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把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和其它文艺理论体系加以比较,包括同西方文艺理论、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国现代文艺理论等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从而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哪些是继承,哪些是革新;哪些是沿袭,哪些是独创;它与其它文艺理论体系之间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有哪些联系,又有哪些分歧。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其本质。站在新的文艺现实和新的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毛泽东文艺思想进行重新阐释,从而扩展、发展和丰富毛泽东文艺思想。
本书立足于当前海南自贸港建设和社会发展变迁对海南社会心态的影响和要求,着眼于岛内社会心态的未来发展,关注岛内民众的社会认知、社会适应、社会行为、社会信任及参与社会建设情况等。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心态的本质内涵出发,探索自贸港背景下海南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指标体系,确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心态调控目标。研究聚焦于自贸港背景下海南良好社会心态塑造的路径、方法与模式,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本项研究试图从理论、方法与数据分析的结合上研究社会景气与总体性社会情绪。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把总体性社会情绪看作社会景气的深层结构,并深入地从研究的意义、理论与方法、操作化、量表与题器、信效度检验、趋势与结构分析、微观和中观与宏观勾连、个体与总体的联系等诸方面来展开分析,同时试图使社会景气的研究与组织景气的研究在总体性社会情绪的基础上形成一体。我们认为,社会景气与总体性社会情绪作为一个极具学术张力的理论,也只有在打通和实现理论到应用、微观与宏观勾连的条件下,才会更加彰显其学术魅力以及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深圳社会治理与发展报告(2021)》属“深圳蓝皮书”之一,对深圳市2020年的社会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深入的分析,对2021年的社会治理目标作了展望。共分为总报告、民生保障篇、专题研究篇、社团组织篇、典型案例篇等部分。报告指出,2020年以来,深圳市社会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民生质量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多元治理格局初步形成,社会形势总体平稳和谐。2021年,深圳市将通过围绕目标、聚焦重点、科学谋划、扎实推进社会治理重点工作,全面提升深圳市社会治理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努力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前列,把深圳建设成为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的城市之一。
自单位制产生以来,单位组织形态发生过两次重大的变动,即厂办大集体的产生所带来的单位组织规模膨胀,以及国企改制所带来的传统单位组织结构的瓦解,这一变动实则是单位组织内边界形塑、组织外边界式微并瓦解的过程。本书主要以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大型国有工业企业单位组织为研究对象,围绕东北地区Y厂和T厂两所大型国有工业企业单位进行实证研究,在历时态的纵向变动过程中考察单位组织边界的塑造及变动过程,以此来回视作为“共同体”的单位从产生到衰落的总体性变迁,并对其变迁的内在逻辑加以分析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