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了汉字部首查字法的产生和发展,指出了201部首规范的成绩和不足,介绍了中文编码字符集七万字部首序的编排方案。 ★对201个部首及主要统属字做了详尽的讲解。 ★可供学生和语文教师学习使用,对部首查字法的研究与规范也有参考价值。
《文化语言学导论》甚有学术价值的好书。本书的出版,无论对文化语言学本身,还是对中国语言学,都是很有意义的。就文化语言学方面说,在这一学科革创初建的过程中,研究者们所提出的理论设想,平心而论,还失之子粗疏浮泛,其中还有不少似是而非、架空谈玄的东西,本书提出的理论比较严谨系统,可以匡补上述缺失。对于中国语言学界来说,《文化语言学导论》的出版可以沟通文化语言学圈内和圈外两部分学者的思想,使圈外的人不仅可以消解掉积存已久的一些疑虑,而且还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启迪。另外,由于本书论述深入浅出,引例新鲜有趣,行文流畅自然,语言学界以外的人也会感到亲切可读。《文化语言学导论》的写成说明文化语言学在理论上正在走向成熟,也说明昭铭在学术道路上正在走向成熟。看到这些,对我来说是至为快慰的,因
香港理工大学的张小衡先生和李笑通先生合作出版的《一二三笔顺检字手册》,正是运用笔画笔形排检法原则,研发出的便于使用者,特别是汉语初学者使用的应用性研究成果。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本书共 8 章,叙述了甲骨文的发现、研究、新史料的提供、殷代工艺文化的推测等,书末附甲骨文书目。甲骨文所反映的殷商社会生活是极其丰富多彩的,通过社会生活的细节组织出殷商的社会制度形态,是甲骨文价值研究的一个方向。本书所梳理的史料和得出的相关推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词语有颜色、形状、气味吗?语言习惯与性格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冰岛不能用克利奥佩特拉(Cleopatra)这个名字?人工智能可以像人一样进行对话吗?语言是主宰事物的力量吗?我们是由我们所说的语言所塑造的吗? 被诊断患有自闭症的丹尼尔 塔米特对数字和语言异常敏感,在对语言的学习中,他奇迹般开始接受自己、打开心扉,探索世界。本书由14篇文章组成,从英国到立陶宛,从墨西哥到冰岛,从法国到非洲,我们将随作者一起乘着词语的翅膀遨游世界,了解当地的逸闻趣事,聆听语言背后的故事,解码不同语言的文化意义。丹尼尔独特的语言学习方法也能给我们每个人带来新的启发,语言的学习不是枯燥的记诵,而是需要你打开五感,真正地去感受、体验、交流。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一书分声训与右文、右文说之略史、诸家学说之批评与右文之一般公式、应用右文以比较字义、应用右文以探寻语根,以及附录等部分。《吊杀祭古语同原考》为语言文字学研究文献,通过分析“巾”、“木”、“示”三字的关系,而得出“吊”、“杀”、“祭”三字古语同原的结论。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 1937 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分上下卷,上卷收录北曲之部,包括仙吕、中吕、南吕、正宫、商调、越调、双调、黄钟、大石、小石;下卷收录南曲之部,包括仙吕、羽调、正宫、大石、中吕、南吕、黄钟、越调、商调、双调、仙吕入双调。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论什么时候读,都不能不叹服作者对阅读用心之深,视野之广。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这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
《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口袋本)以简明实用为目的,对现代汉语中十七种常用标点符号进行逐类讲解,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和分隔号等,尤其注重对其在实际使用中的误用情况和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同时对功能相近的标点符号进行了细致的辨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标点符号的功能和用法,让语言的表达更加清晰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