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优势与美德》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塞利格曼和皮特森有关性格优势和美德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全书内容包括三大部分。章绪论,是对性格优势与美德研究的一个总述。包括研究的背景,24种性格优势的筛选标准,六大美德的界定三部分。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介绍了六大美德所包含的各性格优势,包括各性格优势的典型案例、定义、理论传统和发展...
《持续的幸福》这本书中的幸福理念是在《真实的幸福》一书的基础上扩充而来的,在书中,塞利格曼具体阐释了构建幸福的具体方法。他提出,实现幸福人生应具有5个元素(PERMA),即,要有积极的情绪(positiveemotion)、要投入(engagement)、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做的事要有意义和目的(meaningand purpose)、要有成就感(acplishment)。 PERMA不仅能帮助人们笑得更多,感到更满意、满足,还能带来更好的生产力、更多的健康,以及一个和平的世界。
是什么令生活最有价值?我们该如何追求美好生活?当我们想到心理学时,一般都会想到它专攻的一个领域,即认识和治疗生活中的黑暗面,如成瘾、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等。其实,心理学还有一个领域是研究光明面的,它会思考一些乐观的问题,比如,如何令生活最有价值?我们该如何追求美好生活?这个领域就叫做积极心理学。 在本书中,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彼得森为我们带来了他在这个领域所作的诸多探索,以及与在生活中产生的100个短小精悍的思考。这位集幽默、热情和智慧于一身的大师,向读者生动地介绍了心理学积极的一面。积极的情绪和幸福感、坚强的性格、乐观主义、与他人的良好关系,这些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哪些作用?无论是谁,无论在哪儿,我们如何才能在家庭、职场、学校和运动场中追求美好的生活?看看这些
《性格优势与美德》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塞利格曼和皮特森有关性格优势和美德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全书内容包括三大部分。章绪论,是对性格优势与美德研究的一个总述。包括研究的背景,24种性格优势的筛选标准,六大美德的界定三部分。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介绍了六大美德所包含的各性格优势,包括各性格优势的典型案例、定义、理论传统和发展...
积极道德教育是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在道德教育中的拓展和运用,也是针对传统和现实社会中消极德育的问题和弊端而提出的道德教育的创新理念与实践策略。《积极道德教育--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道德教育》倡导从受教育者的积极道德品质、道德发展愿望与潜能出发,采用以肯定、鼓励、欣赏、强化等积极、正面为主的道德教育方法,营造充满尊重、真诚、理解、关爱、信任、公正的道德的教育关系,以增进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为教育契机与途径,激发受教育者道德发展的愿望和潜能,促成受教育者积极道德品质的培养,并在积极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消除不良的道德品质,预防恶习的萌芽与产生。 《积极道德教育--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道德教育》由周围编著。
随着心理学进入21世纪,关注人类幸福感与优势的积极心理学运动日益声势浩大。积极心理学在教育界也得到了广泛响应。本书以积极心理学作为理论体系支撑,结合学校教师开展团体心理活动课的实践经验,设计了75个实践活动,轻松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任课教师及心理咨询师等心理工作者开展团体辅导与团体咨询等工作。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关注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人生阶段。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体系里一门新开辟的领域,重点关注我们每个普通人的正常生活,认为生活的核心并不只是避免麻烦、防止困扰,应该更加关注人生中美好的一面,如何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本书的作者克里斯托弗?彼得森教授是当今全世界最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和这一运动的其他先驱奇克森米海伊、迪纳、贾米森、瓦利恩特和赛利格曼等人一起建构起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我们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指引我们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享受健康快乐的人生。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与成就,中国已经成为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大国该有什么样的心态呢?积极心理学也许能给我们提供指导。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各种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