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爱弥儿(全两册)(汉译名著本)
    •   ( 5770 条评论 )
    • [法]卢梭李平沤 译 /1978-06-01/ 商务印书馆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爱弥儿:论教育(套装上下卷)》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在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在第二卷中,他认为两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卢梭提出的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无疑是个重大的进步,它对后来资产阶级

    • ¥50.4 ¥105 折扣:4.8折
    • 第一等好事:北大学者书房
    •   ( 551 条评论 )
    • 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 编, 任羽中 主编 /2025-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第一等好事:北大学者书房》是 北大学者书房 系列之一,选取当下北京大学不同学科具有代表性的16位教师,走入他们的私人书房,去探寻学者书斋里的故事。 这些学者来自中文、历史、法学、化学等诸多领域,都是各自学科的领军人物,也是广受学生和读者欢迎的著名学者。其中包括贺桂梅、范晔、罗新、于铁军、章永乐、孙明、邱泽奇、程美东、苏祺、阎天、陈平原、 夏晓虹、易莉、贾妍、赵冬梅、李彦等。 《第一等好事:北大学者书房》通过图片与文字的结合,详尽展示了各位学者的书房奥秘和学术风采,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也由此记录了他们的阅读习惯、学术探索和人生故事。透过学者们在书房里孜孜以求的身影,读者可以触摸到北大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学术风貌,使读者真切感受到学术研究背后的精神力量,从而激发对阅读、思考和创造的向往

    • ¥61.4 ¥128 折扣:4.8折
    • 爱弥儿(全两册)(权威译本)
    •   ( 5914 条评论 )
    • [法]卢梭 著,李平沤 译 /2017-03-01/ 商务印书馆
    • 《爱弥儿:论教育》是让 -雅克 卢梭一篇很大程度上关于人类天性的哲学论文,致力于探讨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政治和哲学问题;特别是个人如何在不可避免趋于堕落的社会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这是西方*个完整的教育哲学以及*部教育小说。此书写于1757年,1762年*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此书出版时,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而且是他阐发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在《爱弥儿》中,卢梭试图描绘一个教育体系,使他在《社会契约论》(1762年)中的 自然人 能在不可避免趋于堕落的社会中生活。卢梭描写爱弥儿和他的家庭教师的故事,以说明如何教育出一个理想的公民。

    • ¥66.7 ¥139 折扣:4.8折
    • 高考研究报告(2025)
    •   ( 194 条评论 )
    • 徐尚昆杨汝岱郝保伟 /2024-10-11/ 新华出版社
    • 这是一部由教育专家联合撰写的高考报告,已连续出版七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的特点。《中国高考报告》编委会核心成员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本报告从 7 个部分(包括总报告和 6 大专题板块)分别讨论了 2024 年中国高考改革的政策背景、命题政策与特征、教学改革与评价、招录情况、社会影响和评价体系,系统讨论高考综合改革下的政策走向及应对策略,力图为教育工作者和一线师生提供一份专业、实用、有效的高考改革研究报告。 第一篇总报告为聚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引领高中育人方式变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揭示以高考综合改革为核心的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

    • ¥57.6 ¥128 折扣:4.5折
    • 中国高考报告(2024)
    •   ( 547 条评论 )
    • 徐尚昆杨汝岱郝保伟 /2023-11-16/ 新华出版社
    • 这是一部由教育专家联合撰写的高考报告,已连续出版六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的特点。《中国高考报告》编委会核心成员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本报告系统研究高考政策、高考改革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转型,坚持创新人才培养在我国教育改革事业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总结高考综合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成效,重点分析2023年高考实践的命题要点、试卷特色与发展趋势,深入解读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特征及高考的考查内容与要求、高考命题与政策方向,力图为教育工作者和一线师生提供一份专业、实用、有效的高考改革研究报告。 本书包括七个部分(包括总报告和六大专题),分别探讨中国高考改革的政策导向、命题实践、教学改革、社会影响和评价体系。第一部分为高考政策解读,系统阐述近年来高考综合

