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有关中国前期禅学宗派、经典、历史与思想理论研究的学术专著。从东汉安世高、支娄迦谶传译大小乘禅法经典,到中唐马祖道一与石头希迁弘传禅宗南岳与青原两系,历时七百年。所述禅学宗派,以菩提达摩一派禅宗为主,同时对早期的佛陀跋陀罗系、佛陀禅师与慧光、僧稠系,后期的天台宗与牛头宗等亦有探讨。本书注重禅经、禅理、禅法、禅史的结合,以解脱成佛的必要性、可能性、现实性三阶段论为中心,说明从小乘禅、大乘禅到最上乘禅的发展轨迹,对于在中国佛教史和禅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大乘起信论》和《金刚三昧经》两部经典有深入地研究和独到的看法。
本书是有关中国前期禅学宗派、经典、历史与思想理论研究的学术专著。从东汉安世高、支娄迦谶传译大小乘禅法经典,到中唐马祖道一与石头希迁弘传禅宗南岳与青原两系,历时七百年。所述禅学宗派,以菩提达摩一派禅宗为主,同时对早期的佛陀跋陀罗系、佛陀禅师与慧光、僧稠系,后期的天台宗与牛头宗等亦有探讨。本书注重禅经、禅理、禅法、禅史的结合,以解脱成佛的必要性、可能性、现实性三阶段论为中心,说明从小乘禅、大乘禅到最上乘禅的发展轨迹,对于在中国佛教史和禅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大乘起信论》和《金刚三昧经》两部经典有深入地研究和独到的看法。
在神像仪态和法器等方面,画师们至今作为范本的有:《神像五百帧》、《神像三百帧》和《神像一百五十帧》。此外,依照成规如理描绘,而坛城主的眷众、褥座和火焰图等的布局概无绘就。其字数浩繁,加之咒文及仪轨必须具备,实出乎想象。一则面手很多,二则缺乏绘画原本,盖未敢现观描述;只绘制各自具有普遍意义的个别神,从字面上可明了神的形态。因版本不一等故,一尊神也现观迥异,其法器与身韵各有千秋。但是,仍然依循如下一二范例而写。 这些神像出自何续,有关梵文注疏究竟有多少,译师与班智达从何师听闻灌顶、秘诀等流而传承的经过,若将它们分出个子丑寅卯,恐纷繁杂冗。但这里就通常在藏区传承情况、主要代表作,以及重要经论数目等,从主次方面着手,开宗明义,分述各类,概依色多仁波且。洛桑楚成嘉措的《广闻书》、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