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从科学角度介绍冥想的图书。全书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冥想的基础理论,包括冥想的概念、定义、分类、起源及其与哲学、心理学、伦理学、医学、生物学的相关基础;展示了国内外对冥想的脑科学研
这是一本写给“有智慧的普通人”的书。 20世纪50年代,罗杰斯成名以后在各地作演讲,本书即主要根据这些演讲和未发表的文章整理而成,体现了罗杰斯的基本思想。 本书包括罗杰斯与各种各样群体的对话,对人们善意的提问和攻击性的挑战的回答,主题涉及罗杰斯的个人背景与生活经历、关于助益性人际关系尤其是治疗关系的实质和要素、个人形成的方向以及过程、人生哲学的讨论、对心理治疗的研究,还包括当事人中心治疗观在学校教育、家庭生活、企业组织沟通甚至国际关系领域的应用含义。
意象对话心理疗法是由中国心理学家朱建军创立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本书是意象对话心理疗法的阶段性成果,在意象对话的发展史上,标志着这一中国本土心理疗法已经完成了快速发展期,而进入转型期,目前已实现从管理到学术两方面的转型,并正式完成了从“朱建军个人的意象对话”到“团队的意象对话”的过渡。本书的出版是意象对话疗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本书选取了意象对话心理咨询中17个精彩的真实案例,每个案例均由朱建军教授做深入、专业的督导分析,帮助咨询师加深对咨询技术与咨询本质的理解。本书告诉读者: ★咨询师如何能随时保持觉察,脱离来访者的症状表层,触及并打开心结 ★在咨询进入困境时,咨询师如何面对自身情结的干扰,和来访者一步步探索,直到真相浮现 ★如何提高咨询技
意象对话心理疗法是由中国心理学家朱建军创立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本书是意象对话心理疗法的阶段性成果,在意象对话的发展史上,标志着这一中国本土心理疗法已经完成了快速发展期,而进入转型期,目前已实现从管理到学术两方面的转型,并正式完成了从“朱建军个人的意象对话”到“团队的意象对话”的过渡。本书的出版是意象对话疗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本书选取了意象对话心理咨询中17个精彩的真实案例,每个案例均由朱建军教授做深入、专业的督导分析,帮助咨询师加深对咨询技术与咨询本质的理解。本书告诉读者: 咨询师如何能随时保持觉察,脱离来访者的症状表层,触及并打开心结 在咨询进入困境时,咨询师如何面对自身情结的干扰,和来访者一步步探索,直到真相浮现 如何提高咨询技
当个人遭遇心理困境时,透过咨商治疗,可以在头脑上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谐与平静;而通过静心,则可以不再认同头脑既有的成见,放松以后来到一种深度的安宁状态。 本书是一本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经典书籍,将普通的咨询方法和静心结合起来进行心理治疗。作者史瓦吉多拥有近三十年的咨询治疗经验,在书中,他提供了许多实用案例,对于普通读者,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志于心理咨询治疗,期望在助人工作上能够拥有新的视野与清晰了解的人而言,本书提供了宝贵的观点。
本书是本关于曼陀罗绘画心理治疗的专著,全书分为基础篇和专业篇。在基础篇中,简单介绍了曼陀罗绘画的历史,它与荣格、佛教的关系后,重点介绍如何绘画曼陀罗及怎样分析曼陀罗作品,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绘画方式及分析思路,作品里面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专业篇适合那些希望借助曼陀罗绘画进行深度自我分析的读者或打算把曼陀罗运用于心理治疗的咨询师们。作品重点介绍了曼陀罗绘画的理论:心理类型理论、荣格学派自性理论、自性化理论及曼陀罗阶段理论。然后,通过一名长期的曼陀罗绘画治疗过程,向读者真实地显示该技术在临床中的运用情况。
