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知识和运用》共七章,包括概说、词类、短语、句子、复句、句子常见的语法错误和标点符号的运用。全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对汉语语法中的基础知识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和说明,同时对重要知识点给予明确的分类依据和形式标准,对易混淆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和辨析。该书用例来源广泛,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展示了汉语语法现象的丰富性,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汉语语法知识,更好地运用汉语语法规则。可供广大师生和语言文字工作者使用。
庄会彬等编著的《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概念》,以他们独到的视角,对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概念做了精辟诠释。从标准理论到最简方案,从原则到参数,从哲学基础到技术手段,重要概念皆有涉及。该书不但强调了学术性,还考虑到了应用性,有助于读者理解转换生成语法的实质,适用于转换生成语法的初学者乃至高阶段提升者。
目前技术依然被置于学校的边缘,大部分只是用于专门课程中,技术和学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协调。但是,技术正主导着第二次教育革命,对传统学校教育构成了挑战。全世界的人们正将教育从学校带入家庭、图书馆、网吧和工作场所,他们能决定自己想学什么、何时学习以及如何学习。 这些发展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改变人们对于教育的看法。这种重新思考要过很多年才能充分渗入我们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的理解。为了成功,领导者必须以深刻的方式抓住这些变化,调动政府资源,对发生的变化所带来的问题施加影响。他们必须围绕这些新的理解建立他们对新教育体系的愿景。这种重新思考是必要的,它适应于教育和社会的许多方面,包括重新思考学习的本质,以及什么是重要的学习内容。更进一步说,职业的本质也在变化,以及人们在学习与工作之间的转换也
本书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对比研究了汉日语关系从句的句法与语义特征。考察对象主要包括学界较少关注到的旁语可及性等级序列、关系从句标记的类型与分布、关系从句结构在主句中的分布特征、生命度等级序列关照下的被修饰名词语义特征、关系从句与主句的逻辑语义关系。本书使用语料库中大量真实的汉日语语料,在量化统计各类关系从句分布的基础上,探究汉日语关系从句在句法、语义层面的共性与差异,并结合小规模的跨语言语料,验证了汉日语的共性是否属于跨语言共性。最后借助语序类型、形态类型、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汉日语的异同做出了阐释。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第三版)》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以及具备汉语基础的外国学生的工具书。《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第三版)》着眼点是实用,力求通过语法现象和语法规则的具体描写,指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汉语。凡是外国人难以理解和掌握的语法现象,《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第三版)》都做了尽可能详尽的描写。
本书部分说明汉语语法的特点和语法分析的问题。着重比较古汉语和现代汉语。 第二部分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考察汉语语法。 现代科学很重视高层次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低层学科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提倡各学科互相渗透,由此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汉语语法研究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第三部分说明了对汉语语法的理性认识问题。人们通常在实践中通过试误掌握语言的结构规律。 第四部分谈方法和应用。这里谈的不是具体的操作,如层次分析,变换分析之类,而是
本书共收集隐语行话黑话一万余条。
通观全书,其特点有五: 一、取材范围较广 就时代说,虽以先秦两汉作品为主,也兼收魏晋到清的语例;就体裁说, 虽以散文为主,也兼顾到韵文。 二、收词数量较多 它包括助动词、代词、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和词缀,九类785条。其中不单音词,也还有双音词和虚词性词组。而大量选收双音词,并为之单独立为条目,也是本书的特点之一。 三、体例比较完备 所列条目一般有四个部分:字(词)头与注音、义项与解说、例句与今译、备考。特别是在单字注音之后又标注古汉语虚字古音声纽和韵部,既便于说明虚词在书写形式上的假借问题,也便于作古汉语虚词的分化与发展的研究。至于备考中所提示的虚词词义问题,对研究古汉语词义发展、虚词和实词的辩证关系,也提供了许多引人入胜的线索。 四、解说比较详明 作者本
本书和《文言虚词》稍有不同,讨论的范围比较广泛,有时也较深入。因为例句有译文,初学者也还可以看得懂,想深入一层研究的也用得着。本书选择了百多个虚词,虚词中的多音词附于主要虚词之下。虚词的用法,不仅限于常见的;比较难解的,或者容易误会的,也顺便讲清楚。一个虚词有几种意义和用法,尽可能作明确的交代。 这本书有些提法和用语和我过去的书有所不同,我将另写一本书来论述它。因为本书只讲虚词 ,不是全面讲语法,更不讲语法理论,不便涉及。
《汉语语法化的诱因与路径》收录江蓝生1984年至2016年有关文章13篇。文章依据古代白话文献和现代汉语方言资料考证若干实词语法化的动因、机制和路径,综合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因素,追溯虚词的来源和演变义理,既反映了汉语语法化与世界其他语言的共性,又突出了汉语的特色,具有原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