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为 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是通论汉语衔接的学术专著。书稿通过对汉语语篇的历史回顾,在注意逻辑的严谨性、研究的细密化、重视实证方法运用以及不回避语篇语言学研究中存在争议问题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汉语语言衔接的各方面内容,主要包含汉语语义衔接、句式衔接、语音衔接、语篇衔接四个板块,旨在揭示汉语语言衔接的连贯规律。
作为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与边疆史地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语言中心课题之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参考语法研究系列丛书:现代维吾尔语参考语法》经课题组成员几年的努力现已编写完成。应该承认,当我们刚开始做本课题时,对“参考语法”这一概念本身的理解还不太明确,但经语言中心的指导以及我们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其他语种已经出版发表的各种参考语法书,最终明确了我们的课题性质。那就是,尽可能地把维吾尔语所有的共时特征及语言现象按一定的体系和顺序一个个描写出来,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普通话,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指导和帮助外国人学习和掌握普通话,始终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 近十年来,广东经济发展很快。有些外国人除了学习普通话之外,还希望学习粤语,以便更好地在广东及港澳地区从事经贸等工作。为了适应这部分外国人的需求,部分院校组织人力编写了粤语教材,这是一项有益的工作。 《今日粤语》由穗港两地的学者一起编写,这是一种很好的合作方式。这套教材的编写者对粤语多有研究,又都具有多年对外粤语教学的实践经验。我们希望而且相信,采取这种合作方式,穗港两地的同行互相切磋,有助于提高教材的质量,《今日粤语》面世后定会受到欢迎的。 乘《今日粤语》出版之春风,愿内地跟香港
一、该书内容丰富,比较全面地表现了陕南汉语方言的整体面貌。 二、关于语言接触和语言层次事实分析和理论构建的有益探讨。 三、本书在研究方法上的实践值得借鉴。
衡山方言有个熟语叫“问咑习谱”,本来的意思是“问了编写家谱”。我从小学习衡山方言就是这么问出来的。研究衡山方言的10多年以来,更没有少问。这个衡山方言的“小家谱”尽我有限的能力写成这个样子了,还不知道怎么样。 一种方言是语言世界的一片小天地,然而它又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小世界。我总感觉一辈子也看不够这个小世界。 我研究衡山方言,可以从上大学算起。1980年我考到湘潭大学中文系读本科。当时我只会说、会听家乡话,连听普通话的能力也没有。这促使我下决心学好现代汉语普通话,渐渐地在李永明、王勤、周显铭等教授指导下,又爱上了语言科学。 在写本科毕业论文以前的1983年暑假,我冒着炎热的太阳,骑着自行车一个公社一个公社(现在叫做乡、镇)跑遍了家乡到,实地调查衡山方言。有一次下坡,自行动散架了,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