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太实在,就读《江湖丛谈》!曲艺大师马连登曾因义子李金斗“做人太实在”而赠他此书。此书曾一度被北京gong安用作侦破各类偷盗和诈骗案件的宝典。这是一本醒世奇书,堪称反诈app的“祖师爷”。它向我们揭晓了一个真实的江湖世界,揭秘了江湖中种种套路和骗术,其中有的让人不可思议;有的我们闻所未闻;有的骗人钱财;有的凶险万分……使人读来不禁拍案叫 ,同时又脊背发凉。江湖已改,套路未改;世道已变,人心不变。如今社会上的许多骗术都是在过去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我们都可以从书中找到原型。此外,书中还揭露了诸多鲜为人知的行当内幕,以及奥妙无穷的人情世故,使人读来增长人生经验,避免吃亏上当!\"
敦煌三书 是一套关于敦煌石窟、壁画艺术、彩塑艺术的通识性读本,是我国敦煌学的开创者常书鸿先生的匠心之作,由《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壁画漫谈》《敦煌彩塑纵论》组成。常书鸿先生作为zui早一批投身敦煌石窟保护的艺术家和潜心钻研敦煌学多年的学者,兼具画家的审美眼光和学者的细致研究,成此一套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敦煌艺术入门指南,将敦煌跨越千年之美尽数呈现在读者眼前。这套书以生动鲜活的文字和珍贵绝美的影像带领读者走进敦煌尘封已久的历史,感受莫高窟这颗 塞外明珠 的盛世流光与至暗时刻;臻选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壁画珍品,将图像主题技法源流和画里画外的动人故事娓娓道来;细数各类 神采具足 的彩塑,全面揭示其时代特征和艺术奥妙。 《敦煌莫高窟艺术》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对敦煌艺术的各个侧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几何原本》是欧氏几何的奠基之作。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系统地总结了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及智者派等前代学者在实践和思考中获得的几何知识,建立了定义和公理并研究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从而确立了一套从公理、定义出发,论证命题得到定理的几何学论证方法,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一几何学。《几何原本》确立了一种借助数学理解世界的思想体系,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近代科学、现代世界的格局等,无不是在这种思想体系的框架中产生的。
当我们超越我们自己这一代人的墓地而思考时,激动我们的问题并不是未来的人类将如何丰衣足食,而是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正是这个问题才是政治经济学全部工作的基石。我们所渴求的并不是培养丰衣足食之人,而是要培养我们认为构成了我们人性之伟大与高贵的那些素质。 本书收录了韦伯在政治思想领域的重点著作,包括《民族国家与国民经济政策》《论俄国的立宪民主形式》《两种法则之间》《德国的选举权与民主》《新政治秩序下的德国议会与政府》《社会主义》《帝国的总统》《以政治为天职》等共八篇,这些篇目整体反映了韦伯政治学的重要概念、理论、方法和体系。 本书亦收录了阎克文撰写的中文版序《韦伯眼中的政治》和英文版编者序。
在阅读那些经典之前,任何人都需要有所准备。训练有素地阅读那些伟大著作,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在信息泛滥的当下,你是否已经失去了为愉悦而阅读的艺术?有没有一些书你知道自己应该读,却茫然无措,总是读不下去?《如何阅读西方经典》让那些担心自己阅读太慢或怀疑自己理解力的读者相信,如果你能浏览网页,就没有理由不能阅读和欣赏莎士比亚。但与此同时,在没有指南和计划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能在那些经典文本中迷失。面对伟大的书籍,我们都需要有所准备,那就是拥有一套清晰、简明且实用的阅读方法。 本书作者苏珊 怀斯 鲍尔是美国通识教育的传奇人物,她广泛涉猎文学、历史、艺术和科学。本书是苏珊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所著。她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古典阅读的 三段论 ,并借助这一清晰实用的学习工具,带领我们去阅读
英国学者拉撒姆(Albert George Latham,1864 1940)翻译的歌德(1749 1832)《浮士德》英文版,首次出版于1908年,影印版本为 人人丛书 (Everyman s Library)1935年版。
有不同的道,从前有不同的道,现在有不同的道,将来还有不同的道。重要的问题不是找到wei一的道,而是这些不同的道之间怎样呼应,怎样交流,怎样斗争。你要是坚持说,哲学要的就是wei一的真理体系,那我不得不说,哲学已经死了。哲学,尤其今天的哲学,不是宣教式的,不是上智向下愚宣教。我们之所求,首先不是让别人明白,而是求自己明白。我个人想要的是,认真思考,认真表述这些思考,召唤爱思考的人来一道思考。
蒙田(1533 1592)《随笔全集》三卷共107篇,第一卷57篇和第二卷37篇于1580年出版,第三卷13篇于1587年出版,在其去世前又不断修订。本次影印的是英国作家科顿(Charles Cotton,1630 1687)的英译本,版本为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 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 (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第25册,1952年版。
