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文学60家”书系入选作家,均以“精选集”的方式收入其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之外,我们还约请有关专家撰写了研究性序言,编制了作家的创作要目,其意都在于为读者了解作家作品及其创作上的特点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提供必要的导读和更多的资讯。 “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纪华文创作的精华,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书目。她凝聚了数十位专家的心血,寄括着数以万计的热爱中国现当代文学读者的殷切希望。我们期望她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和历罗的淘洗,像那些支持这项事业的朋友们所祝愿的那样:“世纪文学60家”将作为各大图书馆的馆藏经典,高等学校文科考生和文学爱好者的书目为世人所瞩目。 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收获。
旅居纽约的华裔作家陈九最近又有新书推出,由中国三联书店出版社出版的随笔集《纽约第三只眼》(插图版)现正在热销中。该书由作家董鼎山作序,汇集了陈九的随笔短章八十余篇,很多来自作者在《侨报周末》上的专栏文章。在这本书里,作者通过深情幽默的笔触,向广大华文读者介绍纽约的文化风貌,市井生活,以及华人现状。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他是以第三者的独特立场,向原乡展示异乡的社会生活,并借助这种坚实的展示,审视原乡文化的长短曲直。
“世纪文学经典”精装书系,华文20世纪名家荟萃,读者和专家共同评选,名作汇聚,学者作序,宜读宜品宜藏。 张晓风以散文闻名,但是她的笔触颇为广泛,散文、新诗、小说、戏剧、杂文均有涉猎,且均独有特色。本书选入了张晓风各个时期的散文代表作品及小说戏剧作品数篇,包括散文《种种可爱》《关于拥抱》《一个女人的爱情观》,戏剧《和氏璧》等篇。 有文章评论说:“张晓风的文章应该是冰清伶俐、空灵而温暖的,有浓的化不开的情,有厚的举不动的爱,有远的看不尽的生,也有近的摸不着的死。这是一个女子的世界。精细、秀气、典雅间杂着一股淡淡的对生命短暂的遗憾和看透尘世又不失去信心与热情的执着。”
这里是一幅活色生香的大学生活画卷,在这里,大师们也有其作为普通青年人的欢乐与苦恼,屌丝的落寞,文青的感奋,这里满眼都是大师的真性情。翻开本书,胡适跟我们分享他选择科系的故事,冯友兰讲述老北大老师们的趣闻轶事,季羡林讲述两门功课对其终生产生的影响,梁实秋抒发对清华的感激之情,汪曾祺则描绘了非常时期的大学生活——泡茶馆、跑警报……他们娓娓道来,使得我们不得不心向往之。然而大师毕竟不同于普通人,他们在学术和文化上出类拔萃的造诣,与他们在大学所受的熏陶有着莫大的关系。这是一点正是我们青少年所须注意的。 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说:“青年的思想愈被榜样的力量所激动,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 而大师,正是青年人的榜样,跟着大师读大学,开拓非同一般的人生方向。 给我们讲中国哲学史的那个教授,从
随着解放区的创立和发展,解放区文艺运动也蓬勃高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制定了革命文艺运动的路线和政策,深刻回答了“五四”以来革命文学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的结果,使解放区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崭新的气象。与此同时,“国统区”的文学,虽然环境和条件均和解放区不同,但进步文艺界在鞭挞黑暗呼唤光明方面同样高潮迭起,奔涌着走向新中国,走向人民文艺的伟大会师。 每一个选家的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见仁见智,可以阐释、讨论、争论,甚至势不两立。其实,或许正因为选家迭出、见解纷纭,才给读者一个判断、选择、最终形成自己独立见解的机会。因此我以为,绝不可自诩本丛书如何高超于别人之上。
安妮宝贝的本图文书,清决宛转,动人心腑,深受广大读者挚爱。三万字新小说《水仙与彗星》首度发表,新增三十余幅照片再现时光与爱!安妮宝贝是一个冷静、清醒得少见的清瘦女子,人淡如菊,波澜不惊。文字冰冷而高蹈。和这个看似俗艳的名字并不搭边。她说她的文字是写给那些相似的灵魂的。她的小说不适宜有太多幻想的年轻女孩阅读。她很懂得如何叙述故事。语气简洁平淡,文字非常精炼。看似灰暗的叙述,却总能牵动你心底最细的一丝弦。语言的简洁和结构的迂回,会让心在丝缕的揉搓中痛楚。 尤其这本新书记录了作者从上海、北京、香港、越南、柬埔寨,一路行走,在旅途中拍摄的照片及写下的字,其间穿插了很多有关亲情的回忆,这个看似冷漠的人,因为曾经被伤害,才更懂得深爱。尤其是看似平淡的叙述下和父亲之间的那种深埋于心底却
