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手册丛书 档案整理工作手册》由吴雁平编著
《格斯尔》是中国史诗之首,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格斯尔》的保护工作已经受到外官渡关注。蒙古族《格斯尔》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因人因地而异,产生了许多变异体。 《伊犁河流域新发现的托忒文格斯尔文献学研究(蒙古文版)》由伊犁河流域新发现的《格斯尔王传》、《格斯尔王昂多拉玛汗》等手抄本的拉丁文转写、注释、索引、影印及对其进行文献学的研究及其前言等内容构成。
徐明清,1911年5月22日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县。1925年参加进步青年政治团体乙丑读书社。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长期在敌占区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29年秋转为中共党员,任晓庄党支部委员、妇女干事。1930年起相继担任中国自由大同盟南京分会妇女部长、上海一·二八难民工场教育科长、晨更工学团主任、东北军工委妇女支部书记、中央组织部妇女科副科长、陕甘宁边区妇委书记兼妇联主任等职。参与筹办并参加了边区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参与组织边区各界妇女联合会,筹建了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农业部人事司副司长,中央农村工作部干部处、基层组织处、教育处副处长,国务院农办农场组副组长。文化大革命中被错定为叛徒。1977年,又因受江青问题的牵连,被关押两年半之久。1981年9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对徐明
《沈氏尊生书》主要内容包括: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杂病源流犀烛、伤寒论纲目、幼科释谜、妇科玉尺、要药分剂凡七种,选用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刻本为底本,精心整理校注而成。《脉象统类》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以统二十七脉,条理,清晰,说理透彻。《诸脉主病诗》一卷,仿濒湖脉法,作二十七脉主病诗,以言脉理主病,朗朗上口,便于记诵。《杂病源流犀烛》三十卷,分作六门,共析九十二种病证,从源到流,探其由来,审其变迁,明其证治,变杂乱而为明晰。《伤寒论纲目》十八卷,以仲景《伤寒论》原文为纲,选辑后世医家注解为目,不但于理论阐发精当,于辨证施治更为精详,又有沈氏按语,多补前人所未及。《幼科释谜》六卷,前四卷述儿科诊断大法,二十四门症候,探流析源,精当简要。后二卷收集应用诸方,多效
本书系福清市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的图目,收录范围为福州市图书馆所藏,产生于1912年前的估计和民国时期的线装书。书目据产生的时间分为1912年以前、民国事情两个部分,按照四部分分类法编排。同一个分类的书目,按照索书号排序。本书目内容含序号、索书号、分类、题名卷数、著者、版本、版式、册数、存卷等,按照《古籍著录规则》规范著录。书影选取馆藏中部分有特色的古籍和少量民国线装书,原书扫描,一般采用端叶书影。
《民间文献与明清两湖乡村赋役征收实态研究》在运用传统文献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民间赋役文书的史料价值,聚焦于明清时期湖南、湖北县以下乡村基层赋税征收实态研究,着力探讨赋税征收政策的制定、实施与基层社会运行实态,包括实征册籍、税收工具、征收方法、纳税场景和赋役纷争等。从“人与社会”的角度出发,考察相关赋役制度下“人”的活动和生存策略,将制度史与区域史、经济史与社会史相结合,注重制度实施的“地方化”过程,揭示出文本制度与乡村社会实际运作之间的差异性和内在逻辑性。
曾建勋、赵捷、王立学、李旭林、周杰等编著的《中国高被引分析报告(2012)》以高被引论文为基础,按论文所属学科类别统计,从主题、期刊、作者、机构、图书、会议等多个角度分学科进行高影响力分析,全面地展现各个学科领域的高被引情况。按学科领域反映高被引论文、高影响力期刊、高被引作者、高被引机构、高被引图书、高被引国外期刊和高被引学术会议等,并利用共词分析、同被引分析、合作分析等方法,借助可视化工具进行论文主题关联分析、作者合著和作者同被引关系分析、期刊同被引关系分析以及机构科研合作关系分析,力求直观地展现领域内各种学术主体的被引、合作和主题关联情况。
《天津市南开区图书馆藏古籍图录》以南开区图书馆收藏的古籍为范围,这样既充分揭示、宣传了南开区固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同时又填补了南开区图书馆古籍文献研究的一项空白。同时,这个成果的取得,也走在了区县图书馆的前列。《天津市南开区图书馆藏古籍图录》为读者了解馆薄古籍的收藏情况,开拓了一条获知通道。从这个意义上讲,《天津市南开区图书馆藏古籍图录》的出版在为读者提供文献服务方面,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天津市南开区图书馆藏古籍图录》在编辑的过程中,依靠的是团队精神、团队智慧和团队能力。因此编辑《天津市南开区图书馆藏古籍图录》,其在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核心力量,营造学术研究氛围、从研究项目中锻炼专业人才队伍等方面,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