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田正编著的《世界概念的形成》的日文版于2005年出版,作者的写作背景是2001年“九一一事件”后日本和世界媒体上的反报道,作者注意到“世界”是一个包含着与其他世界有所区分、甚至与其他世界有着二元对立意味的概念,为此,他尽其所能地利用阿拉伯和波斯语的历史资料,并参考了西文文献,去弄清楚“世界”概念是在何时何地形成的。作者的结论是“世界”应该只是作为一个存在于心中的世界,即理念上的共同体来使用,应与居民占多数的地区这一地理空间区别开来。人们不应该继续不加思考地滥用“世界”这一概念。《世界概念的形成》出版后在日本获得了好评,许多新闻和杂志针对此书发表了书评,并获得了“亚洲太平洋奖特别奖”,2010年获得了伊朗的“Al-farabi国际奖”。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绵延久远,历史典籍更是浩如烟海。历史的长河滚滚而过,大浪淘沙,沉淀保存下来的文献乃是片金碎银尤为珍贵。我国民间(私人、家庭)流传下来的训诲劝诫类文献,直接反映了人们当时所倡导的道德理想,比那些堂皇的官方儒家经典更直接、真切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征。这些读书人、士大夫教诲其子孙后代的教育读本,全面周详地阐述了立身处世、立志成才和处理家庭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系列准则,更涉及到为官、治国、治学、修身、养性各方面内容和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思考,可和为当今我们精神文明和道德规范建设的参考资料。此类名言家训往往文字精炼玲珑、生动直白、琅琅上口,极具欣赏价值。作为历史的产物,它们自然会恶化杂一些消极落后的东西,我们持扬弃的态度,做了整理、剔除的工作,同时希望读者有正确的判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收录了毛泽东读十本哲学教科书、著作的批注和一篇读书摘录。时间跨度为1936年11月至1965年以后,也就是说,这本批注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以前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认识程度。 众所周知,毛泽东一生撰写的哲学专著并不多,早期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以后根据革命实践的需要,撰写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合起来被称作《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除此之外,毛泽东为了在全党全国普及辩证法,还利用各种会议及时地穿插一些通俗的哲学观点。晚年毛泽东将唯物辩证法应用在分析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事实说明,正是由于毛泽东坚持了《实践论
本书以古典伦理学为视角,以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释读为发端,以存在论与伦理学之关联为线索,为海德格尔思想重新定位。
朱子哲学是中国哲学庞大的哲学体系之一,考察这一哲学的整体结构及其具体内容必须注意:一方面,整个朱子哲学和它的重要部分都不是一次形成的静止结构,而是有其自身提出、形成并经历复杂演变的动态体系。另一方面,组成这一学说总体的命题大都不是意义单一的命题,朱子哲学中的哲学命题和他对许多问题的讨论在内容上大都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不同含义。这两方面造成了朱子哲学的复杂性。因而,本书注重从时(历史演变)空(层次角度)的不同方面对朱子的理气论、心性论、格物致知论的主要内容进行综合考察和全面分析,以求达到对这一庞大而复杂的哲学体系的具体把握。
(一)《山東道教碑刻集》輯錄了山東境內現存與道教相關的碑碣、墓誌、塔銘、摩崖、經幢、題記等,以上资料皆通過田野考察得來,除少數曾有著錄外,絕大部分首次公開發表。 (二)该叢書按當前行政區劃分卷,每一縣或市為一卷,泰山、崂山等碑刻相對集中的地方則單獨設卷;每卷按碑刻現存地點分類,每一地點又按立碑時間先後排序。 (三)每一塊碑刻包括名稱、簡介、碑文等內容,部分碑刻附有拓片。 (四)碑刻名稱為編者所加,其中包含了立碑時間、碑文標題等信息;立碑時間不詳者,只以碑文標題為名稱;碑文無標題者,碑刻名稱則由編者代擬。 (五)碑刻簡介包括:碑刻現存地點,立碑時間,撰文、書丹、篆額者姓名,碑刻形制,正文、碑額的書體、字徑,碑文主要內容,著錄情況,現存狀況,等等。其中除碑額按碑刻原樣照錄外,其他皆以通
龚自珍是清末道光年间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近代位、浪漫主义诗人。他以巨大的思想勇气,继承了古代的传统思想,又以今文经学微言大义的手法,揭示封建主义的腐败黑暗,呼吁社会的改革更法,宣传了民主主义的启蒙思想,掀开了近代思想史新的一页。本书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介绍和评述了龚自珍的哲学、政治、历史、经济、伦理和言语学思想,评论了龚自珍的诗、词、散文创作,充分肯定了龚自珍在中国古代、近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所占有的地位,指出龚自珍的思想和创作对近代社会的重大影响。本书凝聚了作者对龚自珍多年研究的心得,反映了龚自珍研究的现有水平。
