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一书写于1757年,1762年首次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此书出版时,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在《爱弥儿》中,卢梭通过爱弥儿及其家庭教师的故事,来说明如何教育出一个理想的公民,同时阐述他的自然教育思想。卢梭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 自然教育 ,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提出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也是他阐发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
双减 之后,教育往何处去?本书是著名学者鲍鹏山从事教育近40年的思考结晶,他从教育、教师、素质、经典和教材等五个方面,回应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焦虑,回答了: 1)教育的使命是什么?2)怎样做一个好老师?我们该向孔子学习什么?3)素质教育的定义与内涵是什么? 兴、观、群、怨 这四种精神为何如此重要?④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读元典和经典?⑤什么是好教材的核心因素?我们缺了什么? 本书指出既要重视知识传授与技能教育,更要重视唤醒孩子的生命力,提升其价值判断力和审美鉴赏力,使其成为一个有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本书适合教育决策者、教师、家长以及所有关心教育事业发展的市民阅读使用。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幸福之路往往崎岖蜿蜒。当今时代,物质富裕,科技发达,教育普及,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同步提升。日常经验和实证研究均表明,教育年限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受教育者幸福感的普遍提升。为什么教育没能显著增进幸福?怎样的教育才能促进每个人长久的幸福?这是本书试图回答的问题,也是时代需要回答的基本的教育理论问题。 本书从孔子、孟子、王阳明思想中提炼出 幸福是不断向上向善的心安 这一核心理念,并认为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不应是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而应该是传统文化所秉持的 境界自修论 。好的教育应该引导人不断向上向善,收获心安幸福。基于以上思想以及作者在全国上百所学校的多年实践,本书提出了 修身为本、幸福家庭、幸福学校 一体两翼的幸福教育模式,系统阐述了 勤学向上 仁爱向善 自强
从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入手,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宏阔背景之下,回顾、梳理城乡二元结构社会的形成及演变,探讨其如何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型构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如何曾经影响了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全方位呈现我国教育政策和制度演变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历史背景。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探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独特性和内在机理,分析长时间里我国公共产品和制度供给及教育政策与制度的 城市偏向 。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乡土中国 转型为 城乡中国 。 综合运用新制度主义、制度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理论、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等多学科原理,对1949年以来、特别是195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和相关教育政策、制度文本进行梳理,分析城乡二元社会教育政策和制度
《大先生于漪》是一部弘扬 人民教育家 于漪精神风范的融媒书。上海教育电视台在纪录片《大先生》基础上,重新整理于漪先生的系列微课《师范》、演讲录《学做人师》以及编创人员的采访手记等资料,记录了大爱无私、锐意改革的 人民教育家 于漪先生的为学、为事、为人之道,再现了于漪先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重要成就和影响。 本书图文并茂、音视频互动,捧读此书,可以悟师道,重温师者楷模的坦荡人生;捧读此书,亦可悟初心,读懂 大先生 何以为 大 。
《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是由美国26个州与全美41位科学教育*极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撰写完成的。它是对《K-12科学教育框架》内容的补充和细化。这些科学教育标准对所有学生学习科学、认识科学置关重要,理念具有很好的创新性,保证了高质量的科学教育教学水准,也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基准性文献。新标准凝聚了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教育专家的智慧,提出了面向未来的科学教育标准,通过创新性的科学教育理念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应对未来迅速变化的世界。新标准提出了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教育系统需要进行诸多改革以改善教学质量,其中包括修改教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对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发展。科学教育共同体必须继续共同合作推进新标准的实施,并让新的科学教育标准落实在所有学校,并惠及全体学生。美国《新一代
《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附录)》由来自美国26个州的41位国家级科学教育专家组成的编写团队开发完成,是目前美国最新的一部科学教育标准,是指导科学教育的纲领性研究文献。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全美各州参与小组都给作者提供非常实用的反馈意见和指导建议。该标准的制定,对k-12年级的科学教育课程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科学教育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卷以附录形式呈现,论述了标准的设计思路和实施建议。该书的翻译出版将对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科学课程设置以及科普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性。