    • ¥57.6 ¥128 折扣:4.5折
    • 21世纪学习与测评译丛·超越标准化考试:表现性评价如何促进21世纪学习
    •   ( 445 条评论 )
    • 琳达达令-哈蒙德弗兰克亚当森 /2018-12-20/ 湖南教育出版社
    • 表现性评价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教育工作者们不停地分析其成本和收益,探索它代替高风险考试的可行性。《超YUE标准化考试:表现性评价如何促进21世纪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目前的表现性评价研究,并精准检阅了真实的案例。书中众多案例描绘了一幅蓝图,让我们看到学校如何通过补充更有效的考试来弥补传统考试的不足。琳达 达令-哈蒙德和一群学界领军人物一起,归纳了众多经验教训、新方向以及具体的建议,汇成了这部精练易懂的文集。

    • ¥58.5 ¥130 折扣:4.5折
    • 晚期帝制中国的教育与社会:1600-1900
    •   ( 242 条评论 )
    • 本杰明· A. 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伍思德Alexander Woodside) /2023-04-01/ 九州出版社
    • 中国自古便极为重视教育。清朝的儒家教育虽然也存在局限,但其数量和质量,以及教育在地域广度和认知程度上的多样性都有所增长。 通过对女子教育,家庭教育,数学、法学、满语等专科教育,科举考试的科目与变化,长江下游地区、西南地区的基础教育情况的考察,这本论文集以教育为分析棱镜,勾画了儒家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学问和社会实际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教育在晚期帝制中国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教育在政治与思想生活中的意义。

    • ¥80.6 ¥168 折扣:4.8折
    • 育人而非制器——杨叔子口述史
    •   ( 118 条评论 )
    • 杨叔子 /2020-11-30/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杨叔子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机械工程学家、教育家。1993年1月至1997年7月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现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本书采用口述史的方法,记录了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背景下,作者在华中科技大学从事管理工作以及学校改革发展的历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将近20年的历史发展,展示了丰富的历史画卷。本系列成果以重点系列图书集中分批展现出版形式,将口述者亲自动笔撰写和口述与整理形式相结合,每本书都集中反映一位口述者在任职校长期间的高等教育改革背景、措施办法、实施效果和反响、启示和反思,重点突出,有足够的深度和厚实度,目前市面上无同类书出现。

    • ¥89.1 ¥198 折扣:4.5折
    • 肖川教育随笔系列丛书
    •   ( 221 条评论 )
    • 肖川 /2021-07-01/ 岳麓书社
    •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字里行间流露、挥洒着作者教育人生的真性情,是 做 教育中炼就的教育学问。肖川先生感慨, 对于人生来说,有什么比受过良好的教育更重要的呢 ,因此,整本书字里行间无一不折射出作者之于教育、之于生活的智慧与理性之光,无一不散发出涌自作者心田的真情呼唤。

    • ¥75.8 ¥158 折扣:4.8折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论
    •   ( 319 条评论 )
    • 冯刚,高山 /2021-09-0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高校应该及时响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深刻解答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长效发展的问题困境,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发展规律,努力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基于此,本书全面阐释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理论遵循、基本意蕴、价值要义、实践展开和载体运用,深入探讨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课程协同、队伍建设、质量评价、风险防控和环境优化,对于不断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现代化和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56.6 ¥118 折扣:4.8折
    • 人生设计思维手册:斯坦福创新方法论应用
    •   ( 497 条评论 )
    • [瑞士]迈克尔·勒威克Michael Lewrick)[德] /2022-06-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我们该如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父母要求也不是社会鼓吹的单一成功人生,而是让您身心愉悦、幸福满足,属于自己的人生!这本书通过三个人生典型阶段 大学毕业、中年转型、退休重启案例,配合完整的人生设计工具,让您清晰地看到人生不同阶段的设计 实施 调整全貌。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 本书分为两个核心部分:部分中作者将斯坦福著名的设计思维方法应用在人生设计场景上,将您的人生当作重要的产品,以您这个重要的客户为中心,洞察您的自我需求 设计不同的人生原型 测试、迭代(相信我,这是神奇的部分),降低您的人生试错成本,设计属于您自己的人生! 第二部分深入具体的人生场景:它只占您生命总时长的10%~15%,却对您的人生影响至深!它就是 专业和职业生涯规划 。在设计思维基础上,作者引入了全球优秀的 HBDI