接受与实现疗法(ACT)不仅是构建心理治疗的一套技术,而且从总体上看为个案概念化和心理健康提供了一种全新且深刻的诊断性方法。这本书帮助你学习如何将这种全新的心理治疗模式应用到实践当中,它是本解释如何在ACT的框架中对个案进行概念化的指导用书。由帕特里夏·A.巴赫和丹尼尔·J.莫兰编著的《接受与实现疗法》是一本ACT入门书籍。对ACT的影响进行了概述,详细介绍了ACT疗法的六个核心过程——六维模型的六个点。以及病理性改变的自我,即所谓的六维僵化,描述了如何完成个案概念化,并向我们展示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以确立个案概念化的重要性和价值。《接受与实现疗法》也从不同的治疗传统出发展示了一些可能有所不同的个案概念化,这对于那些具有更为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CBT)背景的治疗师来说可谓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贯穿全书的那些练
我必须确定我不是在寻求一个成功的结果以满足我要制造变化和要有价值的需要。不是我是否觉得有价值,而是来访者是否真正地从治疗中获益。 我和来访者能达到的最深入的共鸣是当我发现我们最终都是这样的探索者的时候,即质询更能被社会接受的减少痛苦和增加满足感的这一人类目标,也就是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 这里我要阐明的是成功或失败的判断很可能是主观的。重要的是治疗师更客观地考虑怎样衡量成功和失败,怎样改善来访者的体验和怎样对他们的心理治疗的价值有自信而不是防御性的,这也是本书存在的理由。 本书是《心理治疗核心概念系列丛书》之一的《目标与结果》,书中具体研究了:哪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最有效、 什么将一个人带入心理治疗、治疗师对评估的使用、来访者和他们存在的问题、存在一人本主义评估、心理治疗
本书章对禅的文化内涵进行追本溯源,可以发现禅的诞生就是一台充满着变革和斗争,并且有传奇色彩的四幕戏剧。第二章解读禅的自然真谛。禅的治疗效果,就是要让人与真实建立融洽无间的关系,显示实事求是的精神。第三章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对《十牛图》进行新的解说,《十牛图》图亦禅,诗亦禅,含意深长地展示人的精神探索和人性磨炼的进程。第四章揭示了禅与现代科学的关联,同时证实了禅的科学性。第五章将禅学与精神分析学进行比较,它们具有共同的本质,即都是洞察人的生命本性的艺术,指出了从枷锁到自由的道路。第六章讲述禅的心理治疗境界,论述心理治疗师要点亮别人心中的灯先要点亮自己的心灯。第七章着重讲生活禅,细述了茶道、居静、食疗、习武、书画和诗歌等艺术形式在生活中的作用。
提起“心理治疗”这个词,很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倚在长沙发上,花一小时来挖掘童年悲惨记忆的画面。而一种与之不同的治疗方法暗示,我们可以改变我们思考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式,如果将关注的焦点转向现在和未来,会让人更快乐、更健康,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这种方法被称为“时间观疗法”。 每个人对时间的感觉都不尽相同,6种影响人幸福感的时间观念分别是: 过去积极时间观(你喜爱自己的过去); 过去消极时间观(你有遗憾、过去发生过不幸的事或者被你夸大为不幸的事情); 现在享受时间观(你享受当下,喜欢犒赏自己); 现在宿命时间观(你感觉命运不受自己控制,那何必费心去控制呢?); 目标导向未来时间观(你会事先计划,做任何决定都会权衡利弊); 未来时间观(你过得很好,因为你相信奖赏
意象对话心理疗法是由中国心理学家朱建军创立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本书是意象对话心理疗法的阶段性成果,在意象对话的发展史上,标志着这一中国本土心理疗法已经完成了快速发展期,而进入转型期,目前已实现从管理到学术两方面的转型,并正式完成了从“朱建军个人的意象对话”到“团队的意象对话”的过渡。本书的出版是意象对话疗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本书选取了意象对话心理咨询中17个精彩的真实案例,每个案例均由朱建军教授做深入、专业的督导分析,帮助咨询师加深对咨询技术与咨询本质的理解。本书告诉读者: 咨询师如何能随时保持觉察,脱离来访者的症状表层,触及并打开心结 在咨询进入困境时,咨询师如何面对自身情结的干扰,和来访者一步步探索,直到真相浮现 如何提高咨询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