我们应当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 不能作无本之学,无根之木易到,无源之水易涸。 吾人论学求真非求胜也。 陈垣 《陈垣全集》二十三册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被列入国家 十一五 重点出版规划项目资助出版,共一千余万字,是陈垣先生全面、系统的著作汇编。 陈垣(1880.11.12-1971.6.21),汉族,广东新会(现广东省江门市境内)人。字援庵,又字圆庵,出身药商家庭。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 陈垣先后创建广州光华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孤儿工读园、北京平民中学。曾任国立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的教授﹑导师。[1]1926-1952年,任辅仁大学校长。1952-1971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949年以前,他还担任过京师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历任一
《王云五文集》本卷辑入《两汉三国政治思想》、《明代政治思想》和《清代政治思想》等三种,分别属于王云五编《中国政治思想史》系列之第二、五、六册;编辑底据为各册初版本。这一选辑原则,在于相应历史时期之社会变革对于中国史尤其当代史的典型意义,同时由于作者的相关传述或评价具有鲜明的个性见解。其未辑入之、三、四、七册依次为《先秦政治思想》、《晋唐政治思想》、《宋元政治思想》、《民国政治思想》。
《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探讨了几乎所有有关学习的基本课题,作者采取了一种广阔的视角,构建了“两个过程”和“三个维度”的基本学习理论框架,阐述了学习分类理论与整体性的学习理解,并对诸多学习过程和脑功能的当代研究、自我认知、动机和能力发展、教学、智力和学习风格、与性别和生命年龄相关的学习、学校学习、网络学习、工作场所的学习以及教育政策等课题提出了富于启发性的见解。《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既是一本实用的教科书,也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和颇具思想深度的学术著作。它对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脑科学等领域有关学习理论及其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不仅介绍了传统的学习理论,同时也涵括了国际上有关学习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晚年美学思想成熟之后的重要作品。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中的美和美感、审美范畴、形象思维、文学创作及人性论等一系列问题,对冲破文艺创作与美学的一系列禁区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学习美学与文艺创作的重要参考书籍。他选择以书信的方式来谈论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美的本质、主体与客体、人性与人道、美和美感、美与思想、美与生活、文艺创作与欣赏的基本规律等等,不仅分析问题的由来与演变,而且结合当代发生过的严重歪曲,辨明指正,使读者得以寻到正确的门径和有益的启发。该书出版以来,深受各界读者欢迎。
有不同的道,从前有不同的道,现在有不同的道,将来还有不同的道。重要的问题不是找到专享的道,而是这些不同的道之间怎样呼应,怎样交流,怎样斗争。你要是坚持说,哲学要的就是专享的真理体系,那我不得不说,哲学
《不屈的天使》是如此使我感动。当我这样接近这个平常而又异乎寻常的女孩时,我由衷地赞叹,这灵魂带来的震撼。一如在群山万壑问缓步攀行,会为那些奇崛的山峰和迂回的江河发出的赞叹。苦难、疾病,诚然是不幸的。对于任何人而言,这都将是个措手不及的惩责。耳畔又想起了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波斯人》中波斯国王的母后阿托萨的那段言辞:朋友们,那些吃过苦的人很明白这个道理:当那灾难的波流打击到凡人身上时,他们对于一切事物都会吃惊的;当命运流得很顺遂时,他们总相信那同样的命运永远是顺遂的。灾难所生出的恐怖,吓坏了多数人的心灵。他们在孤独的心影下,无奈地把日子卷成了呛口的纸烟,在沉默的唇间焚烧了去。
人们只看到我的与众不同: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戴上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 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来自一个极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我们坚持的忠诚与真理。父亲不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 哈佛大学,大学,哲学硕士,历史博士……我知道,像我这样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应当感激涕零才对。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 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 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 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