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上册)》是他(斯密)辛勤劳作了25年的产物,其中大约10年他把精力都用在了这本书上。”学术著作的生命长短肯定和它的孕育、写作时间的长短正相关,快餐式速成的著作很难成为学术精品,更不要说经典名著了。学术著作可能与诗歌类文学作品不同,后者可以“三步成诗”。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象。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多种学术领域,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本书作者以其深刻的领悟、流畅的语言、独到的见解对《山海经》作了一番“昆仑文明盛世”的独特畅想,将神话回归理性,将宗教的理性从神话中分离出来,以期能够抛砖引玉,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场新的阅读体验。
《金字塔原理》介绍了一种能清晰地展现思路的高效方法,是训练思考、使表达呈现逻辑性的实用宝典。金字塔原理能将零散的观点有序组织起来,化繁为简,适合所有需要精进思考、分析、表达能力的读者。 深入思考:建立金字塔思维,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找到问题的关键,将复杂的问题变得清晰简单。 解决问题:从基本事实切入直击要点,制定严谨合理的解决方案,突破瓶颈。 项目管理:明确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根据MECE原则合理分配任务,不重叠、无遗漏。 清晰表达:陈述项目、演讲、讨论时,清晰呈现自己的观点,说服听众,与上级、同事、客户迅速建立共识,高效沟通。 轻松写作:挖掘读者的关注点、兴趣点、利益点,写出重点突出、条理鲜明的策划方案、分析报告、精彩文案和PPT,让人过目不忘。 用《金字塔原理》培训
本书为作者的个人诗文作品集,收录了五十多篇文章、五十多首诗与一部剧本,涉及历史、文学、经管、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n历史随笔部分,作者主要分析了秦国的没落,南北朝的改革,楚汉争霸等重大事件,试图从中找出历史发展规律。 n文学评论部分,作者剖析了已故的多名作家的作品,并结合电影影评等,讲述了自己对文学文艺创作手法的理解。 n行走篇,记录了作者游历世界的所思所想,文中充满了对异域风景的喜爱以及异域文化的钦羡。
此卷收录八篇论文,是弗洛伊德早期关于性本能论的主要专著。《性学三论》(1905)包括“性变态”“幼儿性欲”和“青春期的变化”三部分。《儿童性理论》(1908)对儿童期的性表现及其与心理活动、神经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神经症》(1908)论述了现代社会的性道德与文化的关系。《爱情心理学》(1910~1918)包括三篇文章,分别探讨了男人的性变态、“心理性”以及女性的“贞洁”。《论自恋:导论》(1914)探讨了自恋的起源、本质、形式、作用等。《本能及其变化》(1915)分析了本能所涵盖的内容以及描述的方法等。《压抑》(1915)探讨了压抑的本质、因果及其与神经症的关系。《力比多类型》(1931)将人分为性欲型、自恋型和强迫型等三种。
《乌合之众》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著作,虽然它是一部学术性著作,但是语言生动流畅,分析精辟、入木三分,适合初高中生阅读。 《乌合之众》颠覆了人们通常对群体的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让人先是惊异,随后便是佩服。它深刻地透视了社会服从、大众文化、群众运动和无意识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作者在论述传统社会因素毁灭、工业时代巨变的基础上,指出了“群体的时代”已经到来,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作用。
线上交流、用户创建内容以及共享媒体在当今学术界依然被忽视,甚至在媒体以及学校中被禁止传播和教授。但是,数码文化的潜能应该被重视。本书在理查德·霍加特的先锋性作品《文化的用途》发表五十年之后重塑对流行文化的理论回应,作者把霍加特的研究拓展到数字媒体。印刷媒体把人类社会推向现代——报纸、小说以及科学——更不用说全球范围内的大众传播。那么,什么使得数码文化成为可能?作者重估历史以及全球环境,商业以及文化方面的机制,以及通过分析各种领域对数字文化的运用来分析潜在的流行生产力,这些领域包括创意产业、数字故事、YouTube、新闻以及mediated fasion。本书鼓励大众参与知识变革,描述今天的青少年流行因素如何变成明天的科学方法。从娱乐中获得教育以及从流行文化中学习知识的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