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介绍汉字基本知识的通俗读物。原书曾以《汉字例话》《汉字例话续编》刊行于世,深受读者喜爱。现将两册合于一本,改为现书名出版,并选配了与内容相关的460余幅插图。 全书以1000个有代表性的常用汉字为例,分别说明了它们是如何由甲骨文、金文向小篆、楷书、简化字演变的;同时通过形体分析,具体地解释了每个字的字形与字义的内在关系;还以古代诗文中的例句为证,述及了每个字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并对某些容易认错、读错、用错的字,分别从形、音、义等方面作出比较,指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错误的方法。 该书有助于提高读者阅读古代诗文和正确使用文字的能力;对从事语文教学的人来说,也是一本很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书中《汉字的结构》部分入选香港中学语文课本。
《核心修辞学》,本书以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为经,以口语修辞与书面语修辞、语篇修辞与会话修辞为纬,从词句到篇章,由宏观至微观,将变异与常规、口语与书面、语篇与会话修辞现象交织于一体,做多维、立体式的观察、分析、研究,力图勾勒核心修辞学的理论体系与知识系统。
本书稿共收集了500个与“人”有关的汉字,作者常年浸淫于文学的天地,寻索字与字之间的逻辑关联,随着心得渐增,他引入电脑强大的汇编整理能力,有系统地梳理汉字的构件,试图找出解释力更强的说法。于是,作者巧妙地将汉字的部首作为汉字的构件之一,进行梳理整合,将其浓缩在“汉字树状图”中,通过清晰、简要的说明,可以让毫无文字学根基的读者,也能凭借自身的汉字使用经验,得到许多新奇的发现与乐趣。 此外,本书稿在详细介绍500个与“人”有关的汉字的同时,也海量收集了这些与“人”有关的汉字的甲骨文、金文、篆文、繁体中文、简体中文等,读者可根据本书稿的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地逐步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而以部首及其他发散式理解方式,又能让读者迅速了解不同汉字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说,本书是一本以“根-树干-树枝-树”
本书主要介绍了新闻写作概述,消息写作的基本知识,消息写作知识的延伸,消息的分类写作,通讯写作概述,通讯写作的基本知识,通讯写作的延伸,通讯的分类写作,消息的作品赏析,通讯的作品赏析,深度报道的作品赏析,电子媒体的作品赏析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