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害羞和社交焦虑?林恩?亨德森认为,不能简单地从病理学或身体病态的角度来界定和应对害羞和社交焦虑症。相反,她将害羞和社交焦虑症看作个体心理和情绪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并且相信,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这种状态。 《害羞与社交焦虑症:CBT治疗与社交技能训练》介绍的内容和方法是亨德森和津巴多教授在斯坦福害羞诊所所做的多年研究和实践的结晶。书中阐述的“害羞恶性三循环”理论能够让读者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负性观念和不适应的行为方式是如何形成的,并基于此提出了社会适应模型,通过十二步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读者应对害羞和社交焦虑症。在亨德森看来,社会适应就像锻炼身体一样,是人类基本的一种自我提升追求,并且只有每天都坚持投入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所以,根本不存在天生的社交达人。 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临床
本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本教材以综合的视角,围绕现代社会心理学知识体系,分六大知识模块论述,全面反映不同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知识。模块包括绪论、章和第二章,阐释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学科性质和研究取向。第二模块是第三章,力图对人的社会行为模塑过程或人的社会化作出说明。第三模块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阐述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传统研究议题,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动机和社会态度。第四模块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通过对沟通与互动、人际关系的研究,解决人际层面的社会心理的研究任务。第五模块包括第九章、第十章和第十一章,讨论群体的社会心理、群际关系以及集群行为的研究。第六模块是第十二章,以文化的影响和社会变迁的力量为线索,对人格和社会行为的形成变化作出分析。
幻想是内心的现实,你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与你有关,与世界无关。 人真的是这样一种动物,没有情感,会被“饿”死;情感太多,会被“撑”死;不多不少,才是很好。从这一点来说,亲情与爱情都应该向友情靠拢。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污染了钱,而不是钱污染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一个内心充满焦虑、全无幽默感的父母,一跟孩子说话就挑孩子的毛病,似乎不这样就显示不出自己爱孩子似的。很后,逆耳的忠言就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 …… 曾奇峰著的这本《幻想即现实(活出梦想中的自己)》源于治疗过程,然而,本书并非只是治疗过程的简单记录,并非只是一本“单纯”的治疗笔记,而是曾奇峰作为一名心理医生在见证了无数人间悲欢离合和爱恨情仇后,认认真真地思考,开出的一剂“曾氏药丸”。书中随处可见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