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句子有无主语,其主语和话题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都是建构汉语语法系统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富于争议的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研究者抛弃印欧语的眼光――句子是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的,而重新审视汉语句子构造的特性。汉语句子属于话题说明结构,且说明部分也具有指称性,二者形成松散的并置结构,关系类型多样,而不有且只有于论元与谓词的饱和关系。由上述认识出发,宋文辉著的《主语和话题》将综述相关研究,并作适当评论。本书的基本结论是:汉语没有语法化的主语,所谓主语和话题无法分清楚,因而所谓主语也是话题,汉语基本语义角色的配列类型不是宾格、作格型,更不是分裂作格型。
一个脆弱的密码如同破败的柴扉,居然使一代女王玛丽合理地被谋杀,这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一段信手涂鸦的跳舞人形,居然是福尔摩斯侦破杀人案的重要依据,里面有着怎样的隐文?一些看似毫无意义的数字,在《达·蒂奇密码》中指引着人们一步步行进在悬念之旅,里面又有着怎样的隐密?在这些诡秘莫测的密玛中,或是隐含着政客那冷酷阴毒的计划、武士那阴森滴血的剑影,或是携带着智者狡黠的微笑、情人绵绵不绝的秋波……《达·蒂奇密码》杨旭刚,张景山等编著。
“大学语文”是各类高等院校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培植直智慧理性、完善其人格素质、充实其心灵世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以往问世的此类教材很多,也各有所长,其中亦不乏使用普遍且影响显著者,在高等院校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应看到,专为文科以外的大学生所使用的同类教材很少。鉴于此,我们编写了这本面全日制高等院校非文科专业学生的通用教材,以知识的完整性、结构的合理性、内容的科学性、体例的所颖性为追求目标。
本书承袭了近几十年中国学术界“语言学转向”的立场,试图将中国学术的语言问题进一步转化为文字问题,将文字从语言中解放出来,认为文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手段,更是看待语言的一种方式。从而系统地提出了一套汉字符号学理论,其主旨是要纠正“五四”以来中国学术的“去汉字化”倾向,努力恢复汉字的自主性,考察汉字如何成为汉语和汉文化的基本条件和建构力量的。
作者从一个文学青年成长为老编辑,中间经历很多坎坷,深知初学写作者的心态和困惑。他们有热情,有决心,有需要,对许多最基本的写作模式和投稿技巧,有更强烈、更清晰、更迫切的了解愿望。但苦于缺乏写作和投稿技巧,投出的文章经常石沉大海,自信心被一点点磨灭。 为了帮助初学的朋友尽快上路,作者在忙碌的编采间隙,以近30年的撰稿经验和近20年的编稿经验,精心撰写出“陈清贫教战系列”。 本系列以《知音》《家庭》《华西都市报》《打工知音》《女友》《知音女孩》等报刊为主要分析对象,尤以本人供职的《知音》和《打工知音》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