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广播电视学概论【正版书籍,满额减】
    •   ( 1 条评论 )
    • 黄匡宇 /2017-09-01/ 暨南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普通“十一五”重量规划,是在第四版的基础上修订的,对广播电视学进行了全面概括。内容主要包括广播电视传播的物质基础,传播语言和界面人物,广播电视的节目系统与其生产过程,世界与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与现状,广播电视事业管理,我国关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行业准则等。本书对广播电视专业师生、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与有意了解广播电视领域的读者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 ¥20.8 ¥202 折扣:1折
    • 电影撞新闻【正版图书,满额减】
    •   ( 1 条评论 )
    • 张修智 著 /2009-07-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电影对新闻的拜访,是一个比喻的说法,作者以这样一个比喻来指代“记者电影”这一小小的类型片。记者电影是电影艺术中一个很小的门类,迄今为止还没有人以图书的方式做过反映。本书的作者因为职业、兴趣的关系,搜集了近300部记者电影,精选其中30多部,加以分析和介绍。本书既不是专业的电影分析,也不是专业的新闻电影研究著作,它是一本有新闻学底蕴的主题性电影随笔。贯穿本书的主线是,作为大众艺术的电影怎样塑造记者,怎样表现媒体?背后所反映的是什么样的人文与社会学旨趣?记者的银幕上的形象演变背后,是什么样的时代性格使然?

    • ¥17.9 ¥196.2 折扣:0.9折
    • 西方传播学理论评析 《西方传播学理论评析》编写组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3 条评论 )
    • 西方传播学理论评析》编写组 编 /2021-08-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本书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西方传播学理论的产生、发展作了具体梳理,在介绍西方传播学理论各类流派观点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对客观的阐述和评析。全书材料丰富、内容全面、评述严谨,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价值判断。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校新闻学传播学专业学生“传播学理论”课程教材、考研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广大媒体从业人员的学习参考读物。

    • ¥10 ¥103.37 折扣:1折
    •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 陈力丹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陈力丹 著 /2010-02-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书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不同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的传播思想、新闻思想、宣传思想进行了较全面的学术性研究,系统地阐述了他们这方面的思想。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他们指导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列宁以及他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斯大林,和中国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还有前任党的主要领导人江泽民等。作者注重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生活经历、性格方面考察每位导师或领导人的新闻和宣传思想的特征,以客观的态度分析各种新闻和宣传思想得以提出的背景和条件,对以往研究中注重字面意思、忽略具体背景而形成的某些评价,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再评价,这里主要涉及的是列宁和斯大林。对毛泽东的评价,严格遵循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决议的精神。该书依据他们的原著进行论证,中译文采

    • ¥12 ¥141 折扣:0.9折
    • 媒介化生存 李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李沁 /2019-03-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无纸化办工、无现金购物、无边界沟通……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发生着巨变,沉浸传播现象无处不在,令我们重新思考媒介,重新定义人与媒介的关系,重新思考人类的生存。 2012年,作者在专著《沉浸传播: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中首次提出“沉浸传播”的概念并对其进行理论建构,广为学界及业界接受和采纳。近几年,作者一直在探索“沉浸传播”从理论进入现实的路径,同时再从现实反观理论。 《媒介化生存》用十章的篇幅,从沉浸传播的理论视角,重新诠释新闻传播领域出现的,用传统的媒介本体论、媒介价值观、媒介时空观不能全然解释的新现象和大问题。作者指出,边界消逝带来虚拟与现实的全面融合,沉浸传播重新定义了“人”、媒介与生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人类的生存时空、价值观念、游戏规则和文化内核被整合重塑。作者提出了颠

    • ¥22 ¥229.37 折扣:1折
    • 城市传播空间化的进路 崔波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2 条评论 )
    • 崔波 /2014-06-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作为城市和传播的跨学科研究,城市传播研究是庞大而复杂的,通常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模式、方法和概念,其意义在于寻求组织城市传播活动的形式、合理规模以及科学手段,实现城市传播系统的良性运行。 《城市传播:空间化的进路》重点研究城市传播若干重要而新颖的命题,包括城市传播元话语、城市传播符号、城市传播议程、城市传媒心理、城市发展与风险传播、城市形象与创新扩散、城乡统筹与互动传播、城市传播与消费文化、城市正义与媒体参与、拟像城市传播等。 《城市传播:空间化的进路》重在寻求城市传播研究方法的创新,从空间的进路弥合各学科对城市传播研究的罅隙,弥补历史性一社会性线性研究的缺陷,使城市传播学有一个清晰的线索。本书了功能主义思维,回归城市生活的日常传播,提出实践优位的城市传播研究观。

    • ¥24 ¥259 折扣:0.9折
    • 电视艺术理论 高鑫 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高鑫 著 /2012-11-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实用广播电视艺术丛书:电视艺术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画面语言:电视艺术的本体语言、有声语言:声画艺术的重要一翼、造型语言:声画结合的语言构成、镜头语言:电视语言的基本构成形态、编辑语言:电视艺术的合成语言、特技语言:电视艺术的特殊语言、符号语言:电视艺术的普遍语言元素、文字语言:电视艺术的准确语言元素等。

    • ¥13 ¥141 折扣:0.9折
    • 国际传播概论 刘利群,张毓强 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刘利群,张毓强 主编 /2011-10-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尚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分支。稚嫩的优势在于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点的繁多。《国际传播概论》对国际传播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书中章节延承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侧重介绍国际传播本体及其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一些专项问题以及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际传播概论》力图在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的总体观照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全书由刘利群、张毓强统稿。

