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谱名传豫,字伯涵,号涤生;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与胡林翼并称曾胡,因讨伐太平军时,有大肆屠杀平民之事,而与其弟曾国荃被称为曾剃头或曾屠户,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 晚清四大名臣 ,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谥文正。
《彝族源流》一书,以父子连名谱为线索,记录哎哺、尼能、什勺、慕靡、举偶、六祖等六个时期的彝族历史,认为彝族起源于哎哺,由哎哺分支并先后占据彝族社会历史舞台的尼能、什勺、慕靡连接六组、武僰系统是彝族的族源主体,举偶是彝族文字文化的代表与象征。据《阿默尼·磨弥谱》、《水西世系》等文献载,彝族历史“在笃慕之前,有三百八十六代”,在笃慕之后“传七十八代”或“传八十四代”,就到公元1664年。从《彝族源流》所记载的内容上可以看出,彝族与古老的昆明、蜀、嶲、叟、濮、哀牢、卢等族群有直接联系,在进入阶级社会后,又同古巴蜀国、古滇国、古夜郎国、古牂牁国、古朱提国的建立有关,至于建立罗殿国、罗施鬼国、南诏国、自杞国及以百“什数”的君长制政权,更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