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吕传道集》,三卷,以钟离权与吕洞宾师徒问答的形式,论述内丹术要义,论真仙、大道、天地、日月、四时、五行、水火、龙虎、丹药、铅汞、抽添、河车、还丹、莲形、朝元、内观、磨难、征验。全书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炼形炼气炼神为方法,系统完整地论述了内丹学说。《西山群仙会真记》,五卷,全书主旨依据《参同契》,以明抽添之理,超脱之功,是比较具有理论系统的道教内丹著作。这两部著作是道教锺吕金丹派形成的重要标志,它们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锺吕金丹派的理论体系和体系架构的创立,为以后内丹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此次整理,因二者内容相近、关系密切、地位相同而合刊。
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流。儒释道三家都非常重视因果。道家的这篇《太上感应篇》,通篇都是讲因果报应的。《太上感应篇》,篇幅不长,可是历代古圣先贤的注疏讲义,非常丰富,不但包括了儒家的精要,而且将道家佛家的精华都收揽在其中。太上是非常尊敬的称呼,所谓称天立教,指示人不可以疏忽,要认真体会天道,也就是天理,而去顺乎人心,如法奉行的意思,所以叫太上。全篇开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四句为总纲,把感应之事理,已说得非常的透彻。有感必有应,随感随应,这是天然之道,道理非常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