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夏莲居一生编辑整理的各种古籍作品,还有著述的各种诗文作品。其中有包括关于古琴、书画等古代艺术与文物研究的专著,有关于山东省在辛亥革命过程中的各种纪念诗文等,以及研究先秦诸子、宋明理学、禅学历史等方面的诗文。作者歌颂新中国与社会主义许多诗文作品,在生前曾受到陈毅、郭沫若等领导的嘉评。
本书编入宗白华先生从1931年至1986年所发表和未发表的译著,共15篇。其中,的康德的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上卷,是根据作者六十年代给主编者的校勘过的译本收入的。《马赫(感觉的分析)》选译,是根据手稿整理而成。这些译作,反映了宗先生译文的特殊风格。卷后还收录了主编 所撰写的《哲人永恒,散步常新忆宗师白华的教诲》、《宗白华生平著述年谱全编》。
《论三位一体》是奥古斯丁的一部重要著作。奥古斯丁很重要的三部著作是《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在这三部著作中,《论三位一体》侧重于从上帝三位一体本身的角度,来考察神与人的关系。它被认为是理论水平很深的一部著作,也被认可为代表了奥古斯丁神哲学的很好,也可以说是整个教父哲学的理论很好。按照我们的学科分类,《论三位一体》既可以说是神学的,也可以说是哲学的、心理学的。在前面七章里,奥古斯丁主要讨论了神学的问题,在后面的章节里,奥古斯丁主要讨论了哲学的问题。它里面的许多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陈香梅全集: 一、陈香梅女士的创作始于半个世纪以前,其间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波折,积淀了深厚的社会政治与时代因素。为存真求实,便利研究,在征得作者同意的前提下,除对若干文字作了技术上的处理外,力求保留原作风貌。书中的观点反映了作者的认识,并不代表出版社的见解。 二、根据陈香梅女士创作的特点及其作品风格,全集分为九卷:卷一卷二为时论集(分中国卷和美国卷),卷三为随笔,卷四卷五为回忆录,卷六卷七为小说、诗歌,卷八为译著,卷九为杂著(包括杂文、序文及《中英文对照字典》等)。 三、陈香梅女士的作品发表于各处,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搜求工作难以完备;更兼陈女士笔耕不辍,不断有新作问世,致使此次全集的出版不能完璧。我社将陆续推出《陈香梅全集》的后续各卷,以飨读者。
随着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快速融入,正在重塑服务模式,改变医院未来。编写《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研究报告》,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意义重大,大力推进医学人工智能和健康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和目标。本报告旨在从人工智能政策环境分析、临床应用、科研投入与学科发展、产业、社会认知和伦理等方面全面分析中国医学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与趋势,持续发布年度报告,填补我国医学人工智能政策研究、应用现状分析和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空白,探讨人工智能影响健康产业发展的未来前景。
这是中国当前最有写作才华的作者队伍,每一个人都那样特立独行、不拘常规、又敏锐多情。 翻开《橡皮:中国先锋文学》,您将由他们带领,走进中国先锋文学大本营,领略目前中国文学最前沿的动态,关于当下中国先锋文学,无论是题材、文本结构,还是语言才华和思想张力,您都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获得一次丰富的精神滋养。
.
《当代金融文学精选》堪称鸿篇巨制。本套丛书以讴歌金融人的精神为己任,根据文学自身的规律和金融文学的特征,秉承“金融人写金融事”为主要特征的文学理念,确定基本框架,精心策划,精心遴选,精心编排。为了确保作品的质量,中国金融作家协会成立了以中国金融文联领导、专家和杂志编辑为编委的作品编辑委员会。按专业特长分工,从金融机构和作家申报的作品中,经过长达数月的辛勤工作,最终组稿成12卷本的中国当代金融文学精选丛书一套:长篇小说4卷、中篇小说1卷、短篇小说2卷、散文1卷、诗歌1卷、报告文学1卷、影视戏剧文学1卷、文学理论与评论1卷。选取了长篇小说23篇,中篇小说15篇,短篇小说45篇,散文45篇,诗歌近400首,报告文学31篇,影视戏剧文学10篇,文学理论与评论37篇。硕果累累,气势恢宏。 这些入选作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印章是成熟较早的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精华的物质载体之一。从先秦迄今的3000年中,印章和篆刻艺术发展经历了哪两座高峰?明清以来的篆刻艺术大放异彩,出现了哪些篆刻大家,他们为印篆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从事篆刻艺术有哪些需要磨练的技艺和修养?前辈印人有哪些治印经验和关于印章的掌故?名篆刻家、书画家韩天衡先生新作《印篆里的中国》分印篆源流、行知合一、印人印事三个板块,呈现韩先生在中国印篆研究上取得的非凡成就。随文配有400余方古代珍贵印人印作、豆庐藏印及豆庐所治印等,以及印谱书影、印材等图片共600余幅,书后附录更有历代印章实物、豆庐印选等集中呈现,全面展示中国篆刻艺术之美。
《李益成作品集》收入182件书、画、印作品,创作时问跨度较长,是李益成从艺历程的真实再现。 李益成自中学起涉足书画艺术,书法初学唐楷,行书尤喜米芾、王铎诸家。亦以前人为师,参阅近人笔法,博采众长。上世纪80年代初,从师任书博先生研习金石书画,务求广涉旁通,使书、画、印相得益彰。绘画追求“墨分五色”,于雅拙的生趣盎然,草率的超然脱俗,还原花鸟画的别样气息。篆刻主要以冲刀为主,兼带遒劲酣畅的披削切琢法,因而呈现给观者面前的感觉是爽捷猛利,醇厚峻健,线条见刀见笔,虚实相生,追求的是浓郁而淳正的金石气韵和刀笔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