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言文字研究史》以一千多年来的藏文文献为研究对象,以历代藏族学者关于语言学及语音学的普遍性解释为线索,以书面规范语言为主要指向的传统文法学理论为主,较为全面地梳理和探讨了藏传语言学的历时研究。作者认为,从语言学科的研究轨迹看,藏传语言学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传统,有适合自己语言实用规则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和理论以本土学者的探索和研究为主线,继承和发展了对古印度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据此,作者完玛冷智、多杰东智、周毛草把藏族语言文字研究史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可以说,《藏语言文字研究史》是有关藏语言文字研究史的综合论著,填补了藏语言文字研究史的学术空白。
《认知语义学》(两卷本),为认知语言学创始人、美国语言学家LeonardTalmy倾尽心血的集大成之作。两卷本奠定了认知语义学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领域,尤其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研究者的之作。 本书《认知语义学(卷I):概念结构》为两卷本前卷,主要研究概念的构建。第二卷《认知语义学(卷II):概念结构中的类型及过程》主要描述概念构建过程中呈现的类型学和结构特征。
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认知科学产生于先验哲学世界观。1975年,莱考夫提出心智的亲身性,开始创立与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一致的认知语言学,由此形成基于实证立场的第二代认知科学。? 本书根据人类的范畴化以及认知模式研究,阐述了新的“经验主义”。第一册“超yue机器的心智”,包括范畴与认知模式、哲学的启示两大部分;第二册“实例研究”论证了采用经验主义方法可以做些什么。基于多学科成果,作者对古希腊以来流行于西方的思维和理性的经典观念,即“客观主义”展开批判,对心智和语言哲学中的关键问题加以述评,展示了认知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范式。? 作为认知科学领域的一座里程碑,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进一步观察心智和语言奥秘的窗口……? ?
关于我们每个人都极其关注语言的一些源远流长的道理,甚至在异常先进的科学中,也往往都忽略了。本书力求简单的术语来讲述这些道理,并力求阐明它们对人类事务的影响。在1914年,我是把这个方面的阐述以当时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威廉.温德的心理体系为基础的。自从那时以来,心理学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总算了解到了三十年前我们的一位大师所感受的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不必引证任何一种心理学的论点能够从事语言的研究了,而且,这样的研究可以保证我们取得成果,并能使这些成果对有关领域方面的工作教师所裨益。在这本书里,我力求避免这样的依赖性,我只用阐明事实的方法,在少数几个论点上,讲述了目前两种主要心理学倾向在解说方面的差异。
Martin Black、Christina Ambros-Rudolph、Libby Edwards、PeterLynch主编的《妇产科皮肤病学(第3版)》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首先,其内容丰富。在书中,女阴炎性、感染和肿瘤都有所介绍,对妊娠期皮肤病及妊娠对其他常见皮肤病的影响也有详细阐述。其次,其概括性表格丰富、清晰,可以帮助读者丰富临床经验,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另一方面,本书详细介绍了国际相关疾病诊治共识的演变。书中的名词、疾病分类等内容都是目前最被认可的国际共识。此外,本书著者在相关领域颇具性,均为国际知名专家。
本书是普通高校对外汉语本科生使用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学生和汉英语言对比爱好者使用、参考。 “汉英语言对比”是一门为对外汉语本科学生开设的拓展课程。全书主要介绍汉英语言对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地分析汉语和英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篇章和语用、修辞和语言文化方面的异同。本教材既注重为学生将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汉英对比的方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翻译研究和汉语本体研究的能力。
蒙学,就是古代中国儿童启蒙教育之学,它通过《千字文》、《三字经》、《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蒙学读物教导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塑造良好的品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直、光明的人生道路。中华传统蒙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条支流,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其重要一点便是,源于由蒙学而产生的民族向心力和人文精神。它的精华被世界誉为中华美德。 蒙学读物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言谈举止、交友待人、出处穷达、当家理财等多方面为人们提供极富启迪意义的人生哲理,许多名言警句脍炙人口,令人拍手称绝。
该书*早作于汉和帝永元二年( 100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反映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并且比较系统的提出了分析文字的理论,是汉字学*基本的经典,对我们博古通今、学习和研究汉字具有巨大的意义。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说解文字原始形体结构及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也是流传最广的中文工具书。汉朝许慎编著,是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原书十四篇,叙目一篇,共十五卷。原文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体来源,全书共分540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 《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特别是《说文》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书中关于秦汉时期全国各地方言的介绍使其成为了解中国古方言一本参考书籍。 说文解字选取了最常用的汉字,对其文化内涵进行了简洁的解析和阐述,每个汉字前都列举了该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还配有插图,形象展示每个汉字的字形与字义的
吴承学编写的《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对中国古代文体学进行了较完整和系统的梳理,是对中国传统文体学的回归性研究,在西方文体学研究的影响之下,坚守中国文化本位立场,根据相关史料和文本系统考察了中国文体学的历史发展和特征,是一部结构合理、论证严谨、征引翔实的学术著作。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共24章,分别从学科论纲、文体学考察、文体功能、人品与文品、地域对文体的影响、文体形态,以及中国古代各时期学者对文体学的研究著作等方面出发,论述了中国传统文体学研究的各项基本问题,宏观地再现了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发展轨迹,凸显了文体学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重用,是一部文体学研究的作品。
《新华汉语词典(大字本修订版)》共收条目60000余条,包括字、词、词组、成语、熟语等,基本反映现代汉语词汇面貌。 除收录现代汉语常用语汇外,还收录常见的方言词,文言词,百科词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新词语,新用法等。 在字形、词形、注音等方面,均严格遵循国家语言文字规范。 体例科学严谨,释义准确简明,例证丰富精当。 配有精美插图800多幅,为准确理解字词意义提供帮助。 提供附录7种,以满足不同读者的实际需求。
义都语是生活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上察隅镇自称为义都的一部分珞巴族人所说的语言。该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但语支地位待定。该语言句法手段以语序为主,语法范畴丰富,表达手段则以附加成分为主,属于典型OV型的分析语。本书以该语言话语材料的语法标注为研究对象,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概况、文本标注和词表。其中的文本标注部分是以察隅县上察隅镇西巴村为语料收集点在转写的基础上展开的,目的是为展开对该语言的深度研究尤其是与其他语言的共时对比和历时比较提供有效的语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