朱子哲学是中国哲学庞大的哲学体系之一,考察这一哲学的整体结构及其具体内容必须注意:一方面,整个朱子哲学和它的重要部分都不是一次形成的静止结构,而是有其自身提出、形成并经历复杂演变的动态体系。另一方面,组成这一学说总体的命题大都不是意义单一的命题,朱子哲学中的哲学命题和他对许多问题的讨论在内容上大都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不同含义。这两方面造成了朱子哲学的复杂性。因而,本书注重从时(历史演变)空(层次角度)的不同方面对朱子的理气论、心性论、格物致知论的主要内容进行综合考察和全面分析,以求达到对这一庞大而复杂的哲学体系的具体把握。
异化概念涵盖了现代性研究的三个最重要的基本范畴——“人”、“物”和“关系”,因而在现代性研究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而黑格尔和马克思,均为对现代性研究作出过奠基性贡献的思想巨擘。在现代性视阈中研究二者的异化理论,或者从二者的异化理论来研究现代性,虽然可能只是重走他人已经走过的老路,但若仔细探寻,或许能返本开新,在恢宏思想的源头处汲取新的营养,乃至期待能有新的发现。
越是反复细读皮珀这本书,越是感觉这实乃一本充满真知灼见的智慧之书,他以言简意赅的笔调点出我们早已忽略多时的生活道理:如何追求并擅用闲暇,同时如何培养简单的哲学思索习惯。他告诉我们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借由拥有闲暇,然后去体验生命中的真实时刻。我们不必是哲学家,只要能掌握闲暇,即能感应人生的真理:不断去体验惊奇的感觉,然后怀抱希望,继续摸索前进,直接走向哲学的至终本质—洞见和智慧。 在《闲暇:文化的基础》一书中,皮珀旁征博引——从希腊时代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到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在他看来,闲暇是古人最为珍视的礼物,是文化的根源和基础。闲暇是一种平静的状态;闲暇是一种沉思的能力;闲暇也是上帝给予人类的“礼物”。当然第三点是基于作者神学家的身份提出的。
我们正在由一个发展中国家迅速走进技术时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的事实,充分显示了我们进入技术时代的深度。为了应对技术时代的迅猛来临,我们迫切需要有足够的思想储备与文化资源。正因为此,作为对技术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新兴学科,技术哲学越来越引起学界和读书界的关注。 但是目前我们还几乎无书可读。大部分技术哲学的专业文献尚未翻译出来,西方先行的技术思想家的文字散布各处。还没有一本供教学使用的“技术哲学读本”。 《技术哲学经典读本》绘制了当代技术哲学的知识地图,按照“社会-政治批判传统”、“哲学-现象学批判传统”、“工程-分析传统”和“人类学-文化批判传统”四个谱系,选取技术哲学经典名作25篇。置于开头的长篇文字”技术哲学历史概述”,则是一篇全面系统的技术哲学学科导
《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收录了毛泽东读十本哲学教科书、著作的批注和一篇读书摘录。时间跨度为1936年11月至1965年以后,也就是说,这本批注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以前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认识程度。 众所周知,毛泽东一生撰写的哲学专著并不多,早期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以后根据革命实践的需要,撰写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合起来被称作《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除此之外,毛泽东为了在全党全国普及辩证法,还利用各种会议及时地穿插一些通俗的哲学观点。晚年毛泽东将唯物辩证法应用在分析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事实说明,正是由于毛泽东坚持了《实践论
《老庄学文献及其思想研究》讲述了:老庄学不仅自身形成了一个十分浩繁博大的学术系统,而且跟中国文化史、中国思想史密切相关。老庄学与汉代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代两学的发展交融共进,与儒、道、释三家关系错综复杂。《老庄学文献及其思想研究》所论,主要选取历代有代表性的老庄学文献进行思想史的分析,试图揭示历代学者在诠释老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理论创新和时代精神,由此凸显老庄学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持久的学术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