此书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好的可读性,对于研究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哲学和宗教学等,均有参考价值。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佛陀传记,它是由禅宗高僧写成。它的特别在于不仅生动再现了释迦摩尼成佛的人生经历,而且通过一个个故事,清晰明了地讲述了佛法。在这本书中,读者绝不会读到高深莫测的名词、理论,只能感受到最直接、最直白的人生导引,如沐春风。
本书理性与悟性并重,揭示禅宗诗歌所蕴含的怫心、禅韵、诗情,并揭示了禅宗的关怀“本来面目”,禅宗审美感悟三阶段“见山只是山”的内涵,作者指出,禅宗诗歌主要表现了对禅宗本心论、开悟论、境界论的体证。
虚云和尚是我国佛教界的一代宗师,生前系中国佛教协会首任名誉会长,全国政协委员,他在禅宗的造诣和宏法利生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开示录》收录了自1911年以来,虚云和尚所作的历次重大开示和讲演。虚云和尚之弟子,现任中国佛协常务理事、河北佛协会长、《禅》及《法音》杂志主编净慧整理、标点。
本书是安德义对孔子《论语》所作的注、译、解读。作者阅读、参考了古今几十家《论语》注疏及研究成果,对《论语》作了逐章的注释和今译,并结合自己领悟、探究的体会,对《论语》作了现代解读,以帮助人们读懂《论语》,汲取孔子思想的精华,提升个人的品德修养。解读部分有时还对《论语》的用词遣句加以品鉴,不仅有助深入理解,而且有助于古文的学习。
《华严经》是大乘佛教要典之一,在佛教史上流传极广,影响深远。此经在隋唐时盛极一时,逐渐形成专弘《华严经》教观的华严宗。华严宗依据本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等妙义,其宗风自唐代以来远播于海外。《华严经译注》是”佛教经典译注丛书”之一种,约请佛教学者高振农先生整理。由于《华严经》篇幅浩瀚,本书节选其中核心内容《十地品》、《如来出现品》、《入法界品》之部分段落进行译注。这三品在《华严经》的弘传过程中特别受到重视,都曾单独译出,单译本亦流行一时。本书分为导言、原文、今译、注释四部分,标点准确,注释简明扼要,译文浅近,适合初学者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