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文明及其缺憾
    •   ( 1187 条评论 )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2018-04-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本书是弗洛伊德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对当时西方人类社会现实进行深入剖析和批判的代表作,其中包括《一个幻觉的未来》和《文明及其缺憾》两部分内容。本书与《自我与本我》《超yue快乐原则》《图腾与禁忌》《摩西与一神教》等著作,共同构成了弗洛伊德晚年用精神分析的理论观点来评价社会文明和文化问题的系列著述。本书是弗洛伊德后期对西方社会、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宗教等问题进行的基于精神分析视角的理性分析,是弗洛伊德晚年对其生活的欧洲社会文明问题的不懈探索和反思。

    • ¥16.2 ¥36 折扣:4.5折
    • 人性
    •   ( 28 条评论 )
    • [美] 戴尔·卡耐基 著 /2023-11-01/ 团结出版社
    • 卡耐基人性 读懂人性洞察人性了解人性的一本书 缓解内耗自我提升内在修养人性法则成功密码 初入社会职场入门必*大众心理问题社会心理学书籍

    • ¥10.8 ¥36 折扣:3折
    • 善恶之源 (美)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 著;青涂 译
    •   ( 159 条评论 )
    • (美)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 著;青涂 译 /2015-03-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众多知名学者、专家推荐。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史蒂芬·平克:婴儿拥有丰富的认知和道德生活,这是21世纪心理学领域最有趣的发现之一。但对婴儿认知与道德的研究如何揭示人类的本性·保罗·布卢姆用他标志性的写作风格——清晰、深刻、敏锐和优雅,通过《善恶之源》为我们作出解答。《正义之心》作者乔纳森·海特:保罗·布卢姆向我们展现出,一名一流科学家如何把矛盾的发现、广泛的研究和深厚的人文关怀结合为一体,为人类的本质勾勒出了一幅细致入微、令人惊奇的肖像,描绘了它的美好、恐怖和奇妙。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善恶之争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之一。但从婴儿的善恶起源探讨道德的冲突、局限、转化、超越与升华,是一种另辟蹊径、引人入胜的新角度。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用科学的心理学研究人类的道德,也许更能

    • ¥23.2 ¥49.9 折扣:4.6折
    • 正版包邮 魔法师荣格 荣格心理学中的东西方神秘思想 心理学大师荣格如何解读神秘主义 神秘主义如何启发荣格的心理学探索 揭
    •   ( 7 条评论 )
    • 丁力 /2021-12-01/ 山西人民出版社
    • 对于心理学来说,荣格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于1907年开始与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然而因为理念不和,随后和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本书正是对荣格心理学分析的一种归纳,通过对荣格一生中重大事件的解析,还原荣格心理学的来源。本书从不同的细节刻画荣格,一一揭示荣格的学术历程、思想根源、与同时代人的关系。 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被誉为 心理学界的哥伦布 ,他提出的无意识概念是对心理学研究的极大拓展,他的理论和思想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并对后世哲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魔法师荣格》结合荣格的生平、著作及其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探寻了荣格思想

    • ¥28 ¥58 折扣:4.8折
    • 过与不及:理解我们的矛盾本质 科克施奈德 著 安徽人民出版社【正版书】
    •   ( 2 条评论 )
    • 科克施奈德 著 /2015-01-01/ 安徽人民出版社
    • 为什么我们当中有这么多人都变得?为什么一些人将自己与社会隔离,或是在次遇到他人时就退缩,或是在很小的细节上吹毛求疵?与之相反的是,为什么另一些人沉迷于关系,或是带着敌意生闷气,或是欲望过度?为什么我们有许多人变得随波逐流?是什么使我们以的方式生活?这种方式包括一些行为(机构行为、意识形态行为、英雄行为)和事物(如时尚、毒品、机器)。是什么让我们以奉献之名做出最可恨的事情,比如战争?最后,为什么一些人能够直面,并很好地转化?是什么促使一些人实现有活力的人际关系,实现对个人和社会都有意义的事业,并完成了变革性的创造?以上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复杂、最紧迫的一些问题。他们要么将原因归结于基因却忽视了我们的思维,要么归结于思维问题却忽视了我们的基因。抑或他们解决了这两方面的问题,却又否认

    • ¥12 ¥245.37 折扣:0.5折
    • 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 (日)河合俊雄 著,冯莹莹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正版书】
    •   ( 2 条评论 )
    • (日)河合俊雄 著,冯莹莹 译 /2018-04-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为何村上春树的小说如此迷人? 他究竟引发了现代人心中的哪些共鸣? 身为村上书迷的荣格心理学者河合俊雄,从心理学角度来探究这个问题。 河合俊雄说:“荣格心理疗法的世界重视梦与意象,许多时候与现实或常识是不相同的。这和村上春树所描绘的事物很好呼应。”而做为村上春树的读者,往往能经由流畅易读的小说进入与现实不同的次元,触碰到人们共同的基底而转化自己,这或许就是其作品魅力所在。 河合俊雄以荣格派心理学与历史视野,从故事和梦境内在的角度,解析《1Q84》《黑夜之后》《奇鸟行状录》等不同时期村上作品,并援引夏目漱石的作品等日本小说作为参照,步步推敲出《1Q84》跨越后现代性的精神内涵。 透过河合俊雄著的《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用心理学解析故事背后的智慧与力量)(精)》,你将会在日本首席荣格心理分析师的诠释

