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的身体密码》系统地选择了一组与人的身体相关的字作多维视角的演绎,据此分析了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和深层心理,既深化了对文字的理解,也让人领悟到字以载道的神奇力量。 通过汉字中的身体密码来谈论中国人的历史、文化和心理,可以说是角度独特。 《汉字中的身体密码》是深度心理学、汉字语源学和身体人类学三维关系的有机结合。 《汉字中的身体密码》既有深度又耐人寻味,令读者回归文化本源。
《中国现代语法(精)》收人王力先生的专著《中国现代语法》,这是《马氏文通》以后在汉语语法学史上的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中国现代语法》和《中国语法理论》是由一部书发展而来的,原来是1940年度王力先生在西南联合大学所编的一部讲义,那时就叫做《中国现代语法》。后来根据闻一多先生的建议,把它分为两部书:一部专谈理论,即《中国语法理论》;一部专讲规律,即《中国现代语法》,并于1943~1944年由商务印书馆分上、下册出版。1954年中华书局用原纸型增订重印时(后称“中华本”),王力先生写了一篇新版自序,并将西南联大讲义的三篇附录补人。1985年商务印书馆根据中华本重排,并请作者校阅一过,合为一册出版(后称“商务本”)。
本书是一本方法论教材,主要针对大学翻译教学,也可以在继续教育培训中介绍给职业翻译人员;对翻译感兴趣的翻译教师、大学生和其他读者能从本书中得到启发。 本书旨在提出一整套合理的教学法,讲解并演示翻译程序。本书借助相对简单的概念和模式,以渐进方式系统地介绍职业翻译的方法和原则。 本书中的众多实例主要为教师提供参考,他们可根据自己拥有的材料资源选择非文学类文章在翻译课上使用。
《图书馆经典文库:文心》是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先生特为中学生诸君运用他们多年教导中学国文的经验写成的,是一本专讲读和写的书,设定的拟想读者是中学生,也包括教学环节另一端的中学教师,最初登载于《中学生杂志》,1934年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曾多次重印。 《图书馆经典文库:文心》以故事经营,具有戏剧性和情景教学的优点,在囊括“关于国文的全部知识”的同时,也展示了上世纪30年代前期的历史氛围,书中讨论的语文教学上的问题今天重看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高跟鞋及其他有趣的东西――符号学导论》是一本符号学的普及读物,内容引人入胜。作者马塞尔?达内西虚构了一个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男女约会场景,并借此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意蕴丰富、兴味盎然的符号世界。从、高跟鞋到广告、流行文化、电视和网络文化,从日常生活系统到时下热门话题,《高跟鞋及其他有趣的东西――符号学导论》运用符号学理论对诸多有趣的事物进行了抽丝剥茧式的解码,其目的就在于说明我们生活在一个符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世界中,符号的存在源于人类对意义的追寻,符号的意蕴丰富源于生活的趣味无穷。从某种意义上说,符号学的宗旨与其说是探究符号的意义,不如说是探寻生活的乐趣。
《正体字回家——细说简化字失据》是流沙河先生晚年说文解字系列的收官之作,从音、形、意诸方面剖析简化字的无理、荒诞与霸道,对四百五十多个常用简化字失据的解析,准确有力、妙趣横生。如果说《白鱼解字》意在解释汉字造字之妙及蕴含的人文特质;那么,《正体字回家》则直击简化字不成立的命门,阐述恢复正体字的深厚文化理由。此书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本书为裘锡圭、刘钊、陈剑等古文字、出土文献领域的学者围绕“出土文献与古典学重建”所作的理论阐述与研究实践。共收录20篇文章,部分文章有作者根据新材料和新研究成果所加“编按”。“古典学重建”在大量简帛古书出土后,既成为可能,也实属必需。本书所收文章可谓“古典学重建”的典范之作,既有严密精准的理论界定,又提供了古典学重建的研究范式。精义纷呈,引人入胜。目下,关于“古典学”的讨论和研究颇多,此书可供相关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
《语音学:标音、产生、声学和感知》向读者全面介绍了与言语和声音研究有关的内容。两位作者通过悉心专业的引导使读者可以通晓这一领域的主要议题:语音标音:言语声是如何被记录的;言语产生:言语声是如何产生的;声学:言语声及言语声的声学特征;言语感知:言语是如何被听音人感知的。这本教材抢先发售对语音学相关领域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覆盖,涵盖了对声带振动以及人耳工作原理的介绍,为教师提供了一份灵活而引人入胜的教学材料。每一章很后的练习可以让学生们有机会将他们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而与本书配套的网站也提供了一系列声音文件,可以更为生动地解释书中相关的文字内容。
