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杂俎》唐代段成式创作的笔记小说集,共30卷,1000多个故事。分成上下两部:上部神异志怪,上自女娲神话时代,下至唐朝时期,辑录了600多个神话传说、妖鬼奇谭与江湖故事;下部山海博物,近500个博物知识,从九代君主到民间美食、纹身杂耍、医术偏方 事无巨细地讲述唐人的生活细节、古代的奇珍异宝。 (酉阳,乃神话传说中,穆天子藏书之洞穴。俎,本来是盛放祭品的礼器,这里代指不同于正餐的奇味。酉阳杂俎,就是藏诸世外的秘籍奇书)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分《素问》《灵枢》两部分,是我国zui早的典籍之一,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ji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家之宗。《黄帝内经》融合了道家、儒家等思想,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诵读《黄帝内经》,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健康意识,还可以陶冶性情,提高自我修养。诵读本的形式更便于记忆和理解,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可以将《黄帝内经》中的智慧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本书完整地收录了《素问》和《灵枢》各八十一章全文,采用简体、横排、大字的形式,并为全文标注了拼音。让我们通过这套诵读本开始走进《黄帝内经》这本传统的神奇医学书吧。
《五灯会元》是中华文化史上一部伟大的禅宗经典巨著。 五灯 指宋代的五部禅宗灯录:北宋法眼宗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北宋临济宗李遵勖的《天圣广灯录》、北宋云门宗惟白的《建中靖国续灯录》、南宋临济宗悟明的《联灯会要》、南宋云门宗正受的《嘉泰普灯录》。南宋时,杭州灵隐寺普济禅师将以上 五灯 合为一书,删繁就简,除叠合之弊,取书名为《五灯会元》。全书分为二十卷,卷详细记录了包括释迦牟尼佛在内的 七佛 、二十七位西天祖师以及东土 六祖 ;后十九卷按禅宗五家七宗的派别,分卷记录后世弟子上至帝皇征召延请、禅师开堂讲法,下至文人学士与僧徒往返参学。七宗源流本末指掌了然,它完整地呈现禅宗的精髓。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千世界因此而呈现出通彻透明的境界。禅宗所谓禅之至境,乃在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书中所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短篇小说491篇。它们或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聊斋志异》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被后人广为称颂。
《竹窗随笔》是明代云栖祩宏晚年的随笔文集,共三卷。《初笔》一六一条、《二笔》一四一条、《三笔》一二五条。三笔合计,共有四二七条。书中的内容多为作者记述自己的实际经历和个人见闻,对人生真理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生活中种种见闻的思索等等。凡所议论都充满着智慧,这些智慧对现代读者来说,同样有着很大的作用,是一部难得的典籍。本书在对原文精良校对的基础上,又做了详细的字词和典故注释,翻译力求通俗易懂,非常适合现代人阅读。
《营造法式》于北宋徽宗崇宁年间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是一部精心构思的创新之作。作者为李诫。共34卷,357篇,3555条,分为释名、诸作制度、诸作功限、诸作料例、诸作图样等部分。纵观全书,纲目清晰,条理井然,内容丰富,阐述精妙,堪称古代建筑的百科全书。该书的面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也是我国古代设计思想理论发展的重要界碑。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 传习 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 传不习乎 一语。《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下卷均为其弟子整理的语录,上卷经过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本书为叶圣陶先生亲笔点校并作注释的版本。本次再版以传世经典版本作为参考本,精心修订。 《曾国藩家书》是晚清名臣曾国藩去世后,其家人、弟子、亲友等搜集编纂的一部书信体家书家训集,蕴含丰富深刻的人生处世、官场应变、家族事业、子孙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在曾国藩去世不久便已流行大江南北,从晚清到民国刻印上百万册,成为当时的 人生事业指南 。
《中国史学史长编》为 专题史研究文库 中的一种,是一部上起先秦、下迄民国的首尾完整的中国史学发展通史。它采用编章体,以专题化的方式分期论述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脉络,涵盖史家、史书、史官制度、修史活动等方方面面。全书90余万字,涉及史著449部,论及史家约600人,是新中国贯通古今的史学史著作,也是整个20世纪全面系统、篇幅较大的史学史著作。此外,此书完成于1975年,填补了1964-1976年中国史学史编纂的空白。
