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级的命令与我的良心相冲突,我是否应该服从?这是每一个阅读本书的人都会扪心自问并深刻思考的问题。 1960年代,在耶鲁大学任教的心理学家斯坦利 · 米尔格拉姆进行了一系列 以服从为主题 的实验, 打破了人们 对个人道德 的自信和对 自由意志的 迷信 。 实验的基本方法是:实验者招聘40名来自不同职业的市民,告诉他们参加一项名为 “ 惩罚对学生学习影响 ” 的研究。他们充当 “ 教师 ” ,在实验者的指令下,当 “ 学生 ” 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对 “ 学生 ” 施加强度和痛苦程度不断增加的电击。尽管 “ 学生 ” 以各种形式反抗,有26名受试者在实验者的命令下坚持到后,对 “ 学生 ” 施加了强程度的电击。 米尔格拉姆改变实验的要素,做
本册教师教学用书紧密围绕心理健康教材内容,指导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受篇幅和不同版本的学生用书的限制,本书总体介绍该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主要面临的心理困扰、一般性的解决办法等,然后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主题,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测验和活动指导等,为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充足的备课资料和备选活动。
本书内容基于中国心理学会2018年发布的《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以介绍该文件总则和各章要点为主,逐条解读重点条款,并辅以案例加以讨论和分析,每章结尾处设有小结(帮助读者回顾本章重点内容)、思考题(引发读者对本章内容做进一步思考)和参考文献(列出本章引用的重要及经典文献,供有需要的读者查询参考)。 具体内容包括总则、专业关系、知情同意、隐私权与保密性、专业胜任力和专业责任、心理测量与评估、教学培训与督导、研究和发表、远程专业工作(网络/电话咨询)、媒体沟通与合作、伦理问题处理,以及伦理决策。
人类欲望与人类行为之间存在着亦步亦趋的内在对应关系,有什么样的欲望便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正像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一样, 世上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行为 。人类的每一种行为都自有其内在的诱发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欲望。欲望是人类一切行为和现象的根本驱动力。本书开创性地提出了欲望动力心理学理论,用以解释人类行为动机的本质及其产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人类欲望系统与行为系统之间所存在的整体性对称关系,揭示了欲望驱动下的人类行为规律及其对自我人格形成、人性延展、人生命运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各种作用与影响。
你是否总是怀疑自己?你是否经常妄自菲薄,不愿与人交流?你是否总是郁郁寡欢,情绪低落?你是否想要改变目前的状况?你是否想要改变却又不得其法?如果答案为“是”,那么这本书是你所需要的。 本书作者为心理学家,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工作经验,为读者介绍了心理学中的认知行为疗法(CBT),并利用丰富的案例和图示将这种方法形象地展示出来,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强。阅读本书可以帮助你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扰,让你生活得 加快乐。其实,改变生活的力量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你可以从本书中找到这种力量。 本书适合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心理困惑的人,以及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专业的读者阅读使用。
文学创作并不神秘,写作也可以学习。本书中教你如何做一家作家。仔细阅读本书,你成为作家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在《文学事件》中,伊格尔顿不但喊停文学的边缘化,还力图让文学回到那个重视文学和虚构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的“高理论”时代。因此本书花费大量笔墨和力气逆潮流而行,试图从概念上界定文学,总结出文学的五个特质:虚构性、道德性、语言性、非实用性和规范性。本书另一个逆潮流而行的举动是讨论文学的道德价值,他认为,如今怀疑和颠覆的思维模式已成为新的迷信崇拜,文学宣扬的道德训导和教诲就可能成为新的变革性力量。虽年逾古稀,反骨的本色丝毫不减,读来乐趣横生。
《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以一个超现实的新中国为号召,当然凡有志和有热情的中国人皆会趋之,理所当然,厚非者是事后诸葛亮,人人可做的。这个超现实,也是一种现代的意思,中国的头脑们从晚清开始的一门心思,就是为迅速变中国为一个现代国家着急。凡事标明“现代”的一切观念,都像车票,要搭“现代”这趟车,不买票是不能上的。“无为而无不为”我看是道家的精髓,“无为”是讲在规律面前,只能无为,热铁别摸;可知道了规律,就能无不为,佚可以用铲子,用夹子,总之你可以动热铁了,“无不为”。后来的读书人专讲“无为”,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困境,只是越讲越酸。我个人是喜欢孔子的,起码喜欢他是个体力极好的人,我们现在开汽车,等于是在高速公路上坐沙发,超过两个小时都有点累,孔子当年是乘牛车握轼木周游列国,我是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犯罪也在不断升级,残忍暴徒不断犯下惊天大案,使得各国警方疲于奔命,破案率直线下降。为了准确预测犯罪风险,找出凶手们的共性,预防连环凶案的出现,犯罪心理 画像技术应运而生。 犯罪心理画像是通过分析作案人遗留下来的各种表象或信息,来刻画作案人犯罪心理及外在形象的侦查过程。犯罪心理画像是查办连环凶案的强有力 。 许大鹏著的《犯罪心理画像》不是艰深晦涩的教材,而是犯罪心理学通俗读物。本书的适用读者是对犯罪和犯罪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以及警察、法官、检察官、狱警、律师等职业群体。
