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全球新闻传播史-第二版-公元1500-2000年 李彬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8 条评论 )
    • 李彬 著 /2009-03-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几年前,陈昌凤说起她想写一本中国新闻传播史的教材,而且想从一个新的视角写。我表示赞同。新闻史的教材、著作在我国已经出了很多,从一卷本到多卷本都有。我向她谈了我学新闻史的体会。传统写法的新闻史,与历史学家写的中国近、现代史差不多,按革命阶段分期,是以报刊资料叙说历史而已。至于新闻业本身的发展阶段划分,不但不能体现于章的标题,见于节的标题也不多。体现新闻规律的某一方面的内容,本来放在一起谈更符合逻辑,但是由于会突破政治分期只好按下不表。所以,一本新闻史看完了,头脑里装满了各种政治活动、革命斗争的背景材料,以及这些时期的说不完、记不清的各种报刊的言论及其斗争。头绪繁杂,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很多,尤其是对这个时期的新闻业本身发展的特点及其在新闻业发展史中反映的新闻规律,不甚了了。有这

    • ¥7 ¥45 折扣:1.6折
    • 中国网络媒介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王爱玲 著 人民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3 条评论 )
    • 王爱玲 著 /2014-08-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网络媒介的技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逻辑作为研究的立足点,分析出了网络媒介的意识形态新特质。作者认为,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技术应用形式,其peer to peer 的技术思想架构赋予网络媒介平等、自由、开放和共享的技术价值理念,但其社会应用依然摆脱不了现实政治权力的干预和操控,因为网络媒介就其实质仍然是现实社会的一种延伸,因此,社会对网络媒介的具体应用使得网络媒介同样摆脱不了意识形态的影子,只是由于技术原理不同,使得网络媒介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传统信息媒介相比,具有的突破性和创新性。本书梳理出中国网络媒介意识形态的具体特质,如:网络媒介意识形态的虚拟遮蔽性,意识形态的共在与复杂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多渠道渗透性,意识形态的交互回应性和不安全对抗性。本书结合这些特质,提出中国网络媒介主流意

    • ¥10 ¥75.37 折扣:1.3折
    • 当代传媒新闻写作教程 何纯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何纯著 /2008-07-01/ 湖南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目前在新闻写作领域较为新颖、全面、厚重的一部教材。编著者博采众长又自出机杼,运用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大量经典的或新鲜的材料,从原理、专题、文体三个方面阐释了新闻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也分别讲解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当代大众传媒的不同特征及新闻写作要求;编著者还结合多年来新闻叙事学的研究成果,在文本特征、报道的框架与视角、新闻语言、新闻修辞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和主张。 本教材既有科学性、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实用性,适合于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学生学习,也适合于新闻从业者、新闻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 ¥15 ¥119 折扣:1.3折
    • 全媒体背景下时政新闻采写教程 宋玲 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2 条评论 )
    • 宋玲 著 /2016-08-01/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全媒体背景下时政新闻采写教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全媒体背景下时政新闻的认识了解,掌握和运用新闻采访、写作和创新提升的理论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全媒体背景下时政新闻采写教程》以时政新闻的基本理论结合大量融合媒体的案例和插图,对全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的范围、报道地位、特点、分类和采写要诀,以及头条时政新闻的采写,“三会”的采写,时政新闻的创新及提升等做了较为详尽实用的讲解。《全媒体背景下时政新闻采写教程》适合用作本科及专科院校新闻与传播学科教学教材。

    • ¥5 ¥29 折扣:1.7折
    • 媒介舆论学 邵培仁 等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2 条评论 )
    • 邵培仁 等著 /2009-12-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以宏大构架、多维视野和立体思维,全面勾勒中国和谐社会视野下舆论传播的特点、模式、影响、作用,对舆论传播学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特点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描述、客观介绍和深刻分析,探讨当下舆论传播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及舆论传播成功引导的方法、手段、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精的见解和观点。全书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简洁,涉及广阔的国际背景,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意义。 适读对象:宣传教育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学术研究者。

    • ¥7 ¥39 折扣:1.8折
    • 连线力:中国网民在行动 杨国斌 著,邓燕华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2 条评论 )
    • 杨国斌 著,邓燕华 译 /2013-09-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连线力》,最关切我们未来的“思想@网络.中国”丛书之一,互联网中国传媒参考书。 中国网民在行动。在中国的广大网民中,普遍存在着对正义的渴望和追求,对弱者和小人物的同情, 对贪官污吏的痛恶,对政府的失望,对权贵的嘲讽,对沟通的渴望,甚至对革命的呼唤。这些因素有着共同的内在逻辑,即情感逻辑。在这个意义上,情感汹涌的网络事件,是整个中国社会情感结构的脉络。 1994年,中国开通了全功能的网络连接。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一个充满活力与矛盾的网络文化。它富有想象力,充满幽默,抨击社会不公。普通人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获取信息、参与维权与抗争,从而获得自我实现、社群团结以及草根赋权的新体验。与此同时,网络的管制也日益收紧。发生在大变革时代的网络行动,与宏观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迁