随州曾国的考古发掘已历时四十余年,出土了很多重要青铜器。本书兼顾普及与进阶,以年代先后为经、器物群为纬,收录2024年之前出土的54件重要曾国青铜器铭文,约占曾国铭文铜器的十分之一。全书彩色印刷,注重吸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对之前公布的不清晰的照片、拓片予以替换,部分模糊的器物铭文,附有摹本,断代、释文,注释有错误的予以改正。内容依次为器物群概说、器物图版、释文、著录、注释、延展阅读、进阶篇目。对研究曾国文字、青铜器类型学及西周、春秋、战国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于阳明洞(今贵阳市修文县)学习,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二程、朱、陆后的另一位大儒, 心学 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世界观与人生观均载于《大学问》一文中。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对儒学的发展贡献尤为卓著。他创立了以 良知 为本体,以 知行合一 为实践工夫,以 致良知 为实践目标,而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 阳明心学 ,其学说影响,不仅及于中国,而且波及日、韩等东亚国家,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纪昀在晚年所作的文言笔记小说,享有与《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该书共二十四卷,含《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各四卷,《滦阳续录》六卷。嘉庆五年(1800),纪昀的门人盛时彦将以上五种校订合刊,定名为《阅微草堂笔记五种》。每种笔记前除有纪昀撰写的小序外,同时还附有盛时彦所作的序跋,读者可从中体会到纪昀的著书目的及深刻见解。《阅微草堂笔记》共有1196则故事,内容大都为纪昀亲耳听闻,其中涉及的地域范围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全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涵盖了官场百相、世态炎凉、风土人情、边地风光、轶事奇闻、神怪狐鬼、星相占卜等诸多内容。纪昀以其独特的奇思妙语,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天趣盎然的广阔生活画卷。
尺牍是书信的别称,它虽被古人视为 末艺 ,但其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真实的性情,而且所言一般皆是真人真事,文字典雅,富有文采,其中不乏富有教育意义的作品,今人读之亦能有所受益。清代尺牍中为人称道的是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龚萼的《雪鸿轩尺牍》、许思湄的《秋水轩尺牍》,它们被誉为 清代三大尺牍 ,广为流布。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大家,被后世尊为 唐宋八大家 之首,有 文章巨公 百代文宗 之称。后人将他和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合称 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轼则称他,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 本书是韩诗诗文的总集,按体裁对其作品进行整理,包括古诗、律诗、杂著、书、序、碑志表状等,并且对诗文进行了准确、流畅的白话翻译。
闻一多先生说: 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庄子》以引人入胜的方式阐述哲理,被称为 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对中国后世哲学、艺术、宗教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玄宗天宝元年追封庄子为 南华真人 ,因此《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这部著作的出现,标志着战国时代中国哲学和文学的*成就。 《庄子》一书空灵透脱,千百年来为之作注者难以枚举,在信息化爆炸的时代要想一一研读难乎其难,为了更加直观切实的契入庄子的精神世界,我们特地做了一番全新的尝试,精选明代中期文徵明的绘画为背景、王宠的小楷《南华真经内七篇》手书为骨架、明末高僧憨山大师的《庄子内篇注》为神理,多管齐下、有机互融,完成一部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庄子》珍藏本。
《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撰写的一部清言小品集,也是一部格言体的人生智慧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 这部《沈周插图小楷菜根谭》中,我们精选了沈周代表作品近百幅,内容都是描绘乡村、山村的闲情逸致的,和《菜根谭》气质一脉相承。欣赏小楷、品味插画、领会义理,读这部《菜根谭》,确实能够让人体会到中国文化的深妙义趣。 同时,为了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对此小楷钞本《菜根谭》作了全文的点校和注译,由对佛道皆有研究的慧剑居士精心注译而成,希望读者喜欢。
本书已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华之声-两岸书香 、 中华之声-藏也藏不住 、 神州之声-藏也藏不住 、 文艺之声-文艺大家谈 以及 文艺广播-品味书香 等栏目选中,由作者亲自揭秘本书精彩内容及创作故事。 《山海经》自古被称为奇书、怪书。其作者何人?成书何时?是志怪小说,还是地理宏著?是神话文献,还是宗教巫书?两千年来,纷纷扰扰,争论不休。本书是对《山海经》的训诂,以郭璞《山海经注》(四库本)为底本,以对原著的校诠为主要内容,同时创新性地编纂了近18万字的《山海经万物纲目》及11款《山海经寰宇全图》,旨在引导、带领新一代读者,在新的社会认知和历史环境下,以更加全面、轻松、与时俱进的方式和视角重读《山海经》,以更加开阔的思路和科学观点充分挖掘其综合价值及文化传承。 《山海经万物纲目》是对《
