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nard Talmy教授于197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是认知语言学创始人之一。近40年来,他笔耕不辍,一直在认知语义学领域做着开拓性研究工作。 2007年10月,Leonard Talmy教授应邀作为“第四届中国认知语言学国际论坛”的主讲专家来京作了10场讲座。讲座内容均系其学术研究中的重点专题。本书内容根据讲座录像整理而成,作为《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系列讲座》之一正式出版。
《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中国现代语法》共六章,通过摘引归纳《红楼梦》及《儿女英雄传》书中的语句,分别探讨了分造句法、语法成分、替代法和称数法、特殊形式、欧化的语法等重要理论问题,深刻揭示了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规律,是我国现代语法学研究的一部名著。
本书精选了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20篇有关“词汇-语法”的论文,以面向语言工业为主导,所选的文章,从整体上能反映出“词汇-语法”的历史轨迹,因其经典性、全面性、平衡性和接受性而具有极高的适读性。《词汇-语法五十年(1960-2010词汇-语法英语论文精选)》是一本介绍并不依附于美国所谓“主流”语言学的学派的论文集,适合从事汉语研究、语言教学、词典编纂、翻译软件的研究者阅读。
在过去的二十五年中,汉语句法研究掀起了浪潮,其间产生了一大批论著,几乎分析了汉语普通话中 的每一种结构。 《汉语句法学》是由美国哈佛大学黄正德教授、南加州大学李艳惠教授和威斯康辛大学李亚非教授合 写的一部研究汉语句法的著作。这本汉语句法的入门书不仅选用了现存的或可能的论述,而且运用自己的 分析,对汉语的大多数结构进行解析;这些结构在过去二十五年的理论语言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汉语句法学》涉及各种论题,包括语类、论元结构、被动句,以及照应语等。作者对每一个论题都 进行了详尽的讨论,总结了关键性的研究成果,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新起点。本书不仅对于想更多了,解 汉语语法的一般学习者和研究者,而且对于有志于研究作为人类语言基础的普遍原则的研究生和理论语言 学者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本手册以汉语水平考试词汇等级大纲所列虚词为主要收词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作了适当的补充和删减。手册总条目为536条,包括副词328条,连词106条,介词56条,助词26条,叹词20条。词条除标注词性外,还标明本词条在词汇等级大纲中的类别,以方便学习者。本手册具有如下特点:,对象明确;第二,释义重在告诉学习者虚词的用法,而不过多地使用语法术语;第三,例证丰富,实用,规范,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第四,部分条目的释义中有“注意”和“辨析”;第五,词条的释义,用法的说明,以及“注意”和“辨析”部分有英文翻译;第六,备有多种索引,便于使用者查阅。
胥洪泉编著的这本《清代满族词研究》是部专门研究清代满族词的著作。“论绎编”论述了清代满族男女两大词人纳兰性德和顾太清的词:评论纳兰性德的尚南情结及其词中的兴亡之叹,论析顾太清作词以“宋人为法乳”及其诗词中乌鸦的文化意蕴;论述了清代宗室词人奕绘与全真教的关系,奕绘的古董收藏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论述了清代满族词人创作《竹枝词》的民族特色。“辨正编”对纳兰性德词、顾太清词的注释错误进行了考究辨正。“考订编”对《全清词·顺康卷》中存在问题的作者小传、词牌和重出词进行了考核订正。
.
《 状态词用法词典》是专书的专类语词词典,收录并解释了《元曲选》原文中1300多条状态词的结构、意义、用法、语音变化等。书中的状态词包括拟声词、拟态词、状态动词和状态形容词。本词典所收条目首先按词条的音节排列,分为《元曲选》双音节状态词、《元曲选》三音节状态词和《元曲选》四音节状态词三个部分。每一词条下一般由意义、用法、相关词语、语音构拟、按语五个部分组成。其中,意义和用法是所有词条的内容。本词典有两大特色:一是穷尽性的计量统计。每个词条在《元曲选》中的出现有具体的统计数据;每个词条下的每个义项的使用频率有具体的统计数据;每个词条下的每种用法的使用频率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二是运用“变形重叠”的理论分析了部分状态词构成过程中的语音变化。
在英语语法范畴中,短语是很重要的一级语法单位。大多数语言学家都认为,小句是由短语构成的,而不是直接由词语构成的。对于短语的研究可以从内部结构、句法功能、语篇功能等角度进行。然而,类别和相关术语是描述和研究短语首要和基本的内容。英语中短语类别的划分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对短语类别的不同划分进行梳理,分析这些类别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对于英语中短语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本书不是要讲述英语短语高深的语法,也不是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而是从学习、记忆和运用的目的出发,让学习者能准确记忆每一个短语,能准确运用每一短语,这就是编写本书的初衷。本书精选日常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短语,剔除了那些比较生僻的内容,在程度上减轻了学习者的负担,而且更具有针对性。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现代汉语虚词概说、现代汉语副词、现代汉语介词、现代汉语连词、现代汉语助词、现代汉语语气词、类虚词和准虚词共七章内容。
《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首批54种自2000年9月问世以来,取得很大成功,首印5000套供不应求,10月份便分开重印6000套。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出版发行如此宏大规模的语言学著作,这在我国学术出版发行史上是不多见的。自出版以来,许多单位和个人争相订购,研究生和生把《文库》视为良师益友,教师无论老中青都把《文库》视为知识更新的源泉。实践证明,外研社推出的《文库》受到了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教学界的普遍好评,它将成为推动我国语言学教学与研究和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一个宝库。在成功出版《文库》首批54种的基础上,外研社现在又推出《文库》第二批58种。《文库》第二批具有五大特色:一、由58部英文原著组成,所覆盖的学科从首批的26个增加到现在的33个,新增学科包括语言学史、语言哲学、认知语言学、人类语言学、语言的起源、
本书是介绍21世纪是语义语言学的世纪,汉语语法研究和语言信息处理,都需要既能反映汉语典型个性又植根于语言本质共性的理论。人类语言的本质共性是语义性,语义系统的潜在机制是网络性,语义网络的形成过程是建构性。根据语义统一场理论,语形是语义的标记性,词类是语义的聚合性,句法是语义的缠绕性。语义语法学以义征挖掘和义场建构为基础,以语义范畴提取和语义句模抽象为中枢,以基于义征缠绕的语义网络建构为目标。只要对语言系统描写、语言机制探索和语言能力模拟的目标为变,就务必穿越语义的“沼泽地”,而的路引就是语义法学理论。
本词典为通俗实用的文史典故工具书。书中所收入的2700余个词条主要选自我国古代文学名著和历史典籍,突破了一般同类书多囿于常用成语的局限。详细地讲述了条目的语源或出处、涉及的史实和人物,并提供了典故在语言实际中的用例。例句中大部分为精选的书例,其余为精编的贴切例句,典故用法不止一个的,还相应提供了不同的用法的例句。本词典文字浅显通俗,饶有趣味,可读性强,知识含量大,既是文史典故工具书,也可作为拓扩文史知识的通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