    • ¥61.4 ¥128 折扣:4.8折
    • 民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丛书·民国中小学教科书研究
    •   ( 248 条评论 )
    • 石鸥 /2019-10-01/ 湖南教育出版社
    •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人对中国命运的思考,使得 中国向何处去 一时成为时代主题。在 中体西用 思想的指导下,西学大量引进,新式教育破冰而行。而新式教育*终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教科书,取决于能否提供新式教科书。一批先进学人,作为引领社会方向、担当思想启蒙、创造新社会的代表者,投身到新式教科书的编创行列。中国传统的知识系统被西方以近代学科为分类标准建构起来的新知识系统所冲击,近代中国的伟大启蒙拉开了序幕,中国现代教科书事业也走上了一条可圈可点之路。一系列保存着民族教育记忆的重要教科书系统地留下了民国时期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在这些小小的教科书文本后面,跃动着一代又一代知识人的愿望和探求、选择和困惑、理想与实践

    • ¥67.5 ¥150 折扣:4.5折
    • 信息技术支持的学生发展增值评价研究
    •   ( 22 条评论 )
    • 安富海著 /2024-0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学生发展增值评价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评价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 唯分数 评价的桎梏,对于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科学考量教师的努力程度,客观评估学校办学质量,引导学校按规律办学、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等均具有重要价值。学生发展增值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学生发展增值评价不仅需要国家高度重视和政策强力引导,社会与文化的系统性变革,研究者因地制宜的科学研究和系统设计;也需要来自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参与,家长与社会群体的理解配合;还需要充分利用新兴智能技术优势构建学生发展增值评价的理论框架、实践模式和诚信体系。

    • ¥50.9 ¥106 折扣:4.8折
    • 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现实与超越
    •   ( 24 条评论 )
    • 卢德生 /2022-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优秀地方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不仅具有教育价值,而且具有文化价值。本书基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对地方文化资源在学科教学资源、校本课程资源、学校文化资源三个方面的转化现状进行综合考察,分析了已有成绩和不足,厘定了生成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自信和培育文化品格的价值定位,进而从文化视野厘定、主体意识重塑和协同平台搭建三个维度提出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的优化策略。

    • ¥66.2 ¥138 折扣:4.8折
    • 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   ( 23 条评论 )
    • 王红梅 /2021-09-06/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指导下,在高校法治教育概念厘清和界定的基础上,在高校法治教育及实效性内涵的指引下,以 理论依据 测量工具编制 发放问卷 实证调查 样本数据分析 提出对策 为研究思路展开研究。首先,本书选取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法治教育思想分别为高校法治育人旨归指明了方向、为高校法治教育为谁培养人指明了方向、为高校法治教育教什么指明了方向。选取主体教育理论、有效教学理论、泰勒课程原理从学生主体、教学方法、课程维度为提高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其次,依据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指标和原则,论文从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两个方面自主编制符合统计学要求,具有可靠信度和效度的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测量工具。后,组织发放问卷并实施调查,借助实

    • ¥56.6 ¥118 折扣:4.8折
    • 共和国教育70年(全四册)“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 600余幅照片 教育史研究 江西教育出版社
    •   ( 123 条评论 )
    • 杜成宪 /2020-09-01/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共和国教育70年》以客观的审视,力求真实再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70年的历史,表现其兴废过程,展示其成败得失,揭示其经验教训。全书按历史编年为序,分为四卷。其中*卷取名为 筚路蓝缕 ,主要是展现 1949 1966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 文化大革命 前共 17 年的教育实践。第二卷取名为 山重水复 ,主要是展现 1966 1976 年的共和国教育历史。第三卷取名为 柳暗花明 ,主要展现 1976 1992年的中国教育景象,重点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教育体制改革和文化界空前活跃的政治经济背景。第四卷取名为 乘风破浪 ,主要是展现 1992 2019 年的中国教育实践,重点展现了全球化背景下共和国在努力建成现代教育强国之路上的种种改革及探索。