    • ¥21 ¥683 折扣:0.3折
    • 新闻报上的红十字 池子华,丁泽丽,傅亮 主编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池子华,丁泽丽,傅亮 主编 /2014-03-01/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新闻报》创刊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初期由中外商人合资兴办,标榜“无党无偏”、“经济独立”。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该报由上海市军管会接管,随即停刊。《新闻报》是1949年以前在上海、乃至在全国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其在长期的办报过程中对于红十字会的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入的报道,而且报道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红十字运动的方方面面,是研究者必须充分利用的“资料库”。《红十字文化丛书:新闻报上的红十字》通过系统整理1949年以前《新闻报》上有关的红十字会史料,分门别类地予以收集、归纳和整理,从而形成红十字运动的史料集,这对于进一步加强红十字运动的研究,以史为鉴,推动中国红十字事业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30 ¥413 折扣:0.7折
    • 新闻报上的红十字 池子华,丁泽丽,傅亮 主编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池子华,丁泽丽,傅亮 主编 /2014-03-01/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新闻报》创刊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初期由中外商人合资兴办,标榜“无党无偏”、“经济独立”。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该报由上海市军管会接管,随即停刊。《新闻报》是1949年以前在上海、乃至在全国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其在长期的办报过程中对于红十字会的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入的报道,而且报道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红十字运动的方方面面,是研究者必须充分利用的“资料库”。《红十字文化丛书:新闻报上的红十字》通过系统整理1949年以前《新闻报》上有关的红十字会史料,分门别类地予以收集、归纳和整理,从而形成红十字运动的史料集,这对于进一步加强红十字运动的研究,以史为鉴,推动中国红十字事业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30 ¥413 折扣:0.7折
    • 西方文论选读 段建军 著 西北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段建军 著 /2003-03-01/ 西北大学出版社
    • 文艺理论是人类对文艺现象的系统反思和理论概括。西方人对文艺现象的系统反思和理论概括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在这种系统反思前,许多西方人对一些具体文艺现象,也曾发表过自己点滴、零碎的见解与看法,比如,荷马在史诗的开端向诗神吁求灵感,阿里斯托芬在剧作中展开对戏剧评判标准的辩论等,都为以后系统反思和理论概括作了铺垫,但他们的见解与看法还构不成真正意义上的文艺理论。西方对文艺现象进行系统反思与理论概括是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的。西方文论也从他两人的论著发端。从那时至20世纪末,西方出现了许多的文艺理论家和许多杰出的文论著作。按照教学目的要求,段建军编著的《西方文论选读》从中选择一些最著名的理论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其进行描述和分析。

    • ¥16 ¥155.37 折扣:1折
    • 揭开档案的面纱 陈祖芬 著 海峡文艺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陈祖芬 著 /2018-07-01/ 海峡文艺出版社
    • 《揭开档案的面纱》约10万字,讲述了一个五口之家(爸爸是室内装饰设计师,妈妈是档案馆工作人员,爷爷喜欢读书、看报、集藏,奶奶喜欢做饭,“我”叫小亮,是一名高中生)和他们身边的亲戚、朋友、邻居、同事等遇到的与档案相关的事情,在生活情景中揭开档案的面纱,普及档案知识。帮助读者正确认识档案,学会简单整理档案,保管、保护档案,查阅档案,利用档案,直至爱上档案。全书寓知识于故事,通俗易懂,可作为档案科普读物供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公众阅读。

    • ¥13 ¥165 折扣:0.8折
    • 城市传播空间化的进路 崔波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2 条评论 )
    • 崔波 /2014-06-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作为城市和传播的跨学科研究,城市传播研究是庞大而复杂的,通常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模式、方法和概念,其意义在于寻求组织城市传播活动的形式、合理规模以及科学手段,实现城市传播系统的良性运行。 《城市传播:空间化的进路》重点研究城市传播若干重要而新颖的命题,包括城市传播元话语、城市传播符号、城市传播议程、城市传媒心理、城市发展与风险传播、城市形象与创新扩散、城乡统筹与互动传播、城市传播与消费文化、城市正义与媒体参与、拟像城市传播等。 《城市传播:空间化的进路》重在寻求城市传播研究方法的创新,从空间的进路弥合各学科对城市传播研究的罅隙,弥补历史性一社会性线性研究的缺陷,使城市传播学有一个清晰的线索。本书了功能主义思维,回归城市生活的日常传播,提出实践优位的城市传播研究观。

    • ¥24 ¥265 折扣:0.9折
    •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 白润生 主编 民族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白润生 主编 /2008-04-01/ 民族出版社
    • 本书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闻教育与研究、队伍建设)兴起、发展、繁荣的历史。进行了全景式的记录。并试图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新闻传播规律。客观平实的观点、珍贵翔实的史料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是该书的鲜明特色。 全书除绪论外分四编:蹒跚学步(远古—20世纪20年代)、峥嵘岁月(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末)、火红年代(20世纪40年代末—70年代中叶)、满园春色(20世纪70年代中叶—20世纪末),共计12章65节。结构独特。对于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媒体的发展和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工作。均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启迪意义。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中,这部教材首次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

    • ¥17 ¥185.37 折扣:0.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