    • ¥12 ¥41.37 折扣:2.9折
    • 后现代精神分析--拉康研究/中国精神分析研究丛书
    •   ( 52 条评论 )
    • 王国芳|总主编:郭本禹 /2019-05-01/ 福建教育
    • 拉康本人是一位“多元化”的人物。他集精神分析学家、精神病医生、哲学家于一身。拉康以其结构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的双重身份,影响了后现代的众多理论巨擘,其 魅力的精神分析理论被誉为由结构主义通往后结构主义的桥梁,对20世纪后期西方的文学、文化批评、艺术、电影等领域造成强烈的冲击和影响。本书除总序和导言外,共有8章内容。首先,对拉康的传奇式生平及学术经历和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全面剖析,然后,重点介绍拉康的潜意识论、主体理论、欲望理论,探讨拉康的精神病学思想及临床心理治疗观, 是对其理论的总体评价。

    • ¥17.6 ¥37 折扣:4.8折
    • 后现代精神分析--拉康研究/中国精神分析研究丛书
    •   ( 22 条评论 )
    • 王国芳|总主编:郭本禹 /2019-05-01/ 福建教育
    • 拉康本人是一位“多元化”的人物。他集精神分析学家、精神病医生、哲学家于一身。拉康以其结构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的双重身份,影响了后现代的众多理论巨擘,其 魅力的精神分析理论被誉为由结构主义通往后结构主义的桥梁,对20世纪后期西方的文学、文化批评、艺术、电影等领域造成强烈的冲击和影响。本书除总序和导言外,共有8章内容。首先,对拉康的传奇式生平及学术经历和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全面剖析,然后,重点介绍拉康的潜意识论、主体理论、欲望理论,探讨拉康的精神病学思想及临床心理治疗观, 是对其理论的总体评价。

    • ¥16.28 ¥37 折扣:4.4折
    •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精)/大家小书
    •   ( 49 条评论 )
    • 潘菽 /2018-05-01/ 北京
    • 潘菽著的《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精)》着重作者在挖掘、整理、鉴别、研究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的同时,着重提出了研究这一学科的科学方法论,即认为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必须是符合科学特点或具有科学倾向的的心理思想,并倾向于其中唯物论倾向的思想内容。具体在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作者提出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七大范畴。 本书编排旨在能体现作者所提出的这七大范畴,并以此为依据将其作品分门别类地加以划分,有益于读者深入认识作者的思想观点。

    • ¥17.4 ¥38 折扣:4.6折
    •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精)/大家小书
    •   ( 7 条评论 )
    • 潘菽 /2018-05-01/ 北京
    • 潘菽著的《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精)》着重作者在挖掘、整理、鉴别、研究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的同时,着重提出了研究这一学科的科学方法论,即认为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必须是符合科学特点或具有科学倾向的的心理思想,并倾向于其中唯物论倾向的思想内容。具体在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作者提出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七大范畴。 本书编排旨在能体现作者所提出的这七大范畴,并以此为依据将其作品分门别类地加以划分,有益于读者深入认识作者的思想观点。

    • ¥15.96 ¥38 折扣:4.2折
    •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北京出版集团
    •   ( 13 条评论 )
    • 潘菽 著 /2018-05-01/ 北京出版集团
    • 潘菽著的《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精)》着重作者在挖掘、整理、鉴别、研究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的同时,着重提出了研究这一学科的科学方法论,即认为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必须是符合科学特点或具有科学倾向的的心理思想,并倾向于其中唯物论倾向的思想内容。具体在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作者提出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七大范畴。 本书编排旨在能体现作者所提出的这七大范畴,并以此为依据将其作品分门别类地加以划分,有益于读者深入认识作者的思想观点。

    • ¥18.5 ¥38 折扣:4.9折
    •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精)/大家小书
    •   ( 3 条评论 )
    • 潘菽 /2018-05-01/ 北京
    • 潘菽著的《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精)》着重作者在挖掘、整理、鉴别、研究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的同时,着重提出了研究这一学科的科学方法论,即认为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必须是符合科学特点或具有科学倾向的的心理思想,并倾向于其中唯物论倾向的思想内容。具体在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作者提出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七大范畴。 本书编排旨在能体现作者所提出的这七大范畴,并以此为依据将其作品分门别类地加以划分,有益于读者深入认识作者的思想观点。