本书在全面搜集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基础上,对先秦文论基本材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包括尚书易经诗经逸周书穆天子传国语孟子庄子等所录文字作注注文对同文学艺术语言美学思想相关者详加注解,有的地方加以阐发,以便掌握;或引述前人之说,稍加辨析,以求确切其他文字则以排除一般阅读障碍为原则,各家看法有分歧者,择善而从,不作详细的考证辨析
《民国风骨(时代激流中的文化人)》中的人物,大多是二十世纪声名显赫的文化名宿,作者魏邦良将他们置于大时代的背景中,展示他们的心路历程,剖析他们的复杂人性,从而促使我们对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文化人的命运进行冷峻而深刻的思索。《民国风骨(时代激流中的文化人)》的特色是:融学术的严谨与思想的深邃于一炉。
《鲁迅身后事》主要内容是一组有关鲁迅的研究文章,包括探讨鲁迅致死的原因、近年来学术界研究鲁迅的述评、鲁迅著作整理出版中的问题,这些都属于鲁迅身后事的范围。此外,书中还有一组对鲁迅同时代作家例如胡适、朱自清、聂钳弩等人的研究文章。
《苏轼诗词文选评》作者王水照先生被海内外学界誉为宋代文学和苏轼研究的当今人者,根据最近的研究心得作此选本。除了反映苏轼写作艺术的高超外,更重要的是揭示其个体精神如何通过对世界终端问题的关怀,来跨越无数的人生困境,从而展现出一个文化人的内在精神空间。
《红楼梦》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划时代的巨著。在这部巨著中,围绕着少数的主人,活动着大量的奴婢人物。其中的奴婢群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自成一个完整的人群的世界。《红楼梦的奴婢世界(插图珍藏版)》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分析和评价,深入挖掘人性的本质,并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生活在富人群体周围的中下层奴仆的生活画卷,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为了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把握曹雪芹和程伟元、高鄂描写奴婢形象的高度艺术成就,《红楼梦的奴婢世界(插图珍藏版)》不仅详尽分析和评论了年轻美貌聪慧的丫鬟,对《红楼梦》中引人注目的中老年女仆和田性小厮、奴团(焙茗、兴儿、焦大、包勇)也做了详尽的梳理和分析。
灵魂的自由是村上春树始终不懈的精神追求,也是《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贯彻始终的主调。作者林少华,从1989年翻译《挪威的森林》开始,浸淫村上文字已达20年之久。他总共翻译了村上38部作品,是中国翻译村上作品最多、也是欢迎的作家之一。《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除了品评村上每篇作品所蕴含的艺术特征、心灵信息和精神趋向外,还连续提取了其较为典型的生活细节和创作思想的变化轨迹。纵向读之,未尝不可视为村上传略和创作谱系;横向读之,又是相对独立的文本解读或作品各论。 语言动人心弦、平缓舒雅;既有深到作品灵魂的剖析,又有浅到表面词句的锤炼。是一本自开始阅读瞬间就能让人忘却现实时间、不忍释手的评论词话。
《毛诗正义研究》系统梳理了《正义》单疏本与合刊本的源流变化,重点考察了其体例的流变、注疏的分合与称卷的不同。孔颖达领衔编撰的《毛诗正义》(下称《正义》)是《诗》学史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具有突出的官方意识和北学倾向。书中指出《〈毛诗注疏〉引书引得》编撰目的与体例的矛盾,对《正义》引书种类和次数重新统计,进而考察其重要的文献保存价值与学术认识价值,并通过《正义》与陆德明《经典释文》相同引文的对比,考证出《正义》成书与《释文》没有必然联系。《正义》通过构建集大成的《诗》学体系,树立《诗》学的权成,确定“诗人救世” 的诗学指向,从而改变了《诗》学中衰与分立的局面,实现了《诗》学的“大统一”;又通过对《诗序》的特殊处理,篇次的精心安排,“六义”的重新界定,从而解决了《诗》学史上诸多悬疑,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汉语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本书收录了婚联、寿联、贺联、赠、挽联、节日联、名声联、居室联、行业联、巧趣联等10类1121副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对联作品,时间上跨越以古代、近代作品为主,也涉及现代、当代,具有相当的厚度和广度。 在本书中,评联名家们用生动笔墨,详实独到的品评,给我们展示了名联的之妙,名家之巧。读后,不仅能增长知识、 获得艺术享受而且能提升品味、提高修养。
《心理学研究方法》为 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 教材。内容涵盖心理学研究基础、心理学研究设计、资料的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研究间的比较与交流等四编,共计十五章。《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力求把理论思维训练与操作技能培养结合起来,既反映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也体现当前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