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孩子的很多行为,常常会令父母感到困惑。玩具不离手,真的是因为孩子喜欢吗? 每个孩子的行为方式都有它存在的理由,纠正表面的行为不如了解背后的心理, 培养好孩子,做懂心理学的好父母,你,一定可以! 【内容简介】 0~2岁:针对不同情绪进行自我安慰; 3~4岁:理解快乐和伤心等简单情绪; 5~7岁:关注个人主张和情绪体验; 8~10岁:学会辨别自我与他人情绪; 11~14岁:做好心理准备进入青春期。
这是一部儿童心理学类图书。本书以曼陀罗绘画为基础,配有儿童积极心理学问答题目设置,可以作为助力儿童心理成长的涂色书使用。全书图文并茂,包括48张曼陀罗黑白线描图画(可涂色),配有约10000字的使用说明和内容导读。以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表征为设计主题,用曼陀罗绘画艺术的方式参与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和发展,给以积极正向的引导。让儿童在曼陀罗图案的涂色世界里,不自觉地静下心来,舒缓压力,培养专注力,激发创造力。 全书共8章,每章一个儿童成长主题,分别是自我认知、环境适应、学习成长、关系探索、品德优能、生命延展和生涯基石。每一章分为6节内容,每一节一个绘画主题,以简单、积极正面的问题问答,启迪儿童选用自己喜欢或自认为适合的水彩、蜡笔、重彩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进行曼陀罗图画的涂色。结合每个主题,
本书以绘画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介绍了绘画心理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儿童绘画发展与心理分析,详细介绍了绘画测验方法的实施方法和作用,本书重点介绍了儿童绘画心理 的心理分析 作用,以 案例的形式 呈现了不同状态下的儿童 绘画作品投射出的儿童内心状态 。
这是一本适合家长和3-6岁孩子共读的正面管教亲子情绪绘本。而本书分为三个主题,将孩子常见的愤怒、嫉妒和自卑情绪故事用漫画展现出来,用家庭的视角来引导家长积极干预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如何应对这些情绪。每种情绪都由三件与情绪相关的事情组成,每件事的后附有关于这件事的分析和应对指南,在每个主题的后还有作者对这种情绪的解说。本书深入挖掘愤怒的原因,帮助孩子学会消解愤怒、恢复冷静;让孩子读懂嫉妒情绪,学会关爱他人、摆脱嫉妒;让孩子了解自信建立的过程,学会建立自信、摆脱自卑。
《第三代儿童心理教育》是小明老师的又一部青少年教育心理学应用力作。 孩子的沟通能力分三个层次:被动回答问题,主动回答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你的孩子在哪个层次?现在,很多培养儿童财商、情商等标准、教材都是采用西方的,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你如何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孩子? 作者基于对互联网时代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多年深耕,在重视外前沿的儿童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儿童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很好地结合,引导读者在当下的时代,精准掌握第三代儿童心理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应用技巧。
《儿童绘画心理学》是一本帮助读者通过绘画洞悉儿童心理世界、关注儿童心理发展、引导儿童健康成长的指导性书籍。本书全面总结儿童绘画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收录200多幅儿童绘画,为读者提供翔实的案例分析、操作方法和指导意见。内容分为儿童绘画心理学概要、儿童绘画与心理发展、儿童绘画心理解读、儿童绘画教育及儿童绘画心理辅导五大板块,集专业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以期让 多读者了解儿童绘画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暂无内容简介。。。。。。
在21世纪的育儿理论中,哈利·哈洛与依恋理论是一定无法绕开的。本书揭秘了哈利·哈洛在20世纪进行一系列以恒河猴实验(代母实验)为代表的惊心动魄的心理学实验。这一系列实验虐猴无数,却为一代婴儿夺回了父母之爱。正是这一系列实验,颠覆了以约翰·华生和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对育儿理论的垄断,改变了“母爱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拥抱和关爱对孩子毫无益处”这些盛行于20世纪早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与教养观点,助推依恋理论的诞生与发展,明确社会联系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为当代的育儿理论打下了牢不可破的基础。哈利·哈洛是一位非常富传奇色彩的一位心理学家:有人说他的理念至少提前30年,他的研究改变了世界;有人说他是用猴子做实验的残忍的心理学家;有人说他对女性的态度是大错特错的;也有人说如果没有他,还会有很
一部时空交错、震撼心灵的图像小说,揭示全球变暖、家园消失的残酷现实,为人类敲响全球气候危机的警钟。 全球变暖,灰熊和此极熊的领地出现重叠,由此诞生了一种杂交动物——灰北极熊。在此极的荒野中,一头饥肠辘辘的灰此极熊正尾随着由纪和她的狗。危机四伏…… 几年以前,萨米的家被风暴卷进了海里。现在,他和爷爷靠出海捕鱼艰难地生活。如果他能在险恶的大海里找回妈妈的幸运刀,是不是就能改变他们悲惨的命运?
凯瑟琳·史塔生·伯格尔著的《0-12岁儿童心理学(第6版)》以年龄为主线,对0一12岁儿重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介绍。本书靠前部分综合性地介绍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概念、理论、遗传学和孕期发展,阐释了毕生发展观、可塑性、天性与教养和多元文化观等极具启发性的重要议题: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在婴儿期、幼儿期和小学期,儿童的生物社会性、认知和心理社会性的发展情况。 读者不单能在本书中了解儿童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及神经科学等前沿研究的发展,还能了解食品安全、生育技术、儿童精神疾病与药物、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幼儿第二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同伴欺凌、蒙台梭利教育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等与儿童的健康及心理发展息息相关的现实议题。 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引人入胜。无论是将本书作为教材的学生读者,还是希望了解儿童心理学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挪威(全两册) 出版社 北京联合天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作 者 [挪]彼·阿斯别约恩生著 出版时间 20200401 I S B N 9787559627025 定价 98 开 本 32开 130*185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304 (千字) 页 数 800 读者范围 9-100岁读者;热爱民间童话故事的读者 内容简介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系列,是乐府文化
儿童是人类的希望和未来,让每个儿童拥有人生开端是我们儿童心理工作者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为此我们编写了此书。姚梅玲主编的《儿童心理行为疾病诊疗常规》分为23个章节,涵盖了儿童的各种心理行为疾病,简明地介绍了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同时介绍了儿童正常心理发展及社会性的发展,外儿童精神障碍诊断和分类系统,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和技术。为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儿童心理行为疾病诊疗常规》附有大量的典型病例介绍,以供借鉴,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作为发育行为儿科、心理研究工作、儿少卫生学、儿童保健、普通儿科等学科专业人员进行临床心理工作的参考书,可供从事心理、教育、康复工作的人员作教学参考,同时也适合于儿童家长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的心理行为与健康问题已成为千家万户,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开展儿童行为的研究,不仅对儿童健康的成长起着重要促进作用,而且对青少年乃至成年人的心身健康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本书阐述了儿童行为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研究对象;讨论了儿童心理行为生长发育过程中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对儿童健康行为的概念、表现和不良行为的戒除等进行了阐述。本书还介绍了儿童意外伤害、儿童虐待、儿童自杀行为,以及电子游戏瘾、网络瘾、电视瘾、追星迷的临床表现和诊治预防,本书最后还介绍了临床心理行为测验量表、心理行为治疗和儿童期保健。 本书可作为高等医药院校医学心理学和行为医学的教学参考书,医护人员、大学生、研究生的课外医学新学科阅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