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话*的特点是口语使用大量的特殊常用词语,有说这些特殊常用词语(含外语借词)占广州话词汇的60%以上,可见广州话说得是否“地道”,掌握广州话的特殊常用词语至关重要。该教材旨在使学生在完成《广州话训练教程》的训练后,加强广州话常用口语词语的训练,使广州话不仅说得流利,而且说得“地道”。 该教材每个词语除了有注音及详细的解释外,还附有例句,便于自学、训练。 书后附录有二: 一、常用外语音译词(流行外来语词):外语借词多是广州话的又一大特点。掌握常用外语借词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感悟岭南文化“生猛”、多元、开放特点的重要一环。 二、朗读训练材料(古诗八首):每首诗有注音及“朗读提示”,意在强化广州话的语音训练,引导学生领会广州话与古汉语的渊源,读出体会,读出韵味。
《中国方言学报》是一部研究中国方言的学术期刊。本书为期,收录的文章大部分是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2003贵阳)宣读的论文。这些论文对潮阳方言的象声词、嘉善方言的连读变调、昆明方言的儿化、赣东北方言词汇接触的表现、贵阳方言的ABB式状态形容词等内容作了详细的论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碰到了很多困难,困难之一是研究的依据都是书面语,而现代汉语书面语却严重不纯,很不规范,夹杂着各种方言成分,古汉语成分,还有各种欧化语法成分。要从如此驳杂的对象中整理出条理来,的确是难上加难,而且即使整理出一些条理来,任何人都可以随手拣起不少“例外”来加以非难。因此,长期以来我总想选择一种比较单纯的对象来分析研究,后选中了北京话。相对而言,北京话是比较单纯的,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北京话的口语形式,尽管不可能像化学元素那么纯,个人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不过和现代汉语的书面语相比,也可以说是相当“纯”了。这就是我着手研究北京话的起因。但是一旦开始研究北京话又接触到一系列新问题,牵涉到一些新的研究方法,慢慢就和初的想法不完全一致了。北京话作为一种地区方言有其特殊地位和
《粤语(广州话)拼音3天通》由范俊军、范兰德主编,是全国方言研究中心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编写的“粤语语言文化学习与传播丛书”之一,为初学者提供最实用好学的入门粤语拼音教程。 《粤语(广州话)拼音3天通》内包含《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发布新拟粤语(广州音)拼音方案》,更有专家教您独门绝活:对照普通话、自己方言学粤拼。新颖的学习方法,最易记、好拼读、便于打字输入。
本书采用上海的话音标是作者创造的,文中运用普通话和上海话互相对应的方式,让我们更容易掌握和学习上海话,吸收了方言中的一些具有鲜明的特征的词汇来不断扩充自身。
本书采用上海的话音标是作者创造的,文中运用普通话和上海话互相对应的方式,让我们更容易掌握和学习上海话,吸收了方言中的一些具有鲜明的特征的词汇来不断扩充自身。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 《粤语一学就会》纯正地道!采用汉语拼音和英语国际音标相结合,发音更准确。%26nbsp;%26nbsp;%2
浦东的语言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具有生活的原汁原味,凝聚着平凡人智慧的结晶。这本书以上世纪80年代前的浦东俗语为采集编撰对象,收集的词汇、谚语、歇后语共2500多个条目,还有70多首民间歌谣,会对读者全面了解浦东的文化、历史提供帮助。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 《粤语一学就会》纯正地道!采用汉语拼音和英语国际音标相结合,发音更准确。%26nbsp;%26nbsp;%2
%26nbsp;%26nbsp;%26nbsp;%26nbsp; 《粤语一学就会》纯正地道!采用汉语拼音和英语国际音标相结合,发音更准确。%26nbsp;%26nbsp;%2
本书运用方言地图,直观地显示处州方言重要语言特征的地理分布,归纳方言区别性特征,对处州方言进行地理分类;运用地理上的共时分布分析处州方言的历时演变过程;运用非语言因素(行政区划、地貌地缘、政治经济、传媒教育、文化心理等)解释处州方言地理分布和历史演变的原因,探索语言变化的过程和机制。
本书分为基础篇、发音篇、文字篇和场景篇四个大的部分。基础篇是让我们了解粤语的一些基本知识、分布、起源和特点等。发音篇是学习粤语字母的发音,这是很简单的部分,只要学会了字母的发音,就迈出了流利说粤语的靠前步。文字篇是学习粤语的文字特征,学会用电脑打“粤字”。场景篇是本书内容很多的部分,一共分为13个大场景,81个小场景。这81个场景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你能想到的场景,本书都有呈现。
本书主要从方言这一语言学视角来切入中国现代新诗,可概述为对方言入诗的诗学考察,重点在于论述方言与现代新诗的复杂关系。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按历时性维度梳理方言入诗现象与史实,主要以新诗语言为纲,以新诗流派、诗潮、个案为骨架,呈现了白话新诗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被遮蔽的历史细节,突出了方言入诗在白话新诗不同时期的特色、作用、意义,以及方言进入新诗的途径、效果等相关内容。20世纪前半叶整个国家都处于国语发展不甚理想与不均衡状态,受此深刻影响的诗人话语特征呈现出方言化色彩,方言与现代新诗的关系由此错综多变。下编则以方言入诗的社会、文化与语言背景,方言入诗与声音的诗学,方言入诗与新诗去方言化之间张力形成及其实质渊源等命题为主。主要观点如方言入诗是中国诗歌传统的潜流;方言入诗与新诗的
汉语知识丛书是商务印书馆推出的雅俗共赏的知识性读物,它由我国语言学家撰写,既有一般的汉语知识介绍,又有语言学方面的科研成果,既体现出学术性,又兼顾到通俗性,是大专院校文科及语言文学工作者的参考书。
《粤语(广州话)拼音3天通》由范俊军、范兰德主编,是全国方言研究中心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编写的“粤语语言文化学习与传播丛书”之一,为初学者提供最实用好学的入门粤语拼音教程。 《粤语(广州话)拼音3天通》内包含《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发布新拟粤语(广州音)拼音方案》,更有专家教您独门绝活:对照普通话、自己方言学粤拼。新颖的学习方法,最易记、好拼读、便于打字输入。
本书是一本颇有趣味的图文书。作家林希挑选百余个津味十足的方言词汇,以他独具魅力的口语化文字娓娓道来,妙趣横生。画家王志恒为其配上插图,更添浓浓趣味。可令人领略天津方言的简洁、亲切而形象化,感受天津人的淳朴、率真与幽默。
许尚威和叶礼萍编著的《广州话普通话》以原“广州话拼音方案”和饶秉才先生主编的“广州音字典”为依据,采用了目前广州人和港澳同胞所惯用的词汇、语气、标音方法以及近来所派生出来的词汇和习惯用语。本书从日常最简单的生活用语开始,逐步引导深入学习。本书收集广州话词汇1000条。领读基本词语、常用句和课文,并编有自学课文和词语解释。在课编有较为详细的语音、调值和拼音方法。在后几课还编有广州话民谣、白话文、流行俗语、部分语法特点和外来语等。本书配有三盒录音带。本书适合大专院校和中专的旅游、外贸、公关文秘、宾馆服务等专业学生使用,亦可供出国探亲、定居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