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清代著名学者孙德谦的重要著作,古文献学的之书。本书针对如何解读我国古文献经、史、子、集提出了颇具特色的见解,其要点为: 一、无文字处求文字; 二、 无证据中得证据; 三、读书因彼见此; 四、 读书由虚索实; 五、统上文而说乃通; 六、 统下文而义自明; 七、读书宜辨家教、宗旨、章法、文法、门法; 八、校读、抄读、点读; 九、书用善本读; 十、书用归类读; 十一、多读; 十二、 读书不求甚解; 十三、 读书不因人废; 十四、读书不存偏见等,对现今如何读书、如何读好书有的借鉴意义。
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如何让一条讯息以有限的字数吸引读者的注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乃至广泛流传开来,不仅是新闻、广告、传播从业者面临的问题,也是每一位使用社会化媒体的普通用户需要掌握的技能。 本书以丰富的实例,从意义、发音、结构和情景等方面,介绍了打造微风格的各种技巧。从中既可欣赏他人的文字运用之妙,同时也可提升自身的写作技能。
本书特点:首先是目的明确。作者的通论立足于解除古代文献的语言文字障碍,作者从三种语言文字文字单位也就是三层次上分析阅读障碍产生的原因,并且把阅读障碍归纳为八条,然后围绕如何解除这些障碍来确立以下的章节。其次是思路的清晰。训诂学一直附庸于经学,又涉及意义的解释,内容过于具体、庞杂,又与文学学、音韵学和应当属于语法学的虚词研究有很多纠葛,需要进行清理。作者对训诂的本体把握得十分准确,紧紧围绕语义解释,而且处处不离古代文献,把原来包含内容的训诂学清理得明白紧凑。再次是善于引导。作者善于用今天的语言和从现代人看问题的角度来变论古代的问题。特别是本书的第五章,作者讲随文释义的传注,选择了四个古代注释的样本;第六章,讲通释语义的专著,选择了四部古代的专书;第七章,讲短论考释的札记, 选择
作者创立汉字学新理论,认为汉字起源于生殖崇拜文化,发明于太极文化,创造于刻契、绘画、结绳、编贝等。
《语感论》的这次修订由于对语感的概念重新作了定义,大部分内容也都相应作了调整,并增写了语感与言语环境、语感与言语形式等章节。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原本就是为深化语文教改服务的,因此将最后一章直接改为“语感与语文教学”,并以此为丛书的重点。
元话语是近年来颇为热门的研究,研究者从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语言教学、对比语言学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但是在元话语的定义与性质方面尚有分歧。
应用语言学在现代的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当前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英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书主要阐述了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应用语言学的核心领域、应用语言学的其他领域、应用语言学在英语知识教学中的应用、应用语言学在英语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等内容。本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新颖,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
《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中国当代训诂大师陆宗达及其弟子王宁、宋永培著。这部书集结了作者发表在多个刊物上的一些训诂学方面的通俗小文章,主要包括:一、关于论训诂学的普及和应用的专文;二、围绕着训诂原理,对古注和今注、求本字、同源通用等训诂问题的普及性说明文章;三、介绍《说文》学及清代以来的段玉裁、王念孙、章太炎、黄侃的小学成就的专文;四、对古代汉语词义、礼俗所作的普及考证。文章以应用和普及为目的,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许多训诂学相关的知识和著作,举例贴近生活,生动而富于趣味性,即适合专业人员,又适合一般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