本书是一部从大学文化、大学精神视角描述世界百所顶级大学的著作。本书秉持 面向世界,服务需求 的理念,服务大学建设与发展,服务国际学生交流。本书以主要世界大学排行榜为参考,结合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要素,兼顾国际学生数量,选取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中国等21个国家的100所世界顶级大学展开研究,试图厘清世界顶级大学的 根 与 魂 。全书在写作上坚持本真思维,用数据和事实说话,重点展现百所世界顶级大学的历史沿革、学科领域、研究生教育、学生构成、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等内容,力图揭示世界顶级大学的本质特征,展示世界顶级大学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卓越贡献。 全书内容翔实、资料丰富,为服务社会大众对大学认识的需求和服务国际学生流动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世界各国大学建设提供了可行路径,也为高等
《探秘 汉字朋友圈 特级教师的 64 堂 字谱识字 课》一书,基于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指向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架构与实施,尝试改变 按部归类 逐字解读 的识字解字方式,提出 汉字朋友圈 字谱识字 等学习概念,编排为十个篇章、六十四个条目,每个条目包括 认识 主人公 走进 朋友圈 点亮 思维场 梳理 关系图 等四个学习板块,试图通过穿针引线、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解读,力求还原和梳理汉字衍生演进的脉络,架起追根溯源、关联识字的桥梁,实现从纯粹识字到字理识字,再到字谱识字的 三度进阶 ,让汉字学习有源头可对接,有谱系可寻访,有理趣可品味。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有更好的驱动力、学习力、复原力,他们不惧失败,不易放弃,能积极地对待自己的成长。忠恕校长汲取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国学中的养分,经过20多年的教育思考和实践,将成长型思维落地到学校教育中的方法萃取出来,著成此书。作者从一线教师成长的角度、从家庭养育的角度,倡导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要用成长型思维看待孩子的成长,和孩子一起养成成长型思维模式。 本书从教育实际出发,注重理论性和实操性的统一,结合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家校沟通、阅读教学,以具体鲜活的案例呈现成长型思维的特点、作用,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打造适合自己学校管理和家庭养育的成长型教育模式。
作者有过几十年教学经验,当过多年校长,其新作《教学主张:打通理论与实践的阻隔》回视自己的教学经历,从学科课程要求、学科特质、教学范式、教学模式、教学流程、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风格、教学特点等方面对教学主张的概念做出界定,认为教学主张是多元、动态、发展的,具有个人属性与群体属性,是教育主张、办学主张在教学上的体现。进而对教学主张的提炼与表述,教学主张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讨论。这些年来,各地中小学名师培养项目几乎无一例外地要求名师、准名师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甚至教学思想、教育思想。对名校长们的要求要有办学主张、办学思想、教育思想。问题是,教学主张是什么,因为没有基本的概念定义与阐释,就难免各说各话,甚至提出一些有违基本的教学原理的主张来。 作者专门写
随着Web 3.0时代的来临,我国教育领域迎来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AIGC、ChatGPT、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新兴技术与教育行业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AI驱动的教育新形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逐渐成为引领我国教育变革与转型的重要方向。 本书立足于全球范围内智慧教育领域的实践经验与前沿趋势,全面阐述AIGC、ChatGPT、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融合与创新应用,内容涵盖远程教育、虚拟课堂、个性化学习、VR沉浸式教学、自动化教育评测、智能化教学决策、智慧校园管理等新型教育模式与玩法,并前瞻性地提出数字化时代教师数字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试图为读者描绘一幅Web 3.0时代的未来教育新图景。
《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 2024》以 年度 和 质量 为核心词,从多角度、多层面反映 2023 年度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 本报告对 2023 年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总体情况进行了述评;呈现并分析了年度中国研究生发展状态相关数据;遴选出 2023 年度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事件、质量单位、质量人物和质量论著;对中国省域研究生质量状态进行了评价;对中国 112 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约 11 万名在校研究生进行了满意度调查,总体满意率为 75.7%,比上一年度增加 1.5 百分点;评选出中国 2024 年度高水平研究生院百强;呈现并分析了世界大学排行榜争议情况、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发展现状、国际研究生教育发展动态和留学新趋势;编录了 2023 年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要事志,收录了 2023 年研究生教育质量重要文件。 本报告内容翔实,全面、客观、多角度反映了 2023 年度中国研究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门类相对齐全、覆盖面广泛,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专业学位论文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有其特定的形式与规范。对于这些形式与规范,国家在政策层面还缺乏统一要求。针对这一需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组织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十来所院校的学者编写了《专业学位论文写作指导》。 本书不但涵盖选题、文献查询、研究设计、谋篇布局、文本表达、著录规范、开题答辩等学位论文撰写的一般要求,而且分章专题讨论了案例研究类、调查研究类、政策分析类、实施方案类、产品研发类、文献研究类、工程设计类、实验研究类共8类专业学位论文的撰写,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 根据广大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的建议,主编团队对该书做了修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