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毛泽东写于1937年,这是毛泽东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用做通俗的语言全面地分析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即“知和行”的关系,向当时的中国人民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层面上的重点知识,并且取得深刻的影响,具有相当的历史意义。 《实践论》的写作,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内核的形成。《实践论》所阐发和确立的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成为了毛泽东进一步开展自己哲学思考的逻辑出发点。以后,他进一步从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出发,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唯物史观、政治哲学、本体论、方法论等内容,多方面地展开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发。 本书作者对毛泽东这一重要著作的精髓作了深刻的阐释。
“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寻一切事物的真相。这种态度称为“爱智”。苏格拉底曾说,“没有经过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因此很多人开始觉醒,并且思考自己的人生应该何去何从。哲学脱离人生,将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
《哲学是这样走来的:你应该知道的哲学史上50个经典命题》用“白话”的语言,精彩的故事,描述了哲学史上50个经典命题: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柏拉图——哲学为王;亚里士多德——求知是人类的本性;黑格尔——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马克思——怀疑一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