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20世纪流行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也是历史学家丹尼尔 布尔斯廷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之一。作者敏锐地描述了大众文化转型的方方面面:新闻业不再忠实报道,转而炒作热点;媒体迎合公众,量产朝生暮死的娱乐明星;观光景点专为游客定制,却又显得千篇一律;营销广告亦真亦假,铺天盖地;文学改编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作者全面观察美国新闻行业发展和社会变化,系统回顾了公共意识从注重真实转向爱好虚假的过程,准确剖析了大众媒体兴起和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内容涉及新闻、选举、旅行、出版、电影、广告等多个领域。本书一经出版即在学界和社会引发热议,启发《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等多部经典著作,此次为中文版首度引进。
《演员自我修养》是世界著名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和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代表作。本书是以戏剧学校师生课堂对话形式写就的日记体,是作者表演体系理论总结的精华;它详细阐述了演员在形体、发声、性格、思维逻辑等方面所应具备的素养,是一部经无数表演工作者成功检验的关于演员职业、责任与使命的工具书;更是一部关于演员与社会相结合,提升与完善演员艺术修养、道德修养的人生巨著。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在中国博得梅兰芳等戏剧家的高度评价,并对中国的演员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学习研究这部作者,也成了每个演员和艺术工作者的必修功课。
《新闻出版法律法规文件汇编》一书收录历年来我国颁布的与新闻出版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全书按十个部分进行汇编,分别为 法律 行政法规 规章、规范性文件 综合类 规章、规范性文件 图书、音像电子网络 规章、规范性文件 新闻报刊 规章、规范性文件 印刷复制 规章、规范性文件 发行市场 规章、规范性文件 出版物进出口 规章、规范性文件 依法行政 规章、规范性文件 其他 。书中收录文件齐全,适合新闻出版行业从业人员及公众查询新闻出版类相关法律法规。
《2021 2022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年度报告》一书是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负责的 中国动漫游戏产业蓝皮书系列 2021到2022年度的研究课题成果,延续了历年来的研究特点和内容。《2021 2022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年度报告》一书由 主报告 、 分报告 、 专题报告 和 大事记 几个部分组成。 《2021 2022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年度报告》是一本全面深入研究我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专题报告,报告对漫画、动画、游戏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对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同时也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时间所有的秘密——刘年诗歌自选集》精选了作者刘年十年内创作的诗歌,内容以赞美真情、歌颂生命、传递爱与希望为主,表达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对命运的抗争、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多年的漫游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的阅读水平。《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既有对不同阅读群体、不同阅读介质阅读状况的深入调查和案例剖析,也有对出版数字化时代推进全民阅读工程的研究和思考。
本书是诗人娜夜1992年至2021年的诗歌精选集,收录作品200余首。娜夜诗歌的魅力,在于针尖般的穿透力,在于她一以贯之的“美的短暂性会提升美的价值”;在于爱,忧郁,赞美中隐含祈祷的姿态;在于不动声色
在《童年的消逝》里,波兹曼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的论题,即童年的诞生,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而在电视之类媒体的猛烈攻击下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转变为娱乐,新闻和广告定位在10岁孩子的智力水平。这也是一份内容翔实、令人震惊的警世书。 乔治?奥威尔曾在《一九八四》中预言人们将会遭受外来压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则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了另外一种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作为新闻与传播学被广泛参阅和引用的经典,《娱乐至死》与《童年的消逝》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
部系统、全面、科学论述新闻学基本原理及报道规律的学术专著。 本书从会议和会议新闻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探讨会议新闻的地位、特性、功能和类型,并对中西会议新闻报道及其研究状况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梳理。并用大量篇幅详述会议新闻与记者思维、会议新闻报道的准备和策划、会议新闻的基本表现形式、记者招待会及其新闻的采访报道技巧、会议新闻的编辑评论及会议新闻报道对采编人员的特殊要求。既有理论探索,又具有可操作性。 适读对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学生;一线采编人员、通讯员;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官员、会议组织策划人员。
有关美国报业的坏消息绝大部分来自发行量位于前20位的所谓主流大报,而数据是:占报纸总数97%的各类社区报却长兴朱艾,这才是这个国家的真实心跳!
《丽的岁月电波:纪念广播100周年1910-2010》赋予了这些带着书卷陈香的故事以鲜活的生命和时代气息,形成了书籍本身独特的风格和气质。在这里,我要感谢听众朋友对节目和活动的支持和关爱,正是你们值得赞赏的爱护之心与文化品位促使了这种富于人文色彩的活动和书籍的诞生。我还要感谢《丽的岁月电波:纪念广播100周年1910-2010》的作者们,是你们用阅历、激情和文笔,让读者得以采摘和分享你们记忆中些许闪光的片段,呈现给社会这道丰富多彩的精神盛宴。
本书是目前在新闻写作领域较为新颖、全面、厚重的一部教材。编著者博采众长又自出机杼,运用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大量经典的或新鲜的材料,从原理、专题、文体三个方面阐释了新闻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也分别讲解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当代大众传媒的不同特征及新闻写作要求;编著者还结合多年来新闻叙事学的研究成果,在文本特征、报道的框架与视角、新闻语言、新闻修辞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和主张。 本教材既有科学性、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实用性,适合于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学生学习,也适合于新闻从业者、新闻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财经新闻作品评析》精选近年来中西方财经新闻的经典代表性作品,并从选题、立意、构思、写作结构、语言特色、背景运用、专业术语、深度报道、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适合新闻传播类大中专院校学生、研究生,财经新闻报道研究者,财经媒体从业人员,各类自学、成人考试人员以及新闻写作爱好者使用。
本书的初衷原本是建立一套电视节目策划流程式的操作规范,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用单一的方法很难应对新闻、文艺、谈话等多种类型的节目实践,因此,大量的样本分析就成了重点。在这些样本中,既有已经风头不再、曾经的收视黑马,也有一直在节目领域独占鳌头的常青树,还有在当下风头正健的流行节目,而从内容方面也涉及到娱乐、新闻直播、电视专题节目等多种节目类型。对于初入门者,可能让大家在开始创作的时候知道起点在哪里;对于熟练的节目创作者,可以帮助大家在文本分析上找到正在困扰我们的问题的答案。
本书是目前在新闻写作领域较为新颖、全面、厚重的一部教材。编著者博采众长又自出机杼,运用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大量经典的或新鲜的材料,从原理、专题、文体三个方面阐释了新闻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也分别讲解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当代大众传媒的不同特征及新闻写作要求;编著者还结合多年来新闻叙事学的研究成果,在文本特征、报道的框架与视角、新闻语言、新闻修辞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和主张。 本教材既有科学性、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实用性,适合于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学生学习,也适合于新闻从业者、新闻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本书探寻不同类型人物采访与写作规律,呈现人物报道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内容包括:新闻人物、公众人物和民间人物。是人物报道采编培训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