    • ¥16.53 ¥38 折扣:4.4折
    • 稳:自洽地接住生命中的所有未知(内在稳了,前程就稳了!无膨胀 无执念 无退缩 无抱怨,就是稳。永远不要让人看到你焦躁不安
    •   ( 3 条评论 )
    • (日)加藤谛三井思瑶 译... /2020-03-06/ 中国水利水电
    • 面对人生未知的一切,怎样才能不惊慌失措?很多人越在乎什么,就越会被什么影响、干扰和伤害。 当你患得患失、质疑当下、胡思乱想时,人格核心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就被外在的冲突消耗掉了,只会觉得内在空虚无比,根本没有力量支撑自己。 哈佛心理导师加藤谛三表示:稳的感觉,就是让自己变成一个足够大的容器,可以装得下很多的情绪、问题,以及 多的智慧和创造,沉稳、扎实地立足当下。 稳,源自内在的安全感,是情绪的耐受度的考验。容纳自己的无力、焦虑、失望、悲伤、恐惧,而不是越陷越深。 稳,源自内在的洞察力,是核心人格稳定的体现。客观地审视问题,容纳他人的指责、抱怨、依赖、脆弱和局限,不被冲突影响,不被情绪带跑。 稳,源自内在的创造性,是提升综合素质的根基。在复杂的局面中抽丝剥茧,不再非黑即白

    • ¥18.72 ¥48 折扣:3.9折
    • 心理学理论精粹
    •   ( 32 条评论 )
    • 叶浩生 主编 /2000-04-01/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心理学理论精粹》是一部中型心理学理论工具书,收录词目97条,内容涵盖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学史等心理学的分支领域的人物、学说、流派和理论等,可供高等院校的心理学系、教育学系、哲学系、社会学系等使用,并作为广大心理工作者和心理学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近年来在心理学内出现了一种抛弃理论建设而专注于实证研究的倾向。忽视理论建设而专注于实证分析的直接结果是心理学研究的琐碎和分裂。尽管现代心理学从表现上看起来十分繁荣,但深入地分析却可以发现繁荣背后的理论贫乏。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证分析只能徒增心理不的破碎,给心理学的进步带来更多的障碍。我们编写这本《心理学理论精粹》的主旨就在于关注心理学的理论建设,推动理论心理学的发展。

    • ¥27 ¥60 折扣:4.5折
    • 乌合之众 群体心理研究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 57 条评论 )
    • (法)古斯塔夫·勒庞 /2018-06-01/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是群体心理学的奠基之作,被誉为"改变世界的20本书"之一。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考察了群体的特殊心理与思维方式,尤其对个体与群体的迥异心理进行了精辟分析。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深刻影响了弗洛伊德、荣格、托克维尔、梁启超、周作人等学者,和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希特勒等政治人物。其观点新颖,语言生动,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佳作。

    • ¥20.2 ¥49.8 折扣:4.1折
    • 自由的囚徒(哈佛医学天才的躁郁世界)
    •   ( 1 条评论 )
    • (美)咪咪·贝尔德//伊芙·克拉克斯顿|译者:诸葛文... /2019-02-01/ 湖北科技
    • 佩里·贝尔德是前景大好的天才医师。二次大战前,他以优异成绩从哈佛医学院毕业,却因为罹患躁郁症, 业界的创新实验遭到中断、医疗生涯被迫停摆、婚姻关系及家庭从此破碎。 佩里在1932年 次因躁郁症住院,这导致他被撤销了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皮肤科主任的任命。遭遇挫折之后,贝尔德于1934年开设了自己的皮肤科私人诊所。 由于世人对躁郁症的误解与刻板印象,疯狂的天才医师1934年被幽禁在精神病院里,经历了各种令人不忍卒睹的精神病强制治疗。他勇敢地写下这段历程,完整记录病发及清醒的时期, 将自己在精神病院受到的残酷对待、禁闭,以及脱逃的过程一一详述,希望帮助外人洞悉他经历的苦难。

    • ¥16.69 ¥42.8 折扣:3.9折
    • 自由的囚徒 哈佛医学天才的躁郁世界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6 条评论 )
    • 咪咪·贝尔德(美)伊芙·克拉克斯顿(英) /2019-02-01/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佩里·贝尔德是前景大好的天才医师。二次大战前,他以优异成绩从哈佛医学院毕业,却因为罹患躁郁症,靠前业界的创新实验遭到中断、医疗生涯被迫停摆、婚姻关系及家庭从此破碎。 佩里在1932年次因躁郁症住院,这导致他被撤销了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皮肤科主任的任命。遭遇挫折之后,贝尔德于1934年开设了自己的皮肤科私人诊所。 由于世人对躁郁症的误解与刻板印象,疯狂的天才医师1934年被幽在精神病院里,经历了各种令人不忍卒睹的精神病强制治疗。他勇敢地写下这段历程,完整记录病发及清醒的时期,更将自己在精神病院受到的残酷对待、闭,以及脱逃的过程一一详述,希望帮助外人洞悉他经历的苦难。

    • ¥17.4 ¥42.8 折扣:4.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