    • ¥18 ¥143.37 折扣:1.3折
    • 当代传媒新闻写作教程 何纯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何纯著 /2008-07-01/ 湖南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目前在新闻写作领域较为新颖、全面、厚重的一部教材。编著者博采众长又自出机杼,运用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大量经典的或新鲜的材料,从原理、专题、文体三个方面阐释了新闻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也分别讲解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当代大众传媒的不同特征及新闻写作要求;编著者还结合多年来新闻叙事学的研究成果,在文本特征、报道的框架与视角、新闻语言、新闻修辞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和主张。 本教材既有科学性、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实用性,适合于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学生学习,也适合于新闻从业者、新闻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 ¥15 ¥119 折扣:1.3折
    • 现代出版学 张志强 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2 条评论 )
    • 张志强 编 /2003-12-01/ 苏州大学出版社
    • 书籍,是人类传承文明的主要载体;近代兴起了报纸和杂志,于是文明传承又多了一种工具和媒介,从而新闻与出版并称。但是二者在传承文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各自的特点有所不同。报纸杂志的时效性强、内容多样;书籍则传世久远、影响深远。二者相济,既及时反映了即时发生的情况,又引导人们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于是人类的文明得以播散和流传。 任何国家的新闻出版事业都是为自己国家的利益服务的,绝无功利的新闻出版事业从来不存在。过去,我国的新闻出版事业只注重了它的宣传作用,而忽略了它还有商品性的一面。这是计划经济导致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很快意识到了出版事业的二重性: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我国的新闻出版业,一方面要发挥党和人民喉舌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去建设、发展

    • ¥33 ¥237.37 折扣:1.4折
    • 电视新闻摄像 刘荃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刘荃 /2014-01-01/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当代媒体新闻实践丛书:电视新闻摄像》共分为六章:章“电视新闻摄像概论”介绍了电视新闻及电视新闻摄像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电视新闻摄像的技术基础”介绍了不同电视新闻摄像的相关硬件和软件技术规范;第三章“电视新闻摄像的空间结构”分析了电视新闻拍摄的空间构造和结构特点;第四章“电视新闻摄像的镜头形态”介绍了电视新闻摄像中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拍摄方法;第五章“电视新闻摄像的照明与色彩”介绍了电视新闻拍摄中基本布光照明和色彩处理的方法;第六章“电视新闻摄像的叙事策略”则从整体角度分析了电视新闻的叙事和话语结构以及不同电视新闻类型的叙事方法。

    • ¥5 ¥51.37 折扣:1折
    • 新媒体用户研究: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人 彭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30 条评论 )
    • 彭兰 /2020-05-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从赛博空间、虚拟社会到网络社会,新媒体用户的属性发生了哪些变化?由“受众”转变为“用户”,哪些方面主动性得到加强,哪些方面变得更为被动?今天的新媒体用户,一毛不拔或一掷千金,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从参与、分享到追求“在场”,怎样理解新媒体用户诉求的变化?自拍意味着“我拍故我在”吗?表情包是社交互动中的面具吗?如何理解网络视频直播这样个人化的媒介事件以及它所代表的群落性亚文化?红包是一种社会资本的互换方式吗?算法使得用户成为数据时代的“囚徒”了吗?人机传播盛行的未来,人还会继续是世界的主宰吗? 欢迎阅读《新媒体用户研究》一书,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 《新媒体用户研究: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人/新闻传播学文库》观照新媒体时代的人,探究人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在新媒体作

    • ¥7 ¥68 折扣:1折
    • 播音主持艺术发声 胡黎娜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胡黎娜 /2011-01-01/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播音主持艺术发声》基本知识和原理有很多新鲜的认知和阐述,对技术技巧训练,采用了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教学及训练设计“情境”,对提高学生发声的意识和能力,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在注意共性的同时,加强学生个性化的声音、语言培训,将培养出各具特点的学生。教学应随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发展不断地创新。但浮躁的社会心态,影响了理论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播音主持艺术发声》是胡黎娜老师把握当今实践,结合前人经验,刻苦踏实教书育人做学问的结晶。

    • ¥4 ¥31 折扣:1.3折
    • 大众传播模式论 (英)(McQuail,D.),(瑞典)温德尔(Windahl,S.) 著,祝建华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英)(McQuail,D.),(瑞典)温德尔(Windah /2008-03-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当代社会科学的一个特点是研究成果的模式化,从而对事物的内在机制和相互联系作出直观而简洁的描述。传播学素以图象模式见长,堪与经济学的数学模式相媲美。当你传播学新流派“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的倡导人丹尼斯·温德尔,在本书中精心选取了四十八种代表性的模式,逐一介绍其涵义、演变过程和主要优缺点,明晰如画地描绘了五十年来传播学发展的轮廓,使庞大的传播学理论体系在人们面前一目了然。在当今卷帙浩繁的传播学论著中,这是一部独具特色的传播学概论。

    • ¥17 ¥118 折扣:1.4折
    • 藏杂·杂说:我与收藏的故事 韩天衡 著 荣宝斋出版社【正版保证】
    •   ( 3 条评论 )
    • 韩天衡 著 /2019-10-01/ 荣宝斋出版社
    • 韩天衡的名字,在近半个世纪的中国艺坛上一直是响亮的。可以说,他的艺术视野遍及篆刻、书法、绘画、鉴赏、收藏、教育、公益等诸多领域。起步之早、范围之广、影响之远。 而且,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大家,他的篆刻奇崛、瑰丽、多姿,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赞誉“为现代印学开辟一新境界”,是公认的当代印坛一面高举的旗帜。其书法、绘画皆能深入传统、相互融通、变化气质,又极见个性创新。他理性思考、精于思辨,对篆刻史、书法史、绘画史皆有自己的见地与发想,并将这些经验与心得转化为“传道授业”的教化能量,春风桃李,泽被四方。 韩先生从年轻时就致力于书画、杂件艺术品的收藏。非以“增值”想,只是出于热爱、学习的初衷。而这些当年用工资、津贴、稿费一点一点购得的“旧物”,在今天已成为难得一见的“国宝”。难

    • ¥50 ¥283.37 折扣:1.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