张资平(1893~1959)原名张星仪,又名张声。广东梅县人。1893年4月9日生。早年进私塾。14岁进广益中西学堂就读。1910年春进山东师范求学,9月,考入两广高等警官学堂。1912年,官费留学日本。进同文书院,1914年9月,进东京高等学校预科,又进九州第五高等学校。1919年9月,进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地质系。与同学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相识。1921年6月,与郭沫若等发起成立创造社,与郭沫若结伴回国。与泰东书局商定出版《创造季刊》和《创造社丛书》,其中有他的《冲积期化石》,是中国新文学史上部长篇小说。他去广东蕉岭铅矿任中方经理,同时从事文艺创作。1924年任武昌师范大学矿物学教授,1926年任武昌第四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1927年北伐军政治部主任邓演达聘他为国际编译局少校翻译。 本书所收作品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各异。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及艺
《逞能:随笔集》主要内容包括:、四年画一笔、相约在午后、相亲记之一、枫桥夜泊、打包、三个胆小鬼等等。
一名逃离都市的瑞典学者,“半路出家”成为牧羊人,记录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心境转变。1021个牧羊的日子,133篇充满感动、哲思与诙谐的日记。牧羊需要全心投入,无法当作兼差来看待。日子一天天过去,艾克瑟?林登开始觉得不是他在养羊,而是羊儿们在守护着他…… 通过与羊儿的相处以及自己在日常中的观察,艾克瑟?林登在现代城市生活的喧嚣之外找到了内心的和平,同时对世界上的小奇迹进行了敏锐而有趣的沉思,引导读者观察生活、感知自然界自发的一切,同时也教会我们认识关于我们自己和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象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将它们串成珠联,但它们在这里总已不再是散珠而更便于阅读、欣赏了吧。 所选篇章侧重于抒情、叙事性散文;题材大至社会、人生,小至离情、花草;风格既有雄浑、酣畅,亦有委婉、含蓄;广采博取、兼容并包,《百花散文书系》不说是 聚珍 本,但所收作品总还不乏光彩可供借鉴吧。百花散文书系包括《古代散文丛书》、《现代散文丛书》和《当代散文丛书》,都按不同作者选集分册出版。
《读者签约作家最精华:(亲情无限)父亲的布鞋母亲的胃》主要内容包括:澜涛、包利民、马国福、马德、凉月满天、周海亮、感动、蔡成、张小失、蝶舞沧海、矫友田、胥加山、鲁先圣、韩浩月、丁立梅、余毛毛、查一路、易水寒、朱成玉等,均为的美文作家,是《读者》、《青年文摘》、《格言》、《意林》等杂志的签约作家,在读者中享有巨大声誉。 本丛书精选了这十九位作家历年创作的、具代表性、曾被广泛转载的经典作品。一书在手,精华尽览。
一名逃离都市的瑞典学者,“半路出家”成为牧羊人,记录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心境转变。1021个牧羊的日子,133篇充满感动、哲思与诙谐的日记。牧羊需要全心投入,无法当作兼差来看待。日子一天天过去,艾克瑟?林登开始觉得不是他在养羊,而是羊儿们在守护着他…… 通过与羊儿的相处以及自己在日常中的观察,艾克瑟?林登在现代城市生活的喧嚣之外找到了内心的和平,同时对世界上的小奇迹进行了敏锐而有趣的沉思,引导读者观察生活、感知自然界自发的一切,同时也教会我们认识关于我们自己和我们在宇宙中的地位。
《三味丛书:狗一年猪一季》收的是1994年的几乎全年的短文,选落的不多;加上1995年头三个月的几篇。内容也真够庞杂,书名很不好定。去年的干支是甲戌,今年是乙亥,因此命名为《狗一年猪一季》,表明这些文字的写作时间,毫无别的意思。
从出生开始,每个人都进入到了一个巨大的共同体中,这就是我们周围的世界。在这里,我们有着属于自己的尊严,不可剥夺,也不容侵犯;在这里,我们有着属于自己的道德良知,不可,也不容破坏;在这里,人人向往和平与公正,人人愿有和谐与温情。《面对明天让我们从容些(世界编)》分“战争与和平”、“另一种话”、“和自然一起呼吸”、“宽容与理解”、“苦难记忆”五个部分,战争和苦难,曾经让我们锥心泣血,我们在记取那一刻的同时,更应该知道和平的重要,相信我们会拥有一个美好和谐的明天。读过这些文字,可能每个人都会懂得:构建一个新的道德结构,实现我们的良好意愿,在灾难和困境面前,是如此之重要。《面对明天让我们从容些(世界编)》由陈莎莎编著。
