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犯罪心理分析
    •   ( 0 条评论 )
    • (美)斯坦顿·萨梅洛(Stanton Samenow) /2017-07-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罪犯是天生的,还是家庭或社会造成的?当他们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时,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或者说,罪犯的心理本来就与普通人不同,在伤害他人时不仅毫无内疚,甚至还会获得某种特殊的快感?果真如此,他们有变成好人的可能吗?在《犯罪心理分析》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犯罪心理专家斯坦顿·萨梅洛博士基于对数百个亲身经历的案例既有盗窃犯、犯、杀人犯等原始的犯罪形式,也有毒品走私犯、恐怖主义罪犯、互联网罪犯等新的犯罪形式的深入考察提出,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格的必然产物,而犯罪人格是错误的思维模式的产儿,因此,理解罪犯的认知模式比了解犯罪原因更重要。这一观点颠覆了把犯罪归结于外部环境或精神疾病的传统理论,为我们重新认识、预防犯罪以及转化罪犯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作为里根总统的犯罪顾问和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鉴定专家,

    • ¥39 ¥256 折扣:1.5折
    • 艺术与癫狂:艺术变态心理学研究
    •   ( 0 条评论 )
    • /2010-05-01/ 作家出版社
    •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文艺便试图摆脱政治的囚困、猥亵,并开始踉跄地向正轨靠拢,《艺术创作与心理》便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作品。说这本书是经典,不仅因为它是中国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开山之作,有着显赫的历史地位,更因为它至今仍然放射着学术光彩,至今还是从心理学角度了解、研究文艺的之物。人们应该从多角度、多层面研究文艺,包括心理学的角度,但在中国,这个角度的研究历来是较薄弱的。吕先生的《》便有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价值和地位。西餐到中国要“改良”。洋车到中国要调校,《》使国人倍感亲切和实惠。这个手是怎样牵上的?牵成了什么样子?这就是《》一书所研究的问题。什么恍惚、梦幻、无我、移情、神游、痴迷、癫狂……之类的平常生活中的表现,到了文艺创作的世界,便都成了不可或缺的、难能可贵的常态。

    • ¥30 ¥238 折扣:1.3折
    • 【可开电子发票】变态心理学派别 变态心理学 --朱光潜全集
    •   ( 1 条评论 )
    • 朱光潜 著 /2012-09-01/ 中华书局
    • 朱光潜先生是一位多方面的学问家,不仅在文学、哲学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在心理学方面也有过很深的研究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弗洛伊德、考夫卡和苛勒的学说以及“行为主义”都是朱光潜先生靠前个引进的。 本卷就是他在心理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包括《心理学派别》、《心理学》及六篇有关心理学方面的文章。《心理学派别》成书于1929年,1930年4月由开明书店出版。《心理学》写于1930年,193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二书在材料的运用上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前者以流派为中心,后者以问题为中心,因此可以参照阅读。书中作者将各派学者的观点详尽罗列,不偏不倚,不轻下论断,只把一个众说纷纭的学科摆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自己思考,自主研判。

    • ¥50 ¥325.12 折扣:1.5折
    • 当心你身边的精神变态者
    •   ( 0 条评论 )
    • (美)戴恩斯,(美)费洛斯 著,钱峰 译 /2013-01-01/ 现代出版社
    • 《当心你身边的精神者》例子丰富,取自真实生活中的事件,两位作者在这些事件中发现了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行为的范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大部分人具有这一范畴内的某些特征)。《当心你身边的精神者》将这些例子呈现给读者作为案例研究,让读者在每一章中实践他们已习得的,看看能否发现那些特征,正是这些特征吸引了作者,从而成为例子进人《当心你身边的精神者》。

    • ¥30 ¥238 折扣:1.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