《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手册》包括句型、句法结构、语序和省略、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副词、代词、介词和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认知语言学基础》是专为认知语言学编写的入门课程。本书收录了业内最的专家撰写的12篇文章,每篇文章介绍一个认知语言学概念,如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意象图式(image schema)、心理空间(mental space)、构式语法(constructiogrammar)、元型性等。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与方法》以国家颁布的有关科技论文写作的规定、规范、标准为依据,重点从题名、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9个部分,对科技论文的写作作了全面、简明、有针对性的论述。同时,还对与科技论文写作密切相关的量与单位、图与表、标点符号、数字使用等方面常见的问题和错误,以要点提示、系统归纳、正误解析、模板示范等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本书力图为科研一线的读者和科技图书及期刊的编辑在写作和编辑科技论文的工作中提供帮助。本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科技工作者的案头工具书。
《新选百种修辞格赏析辞典》依据专业工具书及作者40余年语文教学实际,选编至目前为止的所出现的绝大部分修辞格102种,并精选名家为主的语例逐一进行简要赏析。对于相似的修辞格进行了异同的比较,对于语文教学和阅读、写作有十分有益的作用。
上海是个特殊的城市,在数千年中国历史的最近150年间,她从一个三等偏僻县城,一跃而为全国大国际化大都市。上海话是一种特殊的方言,它在这一个半世纪中,从一种比较保守滞后的县城小方言,发展成变化速度快的中国第1大地点方言。
本书共分六章,对中国古代语法学、音韵学、方言学、汉字学、训诂学与辞书编纂、修辞学等现代语言学发展史相关的学科作了详尽的阐述。作者占有丰富的资料,该书内容全面,具有完整的系统性,评价客观公允。读者从中可对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过程及其所包含的学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说文》作为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一经问世,备受推崇。《说文》体例,兼录小篆、古文和籀文。古文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留了大量战国文字资料。但是由于古文形体奇特怪异,后人大多不能正确认识,甚至怀疑其真伪,所以没能引起前人学者的足够重视。近年来大批战国文字资料的不断发现,越发凸显了《说文》古文的重要价值,引起学界前suo未有的重视。随着古文字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为全面研究《说文》古文提供了条件。 该书分为五章:章为《说文》古文概述。第二章梳理了《说文》古文研究史。第三、四、五章是本书的重点部分。逐字对《说文》四百八十个篆体古文进行了全面释证。在充分吸收前人《说文》古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利用新近出土的古文字资料,或补证前人的卓识,或纠正前人的谬误,或对某些古文的形体提出了一些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阅读与写作》收书范围,原则上起于民国建立,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然某些著作之成形,可追溯至民元之前若干年,因其有重要地位,亦酌情收入。
《杨树达文集:高等国文法》广采忠、刘淇、王引之、俞樾等语言学家著书之说,加以新见,详列各类词汇,加以细密的分析。配合大量例句,作者所采辑的例句,始自诸经诸子,迄于《后汉书》、《三国志》,六朝唐人间或甄采,《古文尚书》也有收录,做到了旁证博采。读完此书,中国语法之特点不难自明,阅读古书可以达到无障碍。
本文在文学史、思想史的交叉视角下,探讨中唐古文运动的发生、发展与嬗递情况,主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早期古文运动的发生与演变。第二,中唐儒道内涵的演进。第三,韩愈文化群的形成及其要素特征。第四,刘、柳、元、白与古文运动。第五,古文运动与骈文发展关系。第六,中唐古文家的史学实践与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