柏拉图曾说过:“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青和稚嫩阶段的事物……”柏拉图的话无疑道出了启蒙对于人生的重要奠基意义。 这套《小公民文学读本》,便是本着这样的理念选编而成——经由文学的形式,向孩子解读爱的内涵,使其具有感受美的敏锐,从善的能力。本书为其中一册《真理面前半步也不后退(个人编)》,由陈莎莎编著。
自由与梦想、勇气与正义、光荣与向往、真诚和善良……在一个不断成长的少年的精神追求与德行构建中,缺一不可。穿越梦想,追求真知,拥有执著的信念和清白的良心,如此,才会蜕变成一个的成年人,承担起社会赋予你的责任。 “在自由和梦想中飞翔”、“勇气与正义”、“光荣的一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人类良心的一刹那”……看似琐碎的篇章,将每个人成长所需的美好情感与人类美德串联起来,这些东西,或许比整个世界还重。静下心去阅读,沉下心来思考,在每一段文字中,你都能寻找到一份指引你不断向上的力量。
《玉君》收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杨振声其中短篇小说《渔家》、《玉君》等19部,散文14篇,文论18篇其中小说《渔家》、《一个真的家》、《贞女》、《磨面的老王》等,直接反映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其突出特色是描写民间疾苦,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愤怒地控诉了黑暗社会的罪恶,小说《玉君》写一名少女周玉君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反对封建婚姻的主题杨振声的作品,题材,主题鲜明,可读性强。
古有《聊斋志异》,今有《陈州笔记》。 总计360余篇的《陈州笔记》浩浩百万言,写出陈州千年:千年欢乐,千年痛苦,千年孤独,千年沧桑,汇成了千年轮回状。《陈州笔记》一篇一个人生,诸篇构成一个社会,古今荒唐事,尽在书卷中。或琴棋书画,或玩壶赏玉,或医相扎刺,或偷混赌赖,或吹唱猎斗,或拳掌炮鞭,或衣鞋扇球,或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或风情民俗或社会百态或人间是非或阳间伦理……演绎着一幕幕的悲剧和喜剧,活脱一幅人世《清明上河图》。
《苍凉青春》描写几人北京知识青年在陕北黄土高原的生存状态。这些人在此度过了青春岁月,并正度着壮年岁月,而且将度过老岁月。知识青年告别文明的城市,到落后的乡村落户,他们人生经历引起几代人深思和感叹。
他的作品都译成数十种文字全球;他的精髓是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问题;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和偏执挑战;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与真理,使它们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他的作品影响了当时整整一代人。 在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的笔下,历史上死气沉沉的人物都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眼前,无论大人小孩,读他的书,都觉得回味无味无穷。 《房龙讲历史》是“房龙作品精选典藏”系列之一。 《房龙讲历史》包括人从哪里来?埃及和两河流域、古希腊人、罗马、基督教、、十字军与中世纪城市等内容。
《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茅盾卷》是《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之分册。本书由知名学者作家评点,北大教授权威推荐。 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他十岁丧父。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就在这时候。接着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毛泽东。国共合作破
中国作家与美国作家、诗人、汉学家首次聚首斯坦福,交流文学创作,探讨文学真谛,促进友好合作,在斯坦福校园掀起了一股中国文学热。美方合办者异常激动,称赞“真是没想到”、“出乎意料的好”。的确,这次论坛使斯坦福大学认识了中国当代作家和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