《智囊全集》作者冯梦龙。该书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本次出版我们对原文部分进行了精心校对,并且做了准确流畅的译文,方便现代读者阅读、学习。
小说家的始祖 汉代虞初,将《周书》改写成小说性质的《周说》。之后,明代就有人辑录传奇小说 《虞初志》。 张潮又广搜明末清初名家,魏禧、周亮工、侯方域、王士祯、徐芳、毛奇龄、钱谦益等的作品辑合成《虞初新志》。此书共二十卷,作者历时近二十年时间才集结、评论完成。其中收录奇闻异事、游记随笔等共计一百五十余篇,以传记小说为主,其中还有若干小故事。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朝代兴衰为主线,叙述中国上古时代至民国初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该书以史实为依据,将历代圣君明王、忠臣奸佞的丰功伟业、贤明之举、祸国殃民之事等,而且适当杂采轶闻奇事,编辑成书,是一部集通俗性、趣味性的普及读物。全书共三册,上册为远古神话传说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中册为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西夏,元;下册为明、清、民国。本书行文流畅、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够熟悉我们祖国的历史,从而深刻地领悟到祖国文化的辉煌并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做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中华文明继承者。
《日知录》是顾炎武一生学问和思想的结晶,自言「平生之志舆业皆在其中」。 上世纪三十年代前期,是援庵先生学术、教学与思想进一步深化的时期。 在学术上,他对宗教史、元史以及历史文献学的几个分支史讳学、校勘学、年代学的研究.这时都已取得了重要的成就,酝酿着新的研究课题。
《夷坚志》是宋代文言笔记小说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亦是我们历史上篇幅最大的一部文言小说集,又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不朽名著。本书以绝大篇幅记述了大量的鬼神怪异之事,还记载了不少宋人轶事、当时人物的诗文以及社会风俗风尚,因此被后人称之为宋代 稗官野史的宝库 。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宋代社会史的极有价值的资料。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语录体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 四书五经 。《论语》教导人的学习、修身、处世、为政等,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品行风骨、道德智慧等。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而成的儒家经典,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与《论语》《大学》《中庸》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言》《道德真经》,共五千余言,分上下两篇,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道家哲学的经典。它与《论语》一起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影响了中国人两千五百多年的哲学观。 《庄子》又名《
《张岱文集》选辑了张岱具有代表性的三部小品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快园道古》。《陶庵梦忆》是记述关于明末散文家张岱所亲身经历过的杂事的著作,它详细描述了明代江浙地区的社会生活,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山水风景等等。其中有对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的描写,也有对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 《西湖梦寻》则以西湖及周边七十一处景致为核心,通过对这些景物历代兴废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兴亡之感和故国之思。 《快园道古》的体例与《世说新语》相似,分盛德、学问、经济、言语、夙慧、机变、志节等二十部(卷)。内容大多是作者先世、亲朋以及当时很多名流雅士的遗闻佚事,内容广博,涉及明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文笔简练,博雅诙谐,可以和《世说新语》相媲美。
《古今谭概》一书,编纂于明万历后期。全书分三十六卷,在每卷之前都加了按语,在不少篇章之下,还加了简短犀利的辛辣评语,使本来可笑的事,更加发人深省,宛如一面照妖镜,把历史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丑态照耀得须眉毕现;又如一把锋利的匕首,淋li尽致地解剖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阴暗面,把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古今谭概》不仅仅是一部供人消遣的笑话集,还是一部饱含哲理的人生处世的百科全书,每读完一篇,都令人掩卷深思,浮想联翩,从中获得不少教益和启示。 作者简介 冯梦龙(1574 1646),字犹龙,又字耳犹、公鱼;别署子犹、龙子犹,还有别号墨憨子、墨憨斋主人、香月居主人、可一居士、顾曲散人等。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崇祯中贡生,曾任知县。是一个学识渊博,多才多艺,著述极丰的文学大家。