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哈耶克写于 20 世纪 50 至 70 年代的论文和他在各地的演说,共计 40 篇,其中包括名篇《作为一个发现过程的竞争》、《知识的僭妄》、《曼德维尔大夫》、《建构主义的错误》等。这些文章写于哈耶克思想最活跃的一段时期,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从专业经济学家变为一个贯通多学科思想家的发展脉络。与他那些大部头的专著相比,其中不少文章更为通俗易懂,不失为一个了解哈耶克思想的方便途径。
本书收录了哈耶克写于 20 世纪 50 至 70 年代的论文和他在各地的演说,共计 40 篇,其中包括名篇《作为一个发现过程的竞争》、《知识的僭妄》、《曼德维尔大夫》、《建构主义的错误》等。这些文章写于哈耶克思想最活跃的一段时期,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从专业经济学家变为一个贯通多学科思想家的发展脉络。与他那些大部头的专著相比,其中不少文章更为通俗易懂,不失为一个了解哈耶克思想的方便途径。
该书以日志的形式,记录了作者本人作为一个企业家、一个文化学者,在面对生命中种种挑战时内心反省和磨炼的历程,其中包含了众多的实际案例和真实的内心体验,力图呈现作者从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自我反省中,所获得的内在力量。
《城市世界与历史》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与社会,艺术中的都市文化,光启评论。
《与岁月同行》收入吴国荣先生近两年所写散文近四十篇。沿袭作者以往散文集的风格,这些散文文字平易,情感深沉,所涉主题仍然是绵绵不尽的乡愁故事、读书感怀、朝华夕拾、浮生感悟。作者丰富多彩的早年生活,给了作者极大的写作空间。通达睿智的人生感受,令这些散文亲切可读,又启人智慧。
这是一部乡土文学作品。主人公是韶山冲里的普通百姓:种田人,老木匠、教书先生、乡村郎中、花鼓戏艺人,还有猪牛经纪人和看风水的堪舆家……由于他们与毛泽东或有亲情,或是童年伙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成了紫禁城里的常客。菊香书屋浓郁的文牍味儿,与韶山冲里的泥土芳香,经过主人和客人的奇妙糅合,成为一曲风光旖旎的田园乐章。作品语言清新质朴,内容丰盈饱满,如浓醇佳酿,回味无尽。
徽州地处皖南低山丘陵地区,是传统中国研究中典型意义的区域社会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徽州文书的数度大规模发现,聚焦了历史学界的目光,由此形成的“徽学”,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别具一格。 本书为“徽学”研究成果汇编,汇集了复旦大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高校中青年学者之学术成果,反映了书斋与田野之间的教学相长。书中所收录的代表性论文,分别关注区域经济史、人文地理、社会文化和民众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论题广泛,既有关于传统核心议题具体而微的重新思考,又有对此前较少涉及的新领域所做的深入探索。这些文章,透过微观史学的个案考察与宏观视角的综合性分析,对于中国社会史研究和认识传统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走向跨文化研究的艺术美学》是多篇论文汇集之作,围绕艺术美学,以跨文化的研究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作者李庆本将此提高到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原则指导下,对中外艺术美学研究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是中国美学三十多年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由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办,学术性和思想性并重,倡导从哲学、社会学、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美学和文艺批评等专业的角度展开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旨在加强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本书(总第26辑)分社会批判理论、现代性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几个部分,收录了《解放的悖论》《责任、民主与全球正义》《作为内在批判的法兰克福学派学派批判理论》《雷蒙 阿隆与布尔迪厄意识形态之争》《重述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的关系》《论马克思异化理论对黑格尔劳动伦理观的颠倒》等多篇高水平的专业研究论文,对相关问题做了深入而切实的探讨,捍卫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各个相关领域的主要理论思想。
“在少女时期,有位老妇人对我们说过,年轻人面临的蕞大困难,就是觉得自己渺小无力,无足轻重,觉得人们都生活在一个被强大机器控制的世界。谁都不应该觉得自己渺小无力。她说,记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每一个人的力量和勇气。” 84岁的莱辛,不见老迈,只见睿智犀利,点评简 奥斯丁、托尔斯泰、伍尔芙,发掘被埋没的佳作。除了文学评论,本书亦收录她谈论世事,展现洞见的文章。在这位一生斗志昂扬的女作家眼中,时代变迁,时光吞噬,很多事物已无踪影,唯在文学中仍留有遗迹。不妨随莱辛一起,通过文字来重新理解这个世界。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上,矗立着许多值得后人景仰的文学大师的伟岸身影,现当代杰出诗人,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臧克家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风骚 书写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3周年纪念文集》是为纪念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三周年而编辑整理的一本文集,主要收录了大师名家对国学内涵外延的讨论文章,各新闻媒体对“国学热”现象以及人大国学院成立发展的相关报道。同时,还搜集了许多热心国学的普通民众的文章信件。所有这些,都见证了人大国学院三年来的发展历程,记录了人大国学院进步成长的点点滴滴。
《非对称冲突理论研究》写作之目的在于,从理论上讲,“战争与和平”问题一直就是国际关系领域中的永恒主题,作为当代战争和冲突的一种类型,非对称冲突的研究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战争,共建和平。从现实的角度讲,近几年,在我国周边,恐怖主义和地区分离主义对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构成了威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及领土领海争端对国家主权提出了挑战。面对这些威胁与挑战,中国学界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这种理论,才能为我国外交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然而,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始,仍处在介绍西方理论研究成果的阶段。中国是个有着丰富战略思想的国家,无论是古代的《孙子兵法》,还是现代的毛泽东军事思想,都不缺乏非对称冲突的理论因子。西方的任何理论要想为中国所用,必须用符合中国人的思想进行改造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