    • ¥79.2 ¥198 折扣:4折
    • 别现代:话语创新与国际学术对话
    •   ( 28 条评论 )
    • 王建疆 著 /2018-1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围绕王建疆关于人文学科需要独创的主义的观点和他本人创立别现代主义理论的实践,在国际哲学界和艺术理论界展开对话。对话内容包括:1. 人文学科是否需要建立主义?2. 主义是怎么建立的?3. 别现代主义为什么要别?4. 别现代与现代和后现代的区别在哪里?5. 中国的人文学科有无必要和可能领先世界?6. 别现代主义是否具有世界意义?7. 相似艺术的不同意义说明了什么? 在对话和讨论中,不仅别现代主义的理论内涵得到进一步充实,而且还催生了阿列西 艾尔雅维茨的哲学四边形论、罗可 本茨的新哲学时刻论等。本书记录了别现代主义的国际背景和来龙去脉以及各种新理论的产生过程,展现了国际学术论辩所带来的话语创新。 Based on Wang Jianjiang's view about the distinctive zhuyi needed by the humanities and his practice of establishing Bie-modernist theories, this book serves as a platf

    • ¥51.8 ¥108 折扣:4.8折
    • 教育口述史研究引论
    •   ( 99 条评论 )
    • 周洪宇 刘来兵 /2020-04-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有关教育口述史的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口述史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领域成为当代教育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作为新的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学术实践中。本丛书是关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口述史丛书,如何以口述史方法展开研究,是本项工作的基本前提。本书试图为口述史研究提供一个基本方法论,全面系统介绍口述史这一研究方法的具体内容,包括对基本问题、基本领域、分类、方法、程序、历史、现状等方面的论述。

    • ¥75.6 ¥168 折扣:4.5折
    • 职业教育教师数字胜任力研究
    •   ( 40 条评论 )
    • 唐瑗彬 /2023-12-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职教师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体,在数字化时代应加强数字技巧和胜任力,才能更好地培养中职学生面向未来数字社会的综合能力,进而支撑我国教育信息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研究聚焦以下四个关键问题:(1)中职教师数字胜任力概念与内涵;(2)中职教师数字胜任力构建的理论基础;(3)中职教师数字胜任力模型的应然结构;(4)中职教师数字胜任力模型的培育。 本研究以科学的方法构建了中职教师的数字胜任力模型,拓展了模型的应用范围,为中职学校校本培训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提供了使用模型的操作方案。

    • ¥75.8 ¥158 折扣:4.8折
    • 中国高考报告(2023)
    •   ( 659 条评论 )
    • 本书编写组 /2023-01-10/ 新华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高考报告》编委会编撰的2023年度高考改革实践分析报告,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的特点。 《中国高考报告》编委会核心成员来自国内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系统研究高考政策、高考改革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转型,坚持创新人才培养在我国教育改革事业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总结高考综合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成效,重点分析2022年高考实践的命题要点、试卷特色与发展趋势,深入解读高考评价体系的总体特征及高考的考查内容与要求,引导创新人才培养培育,助力教育关键规则资源均等化,推动中国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

    • ¥57.6 ¥128 折扣:4.5折
    • 民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丛书·民国高校教师生活研究
    •   ( 138 条评论 )
    • 王建军 /2019-10-01/ 湖南教育出版社
    • 如何才能比较真实地再现民国高校教师的生活活动?可能*好的材料莫过于当年教师们的日记、书信、文集以及亲友、学生们的回忆录等。通过梳理这些材料来勾勒民国高校教师的日常生活图景,将当年高校教师的生活置回鲜活的土壤,让他们的声音直接呈现,使我们能在当年的生活世界领悟民国高校教师共同体发展的力量。这就是本书所要著力的地方。 如何打通个人日常生活与社会结构之间的桥梁,将民国高校教师的生活放入特定的历史脉络中,将民国高校教师的日常生活与高校发展结合起来,将民国高校教师日常生活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产生更具有穿透力的问题意识,这是本研究所要致力的目标。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1.民国高校教师生活研究的历史定位;2. 民国高校教师的学校生活;3. 民国高校教师的交往生活;4. 民国高校教师的家庭生活等。

    • ¥87.8 ¥195 折扣:4.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